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20-11-07
我国进行载人航天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在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上天以后,当时的国防部五院院长钱学森就提出,我国要进一步搞载人航天工程。国家当时把这个项目命名为“714工程”(意思是这个项目是在1971年4月提出的),并将飞船命名为“曙光1号”。
20世纪70年代初,继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上天以后,我国开始了“东方红1号”、“东方红2号甲”、“东方红3号”等多颗通信卫星的研制工作。
进入80年代以后,我国的空间技术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具备了返回式卫星、气象卫星、资源卫星、通信卫星等各种应用卫星的研制和发射能力。特别是在1975年,我国成功地发射并回收了第一颗返回式卫星,从而使我国成为了世界上继美国和苏联之后第三个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这就为我国开展载人航天技术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92年1月,我国政府批准载人航天工程正式上马,并命名为“921工程”。在“921工程”的七大系统中,载人飞船是核心。载人飞船是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为主来进行研制的。“921工程”正式上马时,党中央就提出了“争8保9”的奋斗目标,即1998年要在技术上有一个重大突破,1999年要争取飞船上天。
1999年11月20日,我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1号”飞船在酒泉起飞。21小时后,“神舟1号”在内蒙古中部回收场成功着陆,圆满完成了“处女之行”。这次成功飞行为我国载人飞船上天打下非常坚实的基础。
第2个回答 2020-11-07
载人航天工程是指宇航员乘坐载人宇宙飞船进入太空飞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空间科学实验的重大战略工程之一,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筹划,并确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神舟一号飞船发射成功,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发射成功。
20世纪60年代,中国提出开展载人航天工程。1966年,中国科学院和第七机械工业部第八研究院分别提出载人航天的设想。1970年7月14日,中国第一次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代号为“714”工程,飞船取名为“曙光”号。但由于当时国家经济基础薄弱,科技水平、工业制造及相关的工艺水平较低,再加上“文化大革命”的冲击,5年后,“714”工程下马。1985年,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和航天工业部再次提出将载人航天作为中国航天发展方向的建议。1986年春,杨嘉墀、陈芳允、王大珩、王淦昌4位科学家提出《关于跟踪研究国外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后称为“863计划”)。航天技术是“863计划”《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七大领域之一,主题项目是“大型运载火箭及天地往返运输系统、载人空间站系统及其应用”。1987年,在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的组织下,组建了“863计划”航天技术专家委员会和主题项目专家组,对发展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的总体方案和具体途径进行全面论证。1992年1月8日,中央专门委员会召开会议,研究中国载人航天问题,决定由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组织各方面专家,进一步对载人飞船工程研制问题进行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1992年9月21日,中国政府正式批准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代号为921工程)。经过8年的技术和工程开发,“神舟”号飞船分别于1999年11月20日、2001年1月10日、2002年3月25日和2002年12月29日成功进行了4次无人试验发射,2003年10月15日成功实现了载人飞行。2005年10月12~17日,“神舟”6号载人航天飞船实现“两人飞天”的载人航天飞行。2008年9月25日,成功发射“神舟”7号载人飞船,顺利完成空间出舱活动和一系列空间科学试验任务。2011年11月1日,顺利发射“神舟”8号飞船,3日凌晨飞船与“天宫”1号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2012年6月16日,成功发射“神舟”9号飞船,圆满完成载人交会对接任务。2013年6月11日,成功发射“神舟”10号飞船,开创了中国载人航天应用性飞行的先河。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包括航天员、飞船应用、载人飞船、运载火箭、发射场、航天测控与通信和着陆场七大系统。航天员系统负责航天员的选拔、训练,对航天员进行医学监督和医学保障,研制航天员的个人装备和飞行过程中对航天员进行医学监督、数据传输的有关设备,对飞船的工程设计提出医学要求。还要负责航天员的环境控制,其环境控制生命保障分系统要给航天员创造一个适于生活、工作的大气环境。飞船应用系统,是一个小型空间实验室。系统在飞船内安装了许多科学实验仪器,进行对地观测和开展各种科学实验。研究成果将广泛用于医药发展、食品保健、防治疑难病症以及工业、农业等各行业之中。