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 女子嫁到婆家 婆家人对女子不好 娘家人管吗?

如题所述

分朝代,越接近近代女子地位越低,娘家越不管,越早则地位越高。

唐朝自武后时代开始就是女权的社会,女权达到了极致,皇权在握。以武则天、太平公主为代表皇权和权贵把持着江山社稷。由于女权的鼎盛,导致朝廷内外上下,女权得到极大的提高。所以,许多朋友都认为,生在唐朝的女子生活最为幸福,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

文章图片1
“我辈不行乐,但使后代悲”这是李白邯郸观妓的时候写的诗歌。

虽说,唐朝思想开放,男女地位差距不像其他时代那般大,但是,除了几名在政治浪潮的风口浪尖上叱咤的公主后妃外,流传千古的女性并没有几个。而那些享誉盛名的唐朝女文人,如:上官婉儿、薛涛等不论诗名还是影响力都远不及后世的女文学家。

讲到此处,可能有人会提出反驳,毕竟,唐朝不存在太多的男女偏见,唐朝的风流韵事也数不胜数。实际上,唐朝虽然开放,但是,女性的幸福指数仍不算最高,细数历朝历代,女性生活幸福指数最高的还要数汉朝。遍历各种正史野史,其中都不乏汉朝女性生活幸福的记载。

文章图片2
在汉朝,不论出身高低贵贱,大部分女性都能享受自由且宽松的生活,也没有什么繁文缛节限制汉朝女性的言行举止。所以,汉朝女子的精神十分独立,且感情十分直接奔放。

众所周知,女性的贞节观是宋朝时期的畸形产物,汉朝时并没有这些思维禁锢女性,所以,汉朝女性能够自由的追求爱情。汉朝社会对女性非常宽容,一个女子一嫁再嫁是非常寻常的事。不但,平民出身的卓文君可以与司马相如夜间相会,演绎出流传千古的风流佳话,连地位崇高的后妃公主都可以一而再再而三的嫁人。

汉文帝的母亲薄太后,汉景帝的王皇后都是再嫁之身,当时,上到王公大臣下到黎民百姓根本无人非议,更没人拿皇后再嫁这种事嚼舌头。汉武帝为了能让自己的母亲宽心,甚至,还亲自将同父异母的姐姐接到皇宫,并封赏了姐姐。这就等同于:向全天下宣告认同了太后在嫁入皇宫时已是再嫁之身。并且,开国重臣陈平的老婆在嫁给他之前,居然先后嫁了五次。

文章图片3
据《汉书·陈平传》记载,“卢牖富人张负,有女孙,五嫁夫辄死,人莫敢娶,平欲得之”,最后,张负“以女孙予陈平”。可以说,哪怕是放到思想开放的现代,这种事也是让人难以理解的,这也说明:当时社会对女人再婚的事情还是支持的,并没感觉有什么不好。

除了婚恋方面的自由外,汉朝女性的感情也十分直接,堪称敢爱敢恨。《陌上桑》、《白头吟》、《羽林郎》中分别出现了三位勇敢果断,爱恨分明的女性。《羽林郎》中的胡姬在面对权势滔天的霍家奴时不卑不亢,甚至表示“不惜红罗裂,何论轻贱躯”。《白头吟》中的女主人公则对自己老公说出“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十分洒脱。

这些女子不但自尊自爱,且爱恨分明,着实让人感动倾佩。汉朝距离封建理学的产生相距甚远,而且,由于时间太过久远反而还留有一些母系社会的余温。相比于后世,汉朝女子有着其他时代女性想都不敢想的社会地位。纵观西汉东汉,能够站在朝堂上临时执政的太后不胜枚举,堪称我国历史上女性秉政的高潮。

文章图片4
不论是刘邦的夫人吕雉,还是汉元帝的皇后王政君、章帝的窦太后等等,将近十名女性都曾居于权势的最巅峰。除了这些光明正大执掌大权的女性外,许多没有正统名义秉政的太后仍具备极大的权柄,极大程度的影响了国家和政权。在汉朝,女子封官封侯的例子更是不生枚举。

