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为什么一个经济的收入必定等于其支出

如题所述

这是经济学中的一个基本假定,一个人的收入一般用于以下几个方面:消费、储蓄、投资、遗产等,也就是说你的收入要么用于现时支出(主要是指消费)要么用于未来支出(储蓄、投资、遗产等)。

温馨提示:以上解释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2-01-20,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1-03
这是经济学中的一个基本假定,一个人的收入一般用于以下几个方面:消费、储蓄、投资、遗产等,也就是说你的收入要么用于现时支出(主要是指消费)和未来支出(储蓄、投资、遗产等)
总的来说你的收入必定是要花出去的,只是支出的时间段不一样,因此经济学中假定收入必定等于支出,就好像假定每个人都是理性经济人一样,虽然不能说和现实完全一样(例如你父母留给你的遗产不等于你留给子女的遗产时,你的收入和支出必定不等),但是可以简化分析的情况,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更清楚地展示。
1、首先从国民经济核算的角度,一次交易有两方,买者和卖者。你花10块钱去饭店吃饭,这个交易中,用收入法核算,饭店取得10元,gdp增加为10元;用支出法,你消费10元,gdp增加也是10元。其次还有生产要素法,都可以核算gdp。所以站在宏观核算角度,一个国家的收入,支出都等于这个国家的gdp,然后从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看,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是研究经济社会的总产出和总收入如何决定的,这个理论中,国家的总收入也是等于总支出,去找找两部门经济决定模型看看就懂了。
2、对于一个整体经济而言,一个经济的收入和其支出相同的原因就是每一次交易都有两方:买者和卖者,某买者的100元支出就等于某卖者的100元收入,因此,这笔交易对于经济的收入以及支出都做出了相等数量的贡献,无论对于总收入还是总支出来说,GDP都增加了100元。
3、收入跟总支出等于总收入的收入不是一个概念,支出法是用来核算gdp的,那么就应该放在gdp核算里面来看,gdp核算的本来就是最终产品的价值,放在国民概念里,支出等于收入不是说你个人支出等于收入,而是对于同一个产品或劳务来说的。比如你说你的工资收入,其实是等于企业为购买你的劳务而付出的支出,这与你是否保留现金是没有关系的,而你购买物品花出去的全部支出,是跟生产厂家的收入对应的,而不是跟你自己的收入对应。
4、在封闭的市场上,一个人说购买商品所支付的费用,或者说企业所投资的费用,或者说是政府的购买,就会成为另一个人的收入,所以说收入等于支出。
也就是说,总需求等于总供给,假如说对于某个东西的市场上的总需求是10,但是总供给是15,那么企业就会缩小生产规模,那么我们就会有疑问,多出来的五个供给。此时的总收入和支出相等吗?那么这些多出来的5,其实也被记录到GDP里面了,因为他是被视为企业自己购买的最终商品,但这是记录在企业的投资里面,直到最后被人所购买,被人所购买后,就在消费,或者政府购买,投资(看看是哪一个人买)+5,就在企业的投资里面-5,所以对GDP没有变化,所以说,一个经济体的收入必定等于支出。
第2个回答  2018-03-04
曼昆版《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部分)认为,对于一个整体经济而言,一个经济的收入和其支出相同的原因就是每一次交易都有两方:买者和卖者。某买者的100元支出就等于某卖者的100元收入。因此,这笔交易对于经济的收入以及支出都做出了相等数量的贡献,无论对于总收入还是总支出来说,GDP都增加了100元。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