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如题所述

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出自《诗经 邶风 雄雉》

一位女子思念外出的丈夫。整句:“百尔君子,不知德行。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在女子的眼里,天下“君子”一个样,没有德行和修养。唯有自己的丈夫,不妒不贪,哪里不好。”大概人在想念他人时,想的都是美好。这就是距离产生的美。

孔子说:“穿着破旧棉袍,与穿着狐貉裘衣的人站在一起,而不感到羞耻,不就仲由做的到吗?‘不嫉妒不贪求,哪里不好呢。’”子路听到后,终生诵读这句话,孔子对子子路说:“是道,哪里就足够了。”孔子大概怕子路骄傲。

子路不以自己外在的衣着简陋而自我贬低,也没因他人有比自己好的外在心生嫉妒和贪欲。这是我值得学习处。当我衣着与周围环境不相宜时,会格外不自在,没法定心做好当下该做的事。这就是因为外在影响到了内在,也可以说是因小失大。没穿对衣服,下次注意就好。若不能安住当下,还是自己修为不够。自己放大了外在,最适宜的是内外兼修。孔子还有句话“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所以学习子路,首先内心淡定。我没有安住,因为我在想,我要是穿得跟他们一样就好了。我若是想,他们衣着如此得体,真好,我下次做到跟他们一样。前面的想,因为内心有一个欲望。我“求”了一下。而子路不求。

我看到比我优秀的人或他人做的比我好的方面,也有嫉妒升起。比如我的朋友先买了车,我还能安住。接着朋友又买了房,还能坐的住,有点勉强了。我也买了房,可是我借了钱时时担心人家催款,朋友没有这个担心,有点酸了。心里在想凭什么?当朋友也开始主动去学习,不想浪费大把时光了。我又不习惯了,因为朋友从来都无所事事,我以前还鼓励人家多学习。如今人家真的画风一转,我还没适应,怕自己落后。其实呢,正是我常常对人家说要学习,要改变,人家真听进去,终于行动了。我不是很开心么,咋有点失落呢?

仔细想了下,自己“忮”了。觉得人家会越来越好,心生嫉妒。学习子路不忮,看看自己的言行,习惯,使之调整,改变自己。如果都做的很好,就没有比的心理了。还在比,只是我的内心没安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