载人飞船系统共有13个分系统,分别为结构与机构、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热控制、制导导航与控制、推进、测控与通信、数据管理、电源、返回着陆、逃逸救生、仪表与照明、有效载荷和乘员分系统。飞船由推进舱、轨道舱、返回舱和附加段组成,其中轨道舱和返回舱均为密封结构,是航天员活动的地方。采用两对太阳电池翼构型和升力控制返回、圆顶降落伞回收方案。按照“神舟”号飞船的运行模式,飞船在太空自主飞行试验结束后,轨道舱留轨继续运行,返回舱则按预定轨道返回地面。运载火箭系统是飞船进入太空的运输工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使用的运载火箭为“长征”2F火箭。它是在“长征”2E捆绑式运载火箭的基础上研制的,不仅提高了可靠性,还增加了故障自动检测处理系统和逃逸救生系统。发射场系统负责飞船、火箭的测试及其发射、上升阶段的测控任务。中国载人航天发射场由技术区、发射区、试验指挥区、首区测量区、试验协作区和航天员区6大区域组成,采用垂直总装、垂直测试、垂直运输及远距离测试发射控制的模式。航天测控与通信系统是飞船升空后和地面唯一的联系途径,负责运载火箭点火发射后,从飞船发射、运行到最终返回的全程测量和遥控。中国航天测控与通信系统,包括3个指挥控制中心、4艘远洋测量船、5个固定测控站和4个活动测控站。着陆场系统负责搜救航天员、回收返回舱以及处置舱内的有效载荷。系统要在飞船返回的第一时间内找到并打开返回舱舱门,救助航天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着陆场包括内蒙古的主着陆场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内的副着陆场。如果主着陆场不具备气象条件,飞船可选择返回副着陆场。载人航天工程的实施,使中国突破了飞船研制技术、高可靠性的运载火箭技术、轨道控制技术、回收技术等国际航天界公认的技术难题,具备了这一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带动了基础学科、应用学科和技术学科各方面的发展;形成了具有管理创新的航天型号项目管理模式和综合管理体系;培养和造就了航天科技骨干队伍,奠定了中国进军航天高尖端领域的人才基石;建设了一大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空间试验室,提升了航天科研生产能力和水平;建立了一整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载人航天工程标准和规范,为航天科技的可持续发展积累了经验。载人航天工程的成功,体现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和整体科技水平,表明中国完全有能力独立自主地掌握尖端技术,攻克难题,使中国成为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自主发展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提升了中国航天大国的地位,为探月工程和深空探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国际载人航天主要向建造大型国际空间站、实现天基航天、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载人火星登陆、太空旅游五个方向发展。中国在完成载人航天飞行后,进入载人航天第二步,即空间实验室工程,通过突破飞船在轨交会对接技术和航天员太空行走技术,掌握近地空间载人航天的基本技术;通过研制发射载人飞船和空间试验室,进一步了解和掌握航天员在空间居住、研究、试验等相关的技术,扩大空间应用的规模,同时探索和研究天基服务新途径;通过研制更经济、可靠的运输工具,研制和发射空间站,建立中国的近地轨道天基服务基础设施,将各种轨道的应用卫星与空间站进行集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益,为向深空探索奠定技术基础并提供运行平台。
第3个回答 2020-11-07
载人航天工程是指宇航员乘坐载人宇宙飞船进入太空飞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空间科学实验的重大战略工程之一,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筹划,并确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神舟一号飞船发射成功,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发射成功。
中文名
载人航天工程
批准时间
1992年9月21日
计划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计划
组成
七大系统
历程
四次载人飞行
20世纪60年代,中国提出开展载人航天工程。1966年,中国科学院和第七机械工业部第八研究院分别提出载人航天的设想。1970年7月14日,中国第一次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代号为“714”工程,飞船取名为“曙光”号。但由于当时国家经济基础薄弱,科技水平、工业制造及相关的工艺水平较低,再加上“文化大革命”的冲击,5年后,“714”工程下马。1985年,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和航天工业部再次提出将载人航天作为中国航天发展方向的建议。1986年春,杨嘉墀、陈芳允、王大珩、王淦昌4位科学家提出《关于跟踪研究国外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后称为“863计划”)。航天技术是“863计划”《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七大领域之一,主题项目是“大型运载火箭及天地往返运输系统、载人空间站系统及其应用”。1987年,在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的组织下,组建了“863计划”航天技术专家委员会和主题项目专家组,对发展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的总体方案和具体途径进行全面论证。