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国考申论备考评价类(观点)题和理解类题目的辨析?

如题所述

一、归纳概括的考情
就近几年的国考归纳概括来说,1.它的问法比较灵活,可能直接就能判断出来,比如:概述S市在乡风文明建设方面的举措;对调研组的调研材料从成绩、问题、建议三方面进行概述;但也有其他灵活的问法,比如请分析小吴发生了哪些变化,使得村民对她的称呼从那个大学生变成了小吴;面对村民土地调整的要求,村支书感慨这样一来我们的压力很大,看来村里的土地调整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事,分析L村村支书为什么感到压力很大等等;2.作答对象越来越多样,不只是以前常考的问题、原因、影响、对策等等,在19年国考中还出现了考察概括“变化”、“ 新变化”这样感觉有些陌生的作答对象,这就更需要我们的理解能力,通过阅读题干明确我们的找点方向;3.材料一般涉及1-2则,一般为一则;4. 分数上一般10-15分,题量上1-2道;5.字数上一般字少较少,150-200字居多,需要我们不仅能将要点提炼出来,同时还能将内容进行适当的综合概括。这是近年来归纳概括的一个难点。
二、常用作答方法
不管其考察的问法、对象多么多样,其核心的作答方法都是不变的,依旧是由审题-找点-加工-书写。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明确我们的作答对象的含义,明确找点方向,在此基础上运用好材料阅读方法,加之一定的对材料逻辑的理解。我们以一道真题为例:根据给定资料3,请分析小吴发生了哪些变化,使得村民对她的称呼从那个大学生变成了小吴。要求:准确全面,恰当提炼,条理清晰,不超过200字。我们首先要审清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主要是让我们概括变化,何为 “变化”,也就是一个过程,之前什么样,之后什么样,有一个对比,“那个大学生”感觉很疏远, “小吴”给人的感觉就很亲切,所以我们会想到,应该是她自身的向好的改变带来这样的差异,具体还要看材料,范围是给定资料3,“分析”就区别于简单的概括,这里就增加了一些难度,对一些要点提炼之后需要综合概括,字数200字,需要我们呈现上更为精炼。我们拿部分材料为例进行大概理解,第二段:“2016年,我被组织选派到宁堡村担任村主任助理。那时我觉得自己是大学生,肯定比农民强。”再看第四段:从那以后,我开始努力学说土方言,走水田地、学农活。我慢慢感受到了农民的不易,也理解了“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激情”的含义。”在这两个段落之中我们感受到了小吴的变化,最一开始她是觉得自己比农民强,后来她理解了农民的不易,也理解了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激情的含义,这就是她发生的变化,也是人们对她称呼产生变化的原因,但是单纯的找到要点还不够,我们还需要综合概括一下,这种变化就是自我认知上的变化或者说是思想上的变化。这样综合概括之后往往更容易得分。所以总结起来,做这类题就是要先明确题干中作答对象的意思,围绕其含义去找点,注意运用好材料阅读的方法,并适当综合概括。不管问法、作答对象如何变化,核心思路都是如此。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