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剑为何埋二千多年不锈?

如题所述

在中国古代,有一种兵器叫青铜剑,埋地下两千多年不锈,还切金断玉锋利无比,这到底是为什么?

中国古代青铜剑,品质最好的是出土于春秋战国古墓中的春秋战国青铜剑,和出土于秦兵马俑中的秦青铜剑。据当时参与出土的人员回忆,这些青铜剑出土时丝毫没有锈迹,而且锋利无比,有人把头发放到剑刃上试过,一吹就断,真的是“吹毛可断”,切金断玉就更加不是问题。

2015年3月,河南省周口市一处战国至东汉古墓群中出土一把青铜剑,地埋下两千多年没锈,而且吹毛可断,锋利无比。

2013年10月24日上午,湖南高泉山古墓群第14号墓出土一把春秋战国青铜剑,剑身长约40厘米,宽约2厘米,柄长约10厘米,在阳光照射下,发出灰色金属寒光。岳阳市文物管理处副研究员罗仁林称,这把剑埋地下二千多年,不但没有锈蚀,而且锋利无比,吹毛可断,令人惊叹春秋战国青铜剑的精良。

1994年,秦始皇兵马俑二号坑发现一批青铜剑,长度为86公分,剑身上共有8个棱面,这8个棱面误差不足一根头发丝。这批青铜剑共19把,剑剑如此,这些剑埋在地下2200多年,出土时依然光亮如新,吹毛断发,锋利无比。据说弹性还非常好,一把剑被倒下的兵马俑压弯成45度,把兵马俑搬走后,剑立刻自行弹直如初。当然,也有人说这是谣传,但我们讨论的不是这个问题,不深究。

青铜剑为什么能埋地下两千多年不锈,还吹毛断发,切金断玉,锋利无比呢?原因主要有两个。

第一,材质稳定,不容易氧化。青铜剑的铸造材质是青铜,也就是铜锡或铜铅合金。铜的稳定性在氢之后,不易氧化,加入锡或铅后青铜即不易氧化,又提高了硬度和耐磨性。

第二,铸造技术独绝,今人难以做到。专家们一直对前秦青铜剑埋地下两千多年不锈很感兴超,为了弄清这个问题,专家对青铜剑进行了专门研究,经现代仪器探测,发现前秦青铜剑表面有一层10微米的“铬盐氧化物”。

铬是世界上硬度最大的金属,莫氏硬度为9,而这些青铜剑表面,特别是刃部,含有2%的铬,这就使青铜剑的刃部的硬度超过了钢铁、玉石,又因为青铜剑中主要成份是铜,其柔韧性也超过了钢铁,从理论上说,这样的青铜剑完全可以切金断玉,甚至削铁如泥,而事实上也是如此。铬金属及其氧化物更加稳定,耐酸碱性相当好,在一般土壤环境下不会被氧化,所以埋地下两千多年不生锈。现代人为了防止金属氧化,采用电镀的方式,就是在金属表面镀铬,但春秋战国时期是没有电镀技术的,古人是怎么把铬这种稳定金属弄到青铜剑上的,现在人真的无法理解。因为现代人要想达到金属不锈的目的,只能电镀铬,而电镀需要一套非常复杂的现代设备,春秋战国绝对不会有这种设备,而且青铜剑表面的铬也不是电镀上去的,更不是锻打等方法弄上去的,到底怎么弄上去的,至今都是个谜。我们只能说,中国古人的智商实在是高,技术也实在是高,人类又进化了两千多年,居然无法复原古人技术。以后真的不敢小瞧古人了,有罪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2-12
青铜是金黄色,其锈乃青色,故出土后叫青铜器!谁说他不生锈了!
第2个回答  2017-12-16
简单,上面镀了一层铬氧化物。这工艺欧洲是20世纪30年代才会的,不知道秦国人怎么捣鼓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