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Car(全称Kei Car),车身轻盈,尺寸小排量小,短小的车身游走在城市中说得上动作敏捷。不过在当下的国内路上基本上已经看不到这些小车的身影,甚至很多年轻人根本没有K-Car或者微型车这个概念,但是K-Car在日本占了汽车总销量的三分之一,甚至在日本汽车销售榜前十占有一半以上,而曾几何时,国内大街上几乎被这些微型小车占据。那为什么在日本那么火爆,在国内却无人问津呢?现在大部分国人买车第一时间都是想到SUV,或者是一些长轴距的车型,大多选择买一些空间大大大装东西多多多的车型,那些小排量小空间的车型基本上看都不看,主要的原因其实是两国地形差异与政策。
大家都知道日本国土面积并不大(大概一个云南省那么大吧),人口密度也相对较大(1.26亿),街道也比较窄小,K-Car这些小车正正就符合这种地形,可以自由地穿梭在这些大街小巷。中国可以走的都是城市快速路或者高速,可能在回到家门口才会走一些小路,当然就想买一些大车开更舒服,如果在日本人人都开一台像卡宴(Porsche?Cayenne)这样的大车,路又窄,你说还咋走呢?
而且日本政府对于K-Car也有许多的优惠政策,一般的私家车购车时要交5%的购置税,K-Car只需要3%,还有汽车重量税、强制保险费、基于排量的道路税都是要比普通汽车低很多的,还有最吸引的就是购买K-Car是不需要车位证明的,一般车需要车位证明才可以购买。小型的尺寸与发动机排量就可以反映出日本日常的驾驶环境,不足1.5米的宽度与660cc的排量,日本城区的速度限制不超过40KM/h,小排量也足够满足日常出行的动力。K-Car就是为日本的市场和地形打造的一种车型,在日本怎么能不火。
图:日本下班走的路。
图:中国下班走的路,差异辣么大。
图:K-Car的小尺寸解决了停车难的问题。
图:七龙珠中也有出现过K-Car。
K-Car诞生在半个多世纪之前的194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时代,当时日本人普遍都买不起全尺寸的汽车,为了促进汽车行业的发展政府建立了新的汽车标准,从1949年最低标准100-150cc调整到1955年的360cc。建立新标准后,吸引了许多汽车厂商都开始生产K-Car,铃木(Suzuki)和斯巴鲁(Subaru)率先开始大规模生产,充足的车源满足了岛国人民出行以及基本运输的需要。1968年自动变速器第一次出现在K-Car上,盘式制动器也陆陆续续应用在许多K-Car上,性能大幅提升。
1975年销量在稳步下滑,比1970年的销量足足低了80%,原因是360cc的排量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制造商纷纷呼吁放宽尺寸标准,最后日本立法机关也妥协了,长度与宽度分别增加了200毫米与100毫米,发动机排量在1976年增加到了550cc。随着80年代科技的进步,K-Car的配置变得越来越好,从大功率空调系统与更先进的娱乐系统,到四轮驱动与涡轮增压,出口的销售额创下历史新高,同比增长达80.3%。
日本经济在90年代迅速发展,1990年3月再次引入新标准,排量增加到660cc,长度增加了100毫米制造商也迅速开发新车型来跟上节奏,有一部分车型配备上了涡轮增压,解决了马力与扭矩不足的问题,马力限制在64PS(47KW)。这些标准一直维持至今。
图:小小的K-Car也能满足日常运输需求。
Kei Car这个名称并非是来自民间的叫法,而是一个车型级别的名称。Kei Car也叫K-Car,“kei jidosha”是日语“軽自動車”的发音直译,也就是英文“Light Car”一个意思,轻自动车。既然K-Car是一个车型级别,那么它也会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下面这张图就清晰的列出K-Car从诞生至今的法规变化。(虽然上一页也说过了....不过这样看比较清晰)
图:K-Car法规史,最多高性能K-Car的时代是1990~1998年间,诞生了名震江湖的ABC代表,A是Autozam?AZ-1(1991)、B是HONDA?Beat(1991)、C是Suzuki Cappuccino(1991)。
K-Car的车牌从颜色到尺寸也是有别于一般私家车,一般私家车的车牌颜色为白底黑字,而K-Car的车牌分为两种,黄底黑字代表私家车,黑底黄字代表商业用途的K-car,比较好区分。
图:黄底黑字代表私家车牌照。
图:商业用K-car则是用黑底黄字牌照,相当好区分。
图:左边的“一般”私家车白色牌照与右边K-Car牌照的区别。
铃木Suzulight
K-Car的法规在1949年就实施了,但是到了1955年推出第一款K-Car车型。铃木Suzulight,说得上是K-car的先驱者,2990*1300*1400的尺寸,看起来就像一个方盒子一样,轴距达到了2000毫米,塞进四个人都不觉得拥挤。搭载0.36L两缸风冷二冲程发动机,使用三速变速器,前轮驱动输出出16PS的马力,极速上到85km/h,当年这个极速也算快了。不仅空间与动力有不错的表现,操控也是杠杠的,前后都装备了双横臂独立悬挂,由于当年日本的道路比较恶劣,现代化的悬挂系统承受不了这种路况,之后更换了钢板式的悬挂。
