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怎么分辨官员的品级,是看胸前的图案分辨品级吗,看电视剧感觉唐宋明三朝的官服一样,有区别吗

如题所述

补子,系补缀于品官补服前胸后背之上的一块织物。为明品官服饰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饰以禽兽纹样来区分官员等级的方法最早源于唐武则天时期。在此之前的官服多采用佩印绶制和色制,是以佩饰的数量和服装的颜色等来区分等级。武则天把饰有动物纹样的绣袍赐给文武官员,以此来作为品级官位的区别(见《旧唐书·舆服志》)。后文宗年间又有所更定(见《新唐书·车服志》,唐时官服禽兽纹样可见吐鲁番出土经幡上之回鹘供养人像)。但这些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补子,真正意义上的补子要等到明代才出现。
明代补子,为继承元朝而来。内蒙古正蓝旗羊群庙出土的元代石雕上就有花卉纹的补子,同时在一些元代墓葬中也确实发现了不少具有方补形式的元代织物。但这些服饰没有作为补服出现,且这些方补多作花卉状,它们在当时也并没有作为官阶的标志。真正代表官位的补服定型于明代。据《明史·舆服志》记载,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规定,官吏所著常服为盘领大袍,胸前、背后各缀一块方形补子,文官绣禽,武官绣兽。一至九品所用禽兽尊卑不一,藉以辨别官品。公、侯、驸马、伯服绣麒麟、白泽。文官: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鸂鶒,八品黄鹂,九品鹌鹑;武官:一品、二品狮子,三品、四品虎豹,五品熊罴,六品、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马;杂职:练鹊;风宪官:獬豸。燕弁服、保和冠服及忠静冠服前后也有补子。除此之外,还有皇帝作为赐服专门赐给特定人物的赐补,有斗牛和飞鱼两种。另,每逢节庆,有各色应景补子。如元宵,用灯笼补子;端午,可用五毒补子;七夕,则为鹊桥相会补子;中秋,为月兔补子;千秋万寿节,则服“寿”字、双喜补子等。
明初禽兽纹样为与衣料整体织就,纹样刚好在前胸后背,故名胸背。随着时间的推移,禽兽纹样不再事先织在衣料上,而是另行织就,再补缀到衣服上,这就是所谓的补子。明初文献上所称的“花样”,事实上还应该是胸背之类,即将图案如元代胸背一样直接织入衣料,与后世所称的钉在前胸后背的补子不同。明时舞乐工吏无职人员曾用鹦哥等杂禽或杂花作补子。
从明代出土及传世的官补来看,其制作方法有织锦、刺绣和缂丝三种。早期的官补尺寸较大,制作精良,用色大胆活泼。文官补子均用双禽,相伴而飞,而武官则用单兽,或立或蹲。到了清代,补子尺寸缩小,用色趋于保守单调。文官的补子却只用单只立禽,各品级略有区别。明代补子是织在大襟袍上,因此明朝补子前后都是整块。而清朝补子由于是缝在对襟褂子上,前片都在中间剖开,分成两个半块。明朝的补子以素色为多,底子大多为红色上用金线盘成各种规定的图案,无彩绣蟒的比较少见,四周一般不用边饰。明清官员所用补子都是以方补的形式出现的,与明补相比,清代的补子小而简单,前后成对,但前片一般是对开的,后片则整片织在一起,主要是为了便于穿着。前片官补正好位于清代官服的前胸,为便于解系纽扣,只能将前片对半分开。
皇帝常服,黄袍,圆领,窄袖,前后及两肩各织金盘龙一
皇太子、亲王、亲王世子、郡王常服,袍赤,盘领窄袖,前后及两肩各金织盘龙一。
公、侯、伯、附马的补子:麒麟和白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4-16
古代一般分为九品十八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