1992年1月8日,中央专门委员会召开会议,研究中国载人航天问题,决定由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组织各方面专家,进一步对载人飞船工程研制问题进行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1992年9月21日,中国政府正式批准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代号为921工程)。经过8年的技术和工程开发,“神舟”号飞船分别于1999年11月20日、2001年1月10日、2002年3月25日和2002年12月29日成功进行了4次无人试验发射,2003年10月15日成功实现了载人飞行。2005年10月12~17日,“神舟”6号载人航天飞船实现“两人飞天”的载人航天飞行。2008年9月25日,成功发射“神舟”7号载人飞船,顺利完成空间出舱活动和一系列空间科学试验任务。2011年11月1日,顺利发射“神舟”8号飞船,3日凌晨飞船与“天宫”1号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2012年6月16日,成功发射“神舟”9号飞船,圆满完成载人交会对接任务。2013年6月11日,成功发射“神舟”10号飞船,开创了中国载人航天应用性飞行的先河。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包括航天员、飞船应用、载人飞船、运载火箭、发射场、航天测控与通信和着陆场七大系统。航天员系统负责航天员的选拔、训练,对航天员进行医学监督和医学保障,研制航天员的个人装备和飞行过程中对航天员进行医学监督、数据传输的有关设备,对飞船的工程设计提出医学要求。还要负责航天员的环境控制,其环境控制生命保障分系统要给航天员创造一个适于生活、工作的大气环境。飞船应用系统,是一个小型空间实验室。系统在飞船内安装了许多科学实验仪器,进行对地观测和开展各种科学实验。研究成果将广泛用于医药发展、食品保健、防治疑难病症以及工业、农业等各行业之中。载人飞船系统共有13个分系统,分别为结构与机构、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热控制、制导导航与控制、推进、测控与通信、数据管理、电源、返回着陆、逃逸救生、仪表与照明、有效载荷和乘员分系统。飞船由推进舱、轨道舱、返回舱和附加段组成,其中轨道舱和返回舱均为密封结构,是航天员活动的地方。采用两对太阳电池翼构型和升力控制返回、圆顶降落伞回收方案。按照“神舟”号飞船的运行模式,飞船在太空自主飞行试验结束后,轨道舱留轨继续运行,返回舱则按预定轨道返回地面。运载火箭系统是飞船进入太空的运输工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使用的运载火箭为“长征”2F火箭。它是在“长征”2E捆绑式运载火箭的基础上研制的,不仅提高了可靠性,还增加了故障自动检测处理系统和逃逸救生系统。发射场系统负责飞船、火箭的测试及其发射、上升阶段的测控任务。中国载人航天发射场由技术区、发射区、试验指挥区、首区测量区、试验协作区和航天员区6大区域组成,采用垂直总装、垂直测试、垂直运输及远距离测试发射控制的模式。航天测控与通信系统是飞船升空后和地面唯一的联系途径,负责运载火箭点火发射后,从飞船发射、运行到最终返回的全程测量和遥控。中国航天测控与通信系统,包括3个指挥控制中心、4艘远洋测量船、5个固定测控站和4个活动测控站。着陆场系统负责搜救航天员、回收返回舱以及处置舱内的有效载荷。系统要在飞船返回的第一时间内找到并打开返回舱舱门,救助航天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着陆场包括内蒙古的主着陆场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内的副着陆场。如果主着陆场不具备气象条件,飞船可选择返回副着陆场。载人航天工程的实施,使中国突破了飞船研制技术、高可靠性的运载火箭技术、轨道控制技术、回收技术等国际航天界公认的技术难题,具备了这一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带动了基础学科、应用学科和技术学科各方面的发展;形成了具有管理创新的航天型号项目管理模式和综合管理体系;培养和造就了航天科技骨干队伍,奠定了中国进军航天高尖端领域的人才基石;建设了一大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空间试验室,提升了航天科研生产能力和水平;建立了一整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载人航天工程标准和规范,为航天科技的可持续发展积累了经验。载人航天工程的成功,体现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和整体科技水平,表明中国完全有能力独立自主地掌握尖端技术,攻克难题,使中国成为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自主发展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提升了中国航天大国的地位,为探月工程和深空探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国际载人航天主要向建造大型国际空间站、实现天基航天、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载人火星登陆、太空旅游五个方向发展。中国在完成载人航天飞行后,进入载人航天第二步,即空间实验室工程,通过突破飞船在轨交会对接技术和航天员太空行走技术,掌握近地空间载人航天的基本技术;通过研制发射载人飞船和空间试验室,进一步了解和掌握航天员在空间居住、研究、试验等相关的技术,扩大空间应用的规模,同时探索和研究天基服务新途径;通过研制更经济、可靠的运输工具,研制和发射空间站,建立中国的近地轨道天基服务基础设施,将各种轨道的应用卫星与空间站进行集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益,为向深空探索奠定技术基础并提供运行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