图:看起来就像一个又大又方的盒子。
斯巴鲁360
不过在人们心中真正意义上的K-Car,是1958年的斯巴鲁360,同样是360cc两缸风冷二冲程发动机,但采用的是后置布局,配备四速手动变速器和三速自动变速器。性能一向都是斯巴鲁的强项,同样参数的发动机比上面的铃木Suzulight多了6PS马力,有四速手动变速箱能将其推到96km/h的时速。车顶采用的是轻量化的玻璃纤维车顶,车辆重心压力降低了不少,要知道轻量化材质的车顶在现代也是极致的性能车才会采用。
斯巴鲁360后来衍生出了另外几款车型,包括一辆名为“Custom”,一辆敞篷车,和一辆名为“Yong SS”的运动车型。不幸的是在1969年因安全问题在“消费者报告杂志”中曝光,原因是车辆重量小于1000磅,安全标准不过关。最后大部分的斯巴鲁360被报废肢解。
图:斯巴鲁360(怎么感觉车头神似大众的甲壳虫)。
图:斯巴鲁360 Custom,可以将之视为双门旅行版。
图:敞篷版的360,撩妹神器。
图:斯巴鲁360 YoungSS 运动版。
再者,斯巴鲁360曾经推出过将近一万辆的左驾版360准备销往北美市场,至于在那个年代和那个结果可想而知了。
马自达Autozam AZ-1
这台马自达(Mazda)AZ-1名义上是属于马自达,但却不是以马自达品牌来销售。AZ-1应该叫做Autozam AZ-1,是马自达在80年代末建立的一个小型车品牌“Autozam”,由马自达负责销售的Autozam AZ-1却是由铃木负责代工,因为马自达过往并没有做K-Car的经验,而铃木却是最早做K-Car的制造商。
说回这台车的基本参数,动力来自于铃木0.6L代号为FA6的直列三缸涡轮增压发动机,采用中置后驱的设计,0-100加速只要9.3秒,最高时速153km/h。采用管阵式车架,结合蜂巢式铝合金构造,车身包裹的是玻璃纤维材料,车重仅720kg。AZ-1最大的设计亮点一定是那一双翅膀,鸥翼门的设计在当年已经是很超前的设计,出现在一台K-Car上更是让人想不懂。1992年上市的AZ-1由于制造成本高,价格也随着升高,导致总销量只有零星的4392台,在1995年走下历史的帷幕。
图:Autozam AZ-1。
图:前卫的设计放到现在也像一台概念车。
图:紧凑的发动机布局。
图:Mazdaspeed?For AZ-1套件。(这是...F40的mini版吗?)
本田Beat
它是本田(Honda)创始人本田宗一郎最后的作品,车型是由著名的宾尼法利纳设计,在1991年诞生。Beat拥有着90年代本田性能车应有的基因,只提供5速手动变速器中置后驱的布局,搭载代号E07A直列三缸SOHC自然吸气引擎,同样拥有本田发动机高转速的特点,在8000rpm才达到最大功率,红线区直上8500rpm,转速表底居然达到了5位数10000rpm,这副中置发动机放在这台小车上,开过这台车的人都会毕生难忘。
图:本田Beat(大家有没有觉得有EG6的影子)。
铃木Cappuccino(卡布奇诺)
头文字D迷中的K-Car之王铃木Cappuccino,据说在伊吕波、八方原这些山路可以秒杀RX7、R34这些大马力车,虽然说这些只是在游戏与漫画中,不过凭借Cappuccino短小精干的尺寸、50:50的前后重量分布与只有700kg的重量,在实际驾驶中的性能也不能小看。Cappuccino在1990年推出,与马自达AZ-1、本田Beat是竞争对手,3台车称为性能界K-Car的ABC。前双摇臂,后复合式多连杆,这个悬挂设定意味着Cappuccino是一台操控性能极强的K-Car。Cappuccino的敞篷设计非常有创意,顶棚分为三段构成,可以在Coupe、Targa、T-top三种模式下切换。
图:铃木Cappuccino。
图:在一台K-Car上看见12000rpm的转速表也是挺恐怖的。
图:在头文字D中与拓海的精彩雨战大家还记得吧。
图:谁说K-Car是用来买菜的,大宽体大尾翼去斗车一样行。
其实中国并不是没有K-Car,奥拓(Alto)、安驰(1991年的大宇Tico其实是来自1988年的铃木Fronte)、北斗星(铃木Wagon?R)、吉姆尼在日本也是660cc(K6A引擎)的车型,还有就是大发铃木的各种0.6小货车(例如长安的SC6320G就来自铃木的Carry)、微面(K-Van)等也曾统治过中国马路上的能见度。日本与中国对待K-Car的方式如此不同,可能是中国对K-Car有误解,认为K-Car就是国内的微面,而日本的K-Car却是一个车型标准的划分,相应的政策也促使了日本K-Car受欢迎的程度。国人对K-Car的看法还是以为是那些配置很低,尺寸又小的车,下一回就跟大家介绍一下现代化的K-Car,看看对比以前有什么进步,下回见。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