俗话说“英雄不问出处”,这句话放在其他朝代都是针对男性的,可在汉朝,女强人同样不会被过问出处。汉武帝的卫皇后、汉成帝的赵皇后在母仪天下前都曾出身歌妓,地位卑贱,但是,却一样成为皇后,受到王公大臣和平民百姓的认可。

用“洒脱磊落”来形容汉朝女子再贴切不过了,汉朝女子不但爱憎分明、果断勇敢、坚强自信,还具有一份心灵上的自由与从容。王昭君为国为民主动请求嫁往异族,朱买臣的妻子主动提出离婚,这些都是女性对自身价值充分认可的表现,也是为了改写命运而作出的抗争。

文章图片5
班昭续史,文姬著诗,提萦救父,文君夜奔,这些美丽奔放、果敢坚强的女人,用自己的智慧和毅力书写不一样的人生,也为后世留下了一段段传奇般的汉代女性故事。反观后世,女性受到道德贞节的限制,被世俗压抑无法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即便出现了一些敢爱敢恨的奇女子,也都在当时被当作异类罢了。

后来到了南宋,朱熹明确提出:“好女不嫁二夫”,“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特别是明清时期,封建重男轻女的想法到达了疯狂的地步,封建礼教残害了无数的女性,贞节牌坊也是明清时期最流行。封建中央集权制发展到顶峰,大力鼓吹程朱理学,妇女的“节烈观”被鼓吹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此时的女人,可以说,生下来就注定悲惨。


“画图省识春风面,佩环空归月夜魂。”

