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渣鼻怎样治疗?

如题所述

【概述】酒渣鼻为中老年人外鼻常见的慢性皮肤损伤,以鼻尖及鼻翼处皮肤红斑和毛细血管扩张为其特征,通常伴有痤疮。本病可能与嗜酒及喜食辛辣刺激性食物、胃肠道疾病及便秘、内分泌紊乱,月经不调、毛囊蠕形螨寄生等有关。本病按病程及病理变化分为三期。一期又称红斑期,表现为外鼻皮肤潮红,皮脂腺开口扩大,分泌物增加,使皮肤呈油状,饮酒、进餐、冷热刺激或情绪紧张时加重。二期又称丘疹脓疱期,外鼻皮肤潮红持续不退,皮肤毛细血管渐显扩张,常并发丘疹和脓疱疮,日久皮肤逐渐增厚,呈桔皮样。三期又称鼻赘期,外鼻皮肤呈分叶状肿大,外观似肿瘤,称鼻赘。
酒渣鼻在中医文献中又称酒糟鼻、酒效鼻。本病多由于喜食辛辣、滥服温燥补益药物及湿热犯肺而致痰热郁肺为其主要病因病机。初期多属痰热为患,病位多在肺、脾胃。日久热壅血瘀。如《外科大成》“酒渣鼻者,先由肺经血热内蒸,次遇风寒外束,血瘀凝结而成,故先赤而后黑也”。
本病比较顽固,在治疗的同时,调理饮食和情绪有利于病情好转,避免复发。
【治疗】1.痰热郁肺证【症状】外鼻皮肤潮红,皮脂腺开口扩大,分泌物增加,全身见口臭、口渴,便秘,尿黄。舌质红,苔黄,脉滑数。【方一】黄芩汤【来源】《医宗金鉴》【组成】黄芩10克,栀子15克,桑白皮10克,麦冬10克,赤芍10克,桔梗10克,薄荷10克,甘草6克,荆芥穗10克,连翘10克。
【功效】清肺泻热、祛痰化湿。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黄芩、山栀子、桑白皮、甘草清肺热而解毒;连翘、薄荷、防风疏散风热;桔梗上行入肺,载药直达病处。
【按语】临症可加地肤子、黄柏以加强清热利湿之力。
2.血热凝结证【症状】外鼻皮肤潮红持续不退,皮肤毛细血管渐显扩张,日久皮肤逐渐增厚,皮脂腺结缔组织增生,外鼻皮肤呈分叶状肿大。舌质红,脉数。【方一】四物消风饮【来源】《外科证治》【组成】生地黄20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川芎10克,荆芥10克,薄荷10克,柴胡10克,黄芩10克,甘草6克。
【功效】清肺泻胃,凉血化瘀。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以当归、川芎、白芍、生地、玄参凉血活血,养阴润燥;黄芩、知母、野菊花、桑白皮清泻肺脾郁热;蝉蜕、白癣皮、地肤子疏风散邪止痒。
【按语】临症可加地肤子、黄柏以加强清热利湿之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8-24
酒糟鼻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是外鼻的炎症性疾病,病因并不十分的明确,但是研究认为,毛囊的蠕形螨感染是引起酒糟鼻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皮脂增生、内分泌紊乱、毛细血管扩张,便秘、饮酒、消化不良等等,也是重要的诱发的因素。目前有研究认为,幽门螺杆菌在酒糟鼻的发病中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根除幽门螺杆菌也可以减轻或者治愈酒糟鼻。对于酒糟鼻患者,应该注意祛除各种刺激因素,忌饮酒和辛辣食物,注意可以外用药物进行治疗,比如抗生素软膏、复方硫磺洗剂等,口服内用的抗炎药物,比如甲硝唑、替硝唑。可以采用局部的理疗的方法,也可以到皮肤科进行治疗,甚至对于严重的酒糟鼻可以进行手术治疗。
    官方电话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
第2个回答  2019-11-27
1、忌食辛辣、酒类等刺激性食物。
2、保持大便通畅。肺与大肠相为表里,大便不通,肺火更旺。
3、不宜在夏季、高温、湿热的环境中长期生活或工作。
4、平时经常用温水肥皂洗涤。
5、禁止在鼻子病变区抓、搔、剥及、挤压。
6、禁用有刺激性的化妆品。
7、每次敷药前,先用温水洗脸,洗后用干毛巾吸干水迹。
第3个回答  2021-04-12

第4个回答  2020-06-08
本病又名玫瑰痤疮,多见于中老年人,损害特点是在颜面中部发生弥漫性潮红,伴发丘疹、脓疱及毛细血管扩张。病因尚未完全清楚,可能是在皮脂溢出基础上,由于颜面血管运动神经失调,毛细血管长期扩张所致。
临床表现
1.损害初发为暂时性红斑,继而持久不退,并有毛细血管扩张。此后在红斑基础上成批出现丘疹,有的变为脓疱、脓性丘疱疹及结节。严重者局部组织肥厚,形成鼻赘。
2.皮损发生于面部,特别是鼻部及其两侧。
3.刺激性食物,胃肠功能紊乱和内分泌障碍可诱发本病。
诊断
1.根据本病临床表现特征,即可诊断。
2.需与寻常痤疮鉴别,后者好发于青春期,皮损除侵犯面部外,胸背部也常受侵犯,常伴黑头粉刺,鼻部常不受侵犯。
治疗
1.西医药治疗
(1)内服药治疗:灭滴灵0.2g,每日2次,连服6周;四环素0.25g或强力霉素o.1g,每日1次,
或美满霉素50mg,每日2次,连服数周;维生素B2、B6可配合服用。
(2)外用药治疗:局部外用复方硫黄洗剂、1%灭滴灵霜、5%过氧化苯甲酰凝胶等。
2.中医药治疗:本病多属肺胃积热。
治法:清泄肺胃,佐以凉血。方药:枇杷叶15克、桑白皮15克、栀子10克、黄芩1O克、丹皮10克、黄连6克、紫草10克、赤芍15克、生甘草10克。
随证加减:脓疱明显者,加地丁15克、公英15克;鼻赘形成者,加丹参30克、莪术10克、夏枯草15克。
外用中药治疗法同寻常痤疮。
预防与调养
1.饮食宜清淡,多食新鲜蔬菜,忌食辛辣、酒、浓茶等刺激性食物。
2.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激的情绪波动。
3.宜用温水洗脸,避免过冷、过热及不洁净物品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