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景帝为何要将周亚夫置于死地?

如题所述

1

七国之乱时,周亚夫是整个大战略的制定者。吴楚等国国富兵强,锐不可当,而中央的长处在于地方大,纵深广,人多,粮多,拖得起,所以只有消磨其锐气,再截断其粮道,如此相持久了,叛军自然要溃败。

周亚夫决定放弃梁国,让梁国抵抗叛军,而自己带着兵马去截叛军的粮草。从吴楚军队的动向以及梁国的位置来看,这个战略是正确的、可行的。景帝同意了。

可是梁国却因此遭殃,一旦被攻破,梁王刘武只有死路一条!当时梁国的情势确实十分危急,梁王几次遣人求救,周亚夫只当是耳旁风。

2

梁王只得上书景帝,让景帝来调动周亚夫,谁知他依然故我,岿然不动。皇上诏书传到的声音在身后响起,周亚夫头也不回,只盯着地图沙盘。

战争结束了,汉朝军队取得了胜利,证明周亚夫的战略的正确。可是梁王却因此与周亚夫结仇,他屡屡向窦太后说周亚夫的坏话。

景帝同意周亚夫的战略,未必没有借助叛军削弱梁国的意思,他是帝王,当然要摒弃亲情,站在“国家的高度”思考。

3

可是这是战时,一旦战争结束,景帝的角色就要从帝王转回为哥哥,况且他一直就是哥哥!但周亚夫却不管这一套,他心中有的只是如何打赢这场仗。

本来只是理念不同,可是人不是机器,除了偶尔会有“无缘无故的爱”以外,还要不知不觉摩擦出“无缘无故的恨”!这就是周亚夫和景帝的悲剧所在。

不久,亚夫下狱了。他是被搬运工人告进监牢的。古人死后,富贵的都要在墓中埋点什么,作为殉葬品。很多殉葬品是墓主人生前所好、所玩。

4

周亚夫的儿子也早早地为周亚夫置办殉葬品。周亚夫是从战场杀出了一条自我实现的人生路。所以儿子为他置办的殉葬品全部是盔甲盾牌,共有五百套。

大概是搬运的过程与工人发生了口角,又或者亚夫的儿子是个贪鄙爱财的短视鬼,总之,搬运工没能从他手里拿到一个子儿。

付出劳动却没有回报,工人们非常生气。一怒之下,上书告发周亚夫的儿子,说他要谋反。事情自然牵连到周亚夫。景帝看了上书,将其转交给文法吏查办。

5

文法吏按照“上书”上的罪状,一条条地问,周亚夫只回给他一个闭口不言。文法吏将情况报告给景帝,景帝大怒骂道:“吾不用也!”

太史公用了“骂”字,可见景帝的怒火。盛怒之下首先要解气,怎么能想得那么多!这句“吾不用也”暴露了景帝的杀机。

当然,案子还没清楚,因此而杀一代功臣会落得骂名。因此景帝又下令要九卿之一的廷尉来审问周亚夫。第一种解释的根源可能就在这里。

6

廷尉的水平果然比前面那个文法小吏更高明,他直截了当地说:听说君侯要造反?周亚夫不答反问是谁诬告自己。

廷尉问:君侯不想造反,买那么多兵器干吗?周亚夫的血色从脖子涌到脸上,怒道:“那都是殉葬用的,一折就断,一碰就坏,怎么能用来造反?”

廷尉看着亚夫的眼睛道:“君侯就算不想在阳世造反,也必定是想在地下造反!”这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7

亚夫终于说不出话了,他见惯了战场上的血肉横飞,但何曾能明白人的心思、构陷,可以如此精致和恶毒?

亚夫不再说话了,说也没用。他挺身跪坐在牢中,眼睛始终盯着未央宫的方向。在绝食五天之后,他大叫一声,吐血身亡!

文帝宽厚,景帝却是个褊狭的小人。他与吴王刘濞的儿子下棋,争执起来,竟然举起棋盘把他打死。可见其疯狂、暴戾与偏执。

8

景帝身体不好,所以内心也很懦弱――七国之乱一起,他就慌了神,听信谗言而杀掉晁错。而就在此前一刻,他还对晁错言听计从,晁错是他的老师!

周亚夫的平叛战略是可行的,但同时也是一场豪赌,假若梁国守不住怎么办?但是内心软弱的景帝这时还能指望谁呢?他本是个太平天子,哪里曾见过战场的惨烈?

但是,一旦环境安稳太平了,乖乖听教听话的景帝就人间蒸发了,取而代之的是个冷酷刻薄的君王。亚夫不过直了一点,他就把他迫死,这是多么的冷酷无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