如今,我们仅凭史籍上留下的寥寥几行记载,已无法窥见汉朝女子的绝世风华。可是,即便关于汉朝女子的记载少之又少,我们仍能从字里行间领略到汉朝女子的夺目光华,让人不由心之神往... ...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2-04
古代女子嫁到婆家,婆家人对女子不好,娘家人一般来说是不管的,因为嫁出去的女,就是泼出去的水,这就是古代女子的社会地位,你读一下孔雀东南飞就可以知道了。
第2个回答  2022-06-23
“婆家上门大似天,亲家登门不值钱”是一句流传在过去农村俗语,让现在人感到疑惑的是,还有一句与此相反的说法,即“亲家上门大似天,婆家登门不值钱”。
1、这两句俗语是指亲家之间的正常来往吗?
结成婚姻的男女父母,在农村相互之间普遍称为亲家,有的地方进一步地进行了区分,称男的为亲家公,称女的为亲家母。儿女结婚后,就是亲戚了,很多亲家关系融洽,相互之间经常走动,特别是家里有红白喜事的时候,相互来往。这种来往,在村里乡亲面前显得非常有面子,一是说明亲家之间相互尊重,讲情义;二是说明两家儿女婚后生活非常和谐,双方的父母都非常满意。因此,亲家之间的相互来往,并不存在哪方要高人一等,而另一方则要低人一等。
俗语中的“大似天”,指的是在人面前的身份的分量很重,地位很高,说话的分量也很重,应该得到的尊重。比如,农村人常说“娘舅大如天”,指的就是舅舅在外甥面前的身份很重,地位很高,对一些事情有决定性的话语权,应该得到的尊重。“不值钱”,按照农村的说法,叫“掉价”或“掉价儿”,表示某人的身份、地位的降低,就像是价格在下跌一样。
这两句俗语放在一起,就像是绕口令,是不是人们绕来绕去,颠来倒去,容易出现口误,到底哪句才是准确的呢?其实这两句话都没有错,都是过去农村流传的俗语。这两句话讲的既是儿女亲家之间亲情来往,又是指儿女婚姻之中,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说法。
记得1979年《从奴隶到将军》上映后,当时农村青年谈恋爱的时候,男青年之中流行一句话,说男人谈恋爱是“从奴隶到将军”。据说,当时城市之中也有同样的说法。这句话也就成为当时男青年追求女青年的口头禅。
在结婚之前,男青年追求女青年,男子一是追,二是求。因此,男子追求女子的时候,在姿态上就要表现得低调一些,在行动上就要主动一些,在脾气上就要忍耐一些,在态度上就要顺从一些,在做事上就要殷勤一些,在花钱上要大方一些,如此等等。一句话,女子就像“女王”,男子就像“奴隶”,“奴隶”不管什么时候都要服从“女王”。
结婚之后,男子就算熬出头了,可以昂首挺胸,用不着什么事都依女子的,反倒是家里的什么都由男子做主,什么事都由男人说了算,仿佛自己变成了“将军”,可以指挥家里的一切。那种大男子主义作风暴露无遗。这就是所谓的“从奴隶到将军”之说。
这种说法,当然是受古代封建社会的男权主义思想影响,并且尚未完全摆脱这种思想观念。但是,比起旧时代农村青年男女婚姻,这个时代的思想要解放多了,至少男女婚姻可自由恋爱,不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了。
“婆家上门大似天,亲家登门不值钱”和“亲家上门大似天,婆家登门不值钱”这两句俗语,反映的是我国封建社会时代的旧式婚姻不同的两个阶段,男方和女方之间的地位。这种地位的主角本应该是青年男女,然而在旧时代的农村,儿女婚姻由父母做主,是趾高气扬地去求人求,还是低声下气地去求人,与婚姻的男女主角没有任何关系,与他们的父母则有直接关系。因此,两句俗语中的主角当然是男女双方的父母,即儿女亲家,他们在不同的婚姻阶段,各自所处的地位不相同。
2、谈婚论嫁:“亲家上门大似天,婆家登门不值钱”
现在我国民间娶亲,还有从古代传承下来的一些语言。比如说,娶妻,民间又称“求亲”、“讨老婆”、“讨媳妇”、“一家有女百家求”等。“求”和“讨”都是“求取”的意思,我国古代“求亲”和“讨媳妇”,就是男方聘请媒人,求取女方的父母的同意。因此,“求”和“讨”在书面语中被写成“娶”。按照我国古代婚俗,只有男人娶女人,没有女人娶男人。“娶”字拆开就是“取女”。
男方娶亲是“求取”,姿态就要放低一些,话也要说得漂亮一些,态度要诚恳一些。别看古代是封建男权社会,女人的地位不高,但是,要娶到女人,还不是娶妻的男人说了算,得由女方父母说了才算。
过去农村传统规矩,男方托媒人去求亲后,媒人的嘴只是婚姻的一个方面,女方要派人到男方家去考察一番,俗称“看人家”,意思是看男方的家庭条件怎么样,察访左邻右舍,听听这户人家在村里的为人怎么样,口碑怎么样,等等。这种考察通常以妇人为主,大多是女方家的七大姑八大姨,女子和她的父母一般不会去。过去农村,“看人家”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暗访,不直接到男方家去,也就是不让男方知道,偷偷摸摸地去打听一下,从村民口中摸清男方家的情况;另一种是明访,也就是直接到男方家去。
