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肾气不固的中药处方有什么?

如题所述

(1)益气补肾固摄精汤:此方旨在益气补肾,固摄精微。适用于慢性肾炎引起的颜面及周身浮肿,腰以下症状尤为明显,少尿或无尿,食欲不振,恶心或伴有呕吐,畏寒肢冷,体倦乏力,大便溏薄,腰冷痛等症状。处方包括党参、白术、升麻、益智仁、补骨脂、菟丝子、枸杞子、熟地、山萸肉、金樱含迹子、潼蒺藜、龙骨(先煎)。用法为每日1剂,水煎服,分早晚两次服用。
(2)固肾调经汤:本方适用于肾气不固的情况,具有固精补肾,养血止血的功效。处方包含黄芪、巴戟天(或仙茅)、川断(或补骨脂)、当归、白芍、熟地、侧柏叶炭、炒艾叶炭。用法是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3)八珍合六味加减方:此方针对冲任损伤,胞脉失养,血枯经闭的情况,具有补肾固冲,调养气血的作用。处方包括党参、山药、茯苓、甘草、杭芍、川芎、熟地、枸杞子、麦冬、山萸肉、菟丝子、淡大云、粉丹皮、当归。用法为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4)龙胆黄苓栀子汤:此方主要用于清泻肝经湿热,适用于肝经湿热所致的早泄。处方包括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生地、甘草。用法是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5)附子肉桂熟地汤:本方适用于肾气不固所致的早泄,具有益肾固精的作用。处方包含附子、肉桂、熟地、山萸肉、茯苓、泽泻、山药、丹皮。用法为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6)补肾固冲汤:此方适用于脾肾两虚的情况,具有补气健脾,益肾安胎的功效。处方包括菟丝子、覆盆子、杜仲、川断、桑寄生、熟地、白芍、阿胶(烊化)、党参、陈皮、甘草。用法为水煎服,日服1~2次。
(7)养血舒肝汤:本方适用于脾肾不固,肝郁气滞,肾气不足的情况。处方包括当归身、熟地谈芦并、白芍(酒炒)、炙甘草、白术、阿胶(蛤粉炒)、杜仲(盐水炒)、枸杞子、炒山药。用法为水煎服,每日1剂,大枣为引。
(8)金匮肾气丸加味:此方主要治疗早泄、性欲减退、腰膝酸软、面色晦暗、小便频数,甚至不禁等症状,具有益肾固精的作用。处方包括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牡丹皮、熟附子、肉桂、沙苑子、龙骨(先煎)、牡蛎(先煎)。用法是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
(9)益气化浊汤:本方适用于补肾固摄,益气扶正,活血降浊,治疗肾病综合征。处方包括黄芪、淫羊藿、白术、茯苓、熟地黄、山茱萸肉、车前子、制大黄、丹皮、益母草、生地榆、连翘、益智仁。用法为水煎服,每日1剂,连续治疗6个月。根据症状可适当加减用药。
(10)蛋白消:此方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具有补肾固精,益气活血,利水消肿的功效。处方包括菟丝子、女贞子、黄芪、芡实、金樱子、益母草、玉米须。用法为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根据症状可适当加减用药。
(11)治浊固本汤:本方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具有健脾固肾益精,清热利湿解毒的功效。处方包括甘草(炙)、猪苓、白茯苓、缩砂仁、半夏(姜制)、黄柏(炒)、黄连、莲子心。用法为每日1剂,水煎服,4周为1个疗程。根据症状可适当加减用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