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有点爱面子,但死要面子活受罪是常有的事该怎么批评他?

如题所述

“虚荣”用通常的话说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其实,二者之间还是有一定差别的。“虚荣”,就是假的或被夸大了的荣耀或脸面,未必会造成或带来“活受罪”的后果;而“死要面子活受罪”就不同了,为了追求“脸面”的光彩,往往要承担一定的“活受罪”的痛苦。
爱“虚荣”,讲的通俗一点就是“爱面子”,是人之常情,是造物主赋予人天生的本质属性,算不上多大缺点和毛病。但凡事都要有个“度”。如果过于追求脸面的光彩而过度浮夸甚至不惜“制假造假”,不仅不会收到脸面“光彩”的效果,还会引发他人的反感,而自己说不定也会为了“死要面子”而“活受罪”。
“虚荣”过头,还会成为人们所说的“显摆”,目的就是希望得到别人的羡慕,给自己脸上增加光彩。这一类的例子很多。比如,有的人虽然家里并不富裕,却要和别人比穿戴;为了在人面前“有脸面”,买仿造“高档”的所谓名牌手表或挎包之类等等都属于“虚荣”。以前如果有人镶得起金牙就会被认为是有钱人,于是镶金牙的人都爱笑,意思就是希望大家都能看到他的金牙。再比如说,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话,“我认识某某某”,“我和某某吃过饭、喝过酒”。他所说的某某要么是某个领导,要么是有权有势大的人,总之非富即贵,属于令人“羡慕嫉妒恨”的人,否则不会拿来炫耀。试想,如果他的所说的某某混成了要饭的,他还会拿来炫耀吗?避之唯恐不及。
鲁迅先生在《面子,是中国人的头等大事》里讲过一个笑话,说是:一个绅士有钱有势,我假定他叫四大人罢,人们都以能够和他攀谈为荣。有一个专爱夸耀的小瘪三,一天高兴的告诉别人道:“四大人和我讲过话了!”人问他:“说什么呢?”答道:“我站在他门口,四大人出来了,对我说:‘滚开去!’”你看,是不是特别具有讽刺意义。在那个小瘪三看来,连四大人骂他的话都让他觉得“有面子”,真是令人哭笑不得。
《孟子》中的一则寓言故事也很是耐人寻味。说是有一个齐国人和一妻一妾同住一起,他每天外出,都是吃饱了酒肉很晚才回来。他老婆问他你都是和谁在一起呀,他说都是一些富贵的人。他老婆跟他的小老婆说:“咱家男人每天和有钱人喝酒吃肉怎么不见有朋友到家里来呀?”于是第二天一大早悄悄跟着他,结果发现,她们的男人跑到城东的坟地里吃人家坟墓前的祭品。他老婆非常伤心,回到家里原原本本的告诉了他的小老婆,二人抱头痛哭,觉得这样的男人咋能靠得住。可这个男人浑然不知,依旧回来没皮没脸地向妻妾炫耀。这个寓言故事也真的太有讽刺意义了。
上个世纪的80年代,我在一所中学任教。我们语文教研组组长是一位南方籍的老教师,他每天早上都会从家里带来办公室一瓶从老乡那里打来的牛奶和一个鸡蛋,那时成人喝牛奶的还比较少。他到办公室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把一个被烟火熏黑了大茶缸子拿到办公室中央的烤火炉上,先是把牛奶倒进,再把鸡蛋拿在手里巅两下(已是习惯性动作),围绕火炉转上两圈,然后慢慢打进去。煮好之后,一定要把在场的老师们问个遍:“小王喝不啦?小李喝不啦?”大家纷纷摇头道:“谢谢”。再然后,他便惬意地坐到自己办公桌前慢慢地享用起来。
其实,我们组长的生活条件并不多么优越。他虽然工资高一些,但由于他和前妻离了婚,前妻没有工作,身体也不够好,他要承担前妻和与前妻一起生活的两个孩子的生活费用,前妻常常带着孩子找他要钱、闹事,日子并不好过。我们对他非常理解,甚至同情。据说,平日里在家连个菜都舍不得炒,与他人交往更是格外吝啬。有一天中午下班前他非要请我去他家里吃饭,在场的老师都感到惊讶。我新调来不久,那时我是单身,家人不在身边,也就“恭敬不如从命”,只得去了。结果去了一看,原来只有昨天星期天朋友来吃剩下的一点残羹冷炙。于是我便立即跑到学校食堂赶紧买来两个肉菜和米饭,又去帮忙打来开水。他不停地在说,“够吃的啦,还要你再去买菜呀?”他是市里有名气的老教师,“尊严”“面子”是必须的,但他的“虚荣”却有点过了头,很是让人觉得好笑。
若干年前,在我工作的那座高原省城有不少上海人,人们普遍流传着有关他们的一些爱“虚荣”的笑话。那时生活困难,平时很少能吃得起肉,传说一些上海人为了显示自己的生活比别人好,每天早上出门之前,都要用一块猪皮把嘴檫得油光滑亮,给人以他比别人生活优越的感觉。还说他们春节前回上海探亲,在火车上,一只鸡爪能从西宁一直啃到上海下车。在火车上几个上海人嘴里不停地叽哩哇啦,说着人们不容易听懂的上海话:“你看这个好不啦,那个好不啦。”唯恐别人不知道他们是上海人。把生活戏剧化,与人交往往带有许多表演的成份,你说活得累不累?
