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为什么被几万人的辛亥革命灭亡,却灭了几十万精兵的太平天国?

如题所述

太平天国造反,轰轰烈烈打了十几年,没有把大清干翻。

辛亥年,武昌起义一声枪响,大清很快就亡了。

历史为何如此厚此薄彼呢?

枪在谁手?

枪杆子在手,别的都可以慢慢谈。

太平天国闹事时,大清手里的刀已经顿了。但磨一磨,还是能用的。


八旗、绿营虽已腐朽,但也不是用不了。他们打太平军这种“悍匪”有点吃力,但镇压个一般的叛乱还是没问题的。

鼎盛时期的太平军从武昌到南京一路横扫,清军无力抵抗;北伐军2、3万人居然能直扑直隶,京师震动,但是,由于大清始终能牢牢控制大部分地区、军队,稳住形势,调动资源来镇压太平军。

最终,湘军的崛起,埋葬了太平天国。

湘军、淮军的崛起,带来了一个问题:“外重内轻”。

湘军、淮军,毕竟是大清“体制外”力量。这个系统下的将领担任地方督抚,形成了地方实力派。

八国联军侵华时,李鸿章、刘坤一、张之洞等人搞出“东南互保”,已敢公然不给老佛爷面子了。

老佛爷还算有手腕的女人,她还是能控住场子。

老佛爷一死,新上来的年轻满清权贵们就按捺不住了,开始“摩枪”。

这一波“磨枪”,就把枪磨没了。

大清将新军的指挥权、调遣权全部收归军谘府、陆军部,中央集权嘛!

可是,中央那帮人又实在不像话!

别说袁世凯、张之洞这样汉臣被打压,就连端方、铁良、良弼这样相对不错的满清权贵也被排斥!

不仅如此,陆军部里,也混入了一堆革命党!他们到处使坏,破坏陆军部对军队的控制!

因此,清军非常“自由”:附近的总督、巡抚看得到他,却管不了他,陆军部能管他,却看不到他···完全失控了!

“失控”的后果,就是军人自己说了算!

与当年“忠君”儒家思想熏陶出来的湘军将领不同,新军将领多是留过洋,接受过新式教育的人。他们有的干脆就是革命党,有的虽不革命但对大清也无“愚忠”思想。

各地驻防的八旗、巡防队,大清能使唤,但战斗力不足;新军已然失控。

武昌起义一声枪响,各地新军起义,大清各地总督、巡抚根本无力弹压。

大清所能仰仗的,唯有10来万北洋军···

结果,大家都知道了!

钱在谁手?

有钱能使鬼推磨。

太平天国造反时,大清已经有了财政危机。

尤其是太平军一举拿下富庶的东南后,大清更是收入锐减(倒是洪秀全富得流油)。

不过,当时的的大清收入降了,但没有什么房贷车贷,所以勒紧裤腰带,抠抠搜搜,日子也能过。

尤其是曾国藩,以“厘金”为主,靠地方财政解决了问题,武装了军队,把太平军灭了。

到辛亥年,情况就就不同了。

大清连续被列强暴揍,分期付款,每年要赔的银子一大堆!

要打仗,就得要找国外的银行贷款。

问题是:人家银行又不是作慈善的。

武昌起义后,南方纷纷革命。

当时大英帝国的在华利益,多在南方。

所以,这些英国银行不太敢借钱给大清。

正好,革命党表示:承认不平等条约,推翻大清后,愿意继续赔钱。

大英不想战乱影响自身利益,不但不贷款,反而直接把大清的关税给扣住了(当时大清关税在英人掌握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