三国时期都是什么口音

如题所述

三国时期官话应该是吴侬软语,就是现在江浙沪一带口音。
史学家和社会学家曾做过研究,三国属于汉末,即汉朝的东汉时期末年,汉朝建立者是刘邦,刘邦出身于今江苏省徐州市,他的大臣和将领,也都大多出自江苏一带,如萧何(江苏丰县),韩信(江苏淮阴),樊哙(江苏沛县),周勃(江苏丰县),曹参(江苏丰县)等等,当时秦末两大实力的另一支西楚霸王项羽也是江苏宿迁人,项氏一族及其重臣也大都江苏一带人。
一个朝代的官话,主要取决于皇室一族方言,因此这些人建立的政权,基本以吴语为官话。
因此汉末三国时期朝中官话应该也是吴语。
至三国建立之后,由于曹氏一族一直都是汉室重臣,因此官话多数也以吴语为主,因此曹丕建立魏国后,官话应该也是吴语;东吴孙权为现今浙江杭州人,因此吴国官话也是吴语;而刘备出身于河北涿州,诸葛亮为山东临沂,此二人均未真正做过汉朝重臣,又非出身于江浙沪一带,因此蜀国的官话不是吴语的可能性很大,具体是哪里方言,暂无法明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1-27
清末有。三国估计够呛。
普通话的来历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普通话”这个名称,是清朝末年“切音字运动”的积极分子朱文熊提出的。
他在1926年写了一本叫《江苏新字母》的书,把汉语分成三类,其中之一就是普通话。他还注明:普通话是“各省通用之话”。当时人们又称“普通话”为“蓝青官话”。
元明清以来,北京一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各地赴京应考、做官、经商的人很多,天长日久,他们也学会了普通话,但他们的北京话,却有多少杂有地方口音,人们就用“蓝青”比喻它(“蓝青”比喻不纯粹)。
开始,这种话只能在官场使用,所以称“官话”。后来,会说官话的人越来越多,称官话不合适了,民国初年又有了一个新名:国语。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3-07-04
三国时期各个国家的官方语言是不同的,但总体来说,汉语的发音和语法在不同时期都有所变化。因此,我们无法确定三国时期人们的具体口音和发音。
在三国时期,汉语的发音和语法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不同。例如,在三国时期,汉语的声母和韵母都比较简单,没有现代汉语那么复杂。此外,三国时期汉语的发音也受到当时方言的影响,不同地区的发音有所不同。
因此,如果我们想要了解三国时期人们的口音和发音,需要查阅历史文献和语言学资料,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第3个回答  2018-12-22
这个就看你选的什么样的学校了,学校选好的,那么通过短期的培训,毕业之后可以做一个专业的化妆师的,选哪种学校的教学模式是点对点的好些,还有就是学习的内容和外面的工作单位接轨,在学习中锻炼实战经验,避免了那种到学校学的技术到外面用不上的困扰,也就是说,毕业后学生通过技能考核都是以化妆师的身份到外面独挡一面做专业化妆师那种学校了!老师的手把手教学,和下午实操老师一对一的点评,指导改妆是相当重要的,如果做不到,那么这个学校肯定是可以排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