如果说这一类的“虚荣”不仅自己活得累,也令别人感到不舒服或反感,那么,还有的“虚荣”就更加让人不能容忍。
据一则消息说,一位大学生,有一天她的爸爸从老家前来看她,给她送来一些用品和她喜欢吃的老家的特产,她觉得爸爸很土气,自己很没“面子”,不仅不叫爸爸,还对同学谎称是自己的老乡从这里路过,家人托他给带来点东西。你说,这仅仅是“虚荣”吗?完全就是丧失了人格和人性。俗话说“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这样大学生简直连动物都不如。
类似的例子并不鲜见,估计读者朋友谁都能说出几个,不再多举了。
再来说说“死要面子活受罪”。这个俗语的意思当然也包括“虚荣”在里面,但表达的含义要比“虚荣”还要深刻的多。如果说,就个人而言,“虚荣”不一定需要付出太多的代价的话,那么,“死要面子活受罪”可就不同了。
大家或许还记得有一年春晚会郭冬临和某个女演的小品《有事您说话》。主人公为了让别人看得起自己,处处不忘告诉别人“有事您说话”。果然有人找上门来求帮买五张火车卧铺票。其实,他根本就没有能力找人购买,只好大冬天连夜带上被褥去火车站排队。这是典型的“死要面子活受罪”。
在现实生活中,相互攀比就属于“死要面子活受罪”之类。明明不具备与人攀比的条件,却硬是“犟驴拉硬屎”,“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其结果,自然是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比如,有的大学生看到别人有好的手机、好的衣服,自己也想享受富家子弟的生活,自己家里穷,咋办?就从手机上“网贷”,结果陷入骗子的骗局,背上巨额的债务,有的给家人造成巨大的负担和经济损失;有的选择了自杀,年纪轻轻就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这种“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代价简直太大了。
无论是谁,如果说一点“虚荣”也没有是不可能的,只要不是一味追求“驴粪蛋子外面光”,过于虚假、过分地“虚荣”,也是无可厚非的。而“死要面子活受罪”则是大可不必、完全不必的。“打肿脸充胖子”付出的代价又有多大意义呢?那滋味定然不会好受。读者朋友,您说呢?
作者简介:王礼民,籍贯山东菏泽,新中国同龄人,省直机关退休。曾从事教育工作20多年。爱好诗词杂文写作,喜欢书法摄影等。有各类体裁的文章及诗词在报刊发表,有些杂文并获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12
告诉他以后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事情少做,这样嗯伤害不到自己,如果管要面子,不要里子的话,这样对她自己以后好。不好。
第2个回答  2020-11-12
这个你可以告诉他不用特别要面子,只要是不是不吃亏就可以了。
第3个回答  2020-11-12
有些人就是爱面子,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人是常有的,批评他应该,但是他这种人再遇见这种事,他还是会死要面子活受罪
第4个回答  2020-11-12
感觉还是不太特别的爱面子,跟这个样子的比较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