这些“看人家”的七大姑八大姨到男方家,回去要向女子的父母报告她们的所见所闻,并提出她们各自的建议,由女子的父母来做决定。女子的七大姑八大姨的到来,别看她们都是一些女人,其中的分量有多重,地位有多高,可想而知,这可是直接决定这门亲事能不能成的关键。农村口语中无法用恰当的语言形容,只能用“大似天”这样的说法来形容。男方家对她们的接待非常重视,接待规格肯定特别高,说话的姿态肯定比较低。
当然,对于过去农村普通人家来说,有一些富裕所讲的规矩,他们也就顾不了那么多。有些母亲比较心疼女儿,派去到男方“看人家”的亲人,她们有点信不过,决定亲自上男方家里去看看。未来的岳母娘上门来了,肯定比七大姑八大姨的分量更重,地位更高,用“大似天”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这就是“亲家上门大似天”的真相。这里的“亲家”实际上是指女方的家里来考察的人。在农村,不仅只是男女父母才称为亲家,男子和女子的长辈之间,如果是辈分相同的,相互之间也称为亲家。虽然现在还不能称亲家,只能说是未来的亲家,但是,农村人习惯把未来亲家说成是亲家。
至于“婆家登门不值钱”这句话,实际上也是在婚事确定之前的事。女方家对婚事既不答应,也没有拒绝,媒人也拿这种事没办法。于是,未来的婆婆为了儿子的亲事,也顾不了这么多,放下未来婆婆的架子,亲自到女方家去求亲,以表诚意。过去农村,只要未来婆婆亲自出马,亲事能定下来的可能性大增,这就是过去农村常说的“一个婆婆胜过十个媒婆婆”。
然而,未来婆婆亲自登门,人们认为有利有弊。有利的一方面,儿子婚姻的成功率增大了。也有很大的弊端,那就是儿媳妇是自己上门讨来的,儿媳妇过门以后,就得好好对待她。如果对儿媳妇不好,等于自己打自己的耳光,同时也会引起别人的非议。过去农村,人们的封建思想浓厚,认为这样就降低了婆婆在儿媳妇前面的分量,也降低了自己的地位,有损婆婆的“威严”。儿媳妇贤惠还好,倘若儿媳妇不贤惠,就会骑到婆婆的头上去,到时口含苦李子,有苦说不去。这就是过去农村“婆家登门不值钱”之说。
3、完婚之后:“婆家上门大似天,亲家登门不值钱”
俗语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儿女完婚之后,亲家之间的地位,随着婚姻完成,男方女方之间的地位就变成了互换,男方从过去对女方亲家低声下气,什么事都顺着女方亲家,儿媳妇到手之后,到了扬眉吐气的时候,也就是完成了“从奴隶到将军”的过程。
女儿的婆家人,到娘家这里来做客,其分量就大不相同,接待的规格也不同。尤其是女儿的婆婆上门,更是要格外小心。在封建社会时期,婆婆对儿媳妇的态度,决定了儿媳妇的日子是否过得舒心还是不舒心。那个时代,很多儿媳妇都受到婆婆的虐待和折磨,有冤无处伸,有苦无处诉。婆婆上门来娘家,娘家人希望通过非常热情地接待,来感化她们,一是给女儿挣面子。二是希望婆婆能对女儿好点。因此,农村通常用“婆家上门大似天”来形容儿女亲家之间的关系。
事实上,过去农村,凡是婆媳关系比较差的婆婆,一般不会上儿媳妇娘家的门,亲家之间很少来往。一是心里有怨气,不想给儿媳妇的面子。二是自己心里有鬼,不想面对儿媳妇娘家的人。
女儿结婚以后,娘家的父母到女儿家去时,与女儿结婚前相比,大多是冰火两重天。过去农村习俗,普通农村家庭,女儿嫁到女婿家以后,通常要公婆分家,组成新的家庭。
在农村,女婿家这边的公公婆婆可以不与儿媳妇的娘家来往,事实上,不管是过去的农村,还是现在的农村,这种亲家之间不来往的现象,再也正常不过的事。但是,女儿的娘家的人,如父母、兄弟姐妹以及其他娘家的亲戚,相互之间的来往是比较频繁而密切的。当娘家人,尤其是娘家父母来到女儿家时,女儿与公公婆婆关系好的,通常请公公婆婆来作陪,一起吃饭。如果女儿与公公婆婆关系紧张,双方亲家碰面,可能连招呼都不打,各走各的路。
因此,“亲家登门不值钱”这句话,指的是媳妇过门之后,娘家父母到女儿家里,在男方的亲家的眼里,再也没有份量了,地位自然也就下降了,更不要说像媳妇过门前那样热情接待上门的亲家。
不过,这两句农村俗语,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说法。俗语通常会有多种解释,这是很正常的事,也是农村俗语的魅力所在。这里也就不再一一介绍了。
这两句俗语中所说的过去农村习俗现象,随着农村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尤其是封建包办婚姻的陋习的革除,农村青年婚姻实现了自主后,再也看不到了。因此,这两句俗语早已过去。本文回忆和解释这两条俗语,是为了让现在的人了解一下过去农村的民俗,加深对过去农村的了解,更加珍惜我们现在的生活。
第3个回答  2022-06-22
“婆家上门大似天,亲家登门不值钱”是一句流传在过去农村俗语,让现在人感到疑惑的是,还有一句与此相反的说法,即“亲家上门大似天,婆家登门不值钱”。
1、这两句俗语是指亲家之间的正常来往吗?
结成婚姻的男女父母,在农村相互之间普遍称为亲家,有的地方进一步地进行了区分,称男的为亲家公,称女的为亲家母。儿女结婚后,就是亲戚了,很多亲家关系融洽,相互之间经常走动,特别是家里有红白喜事的时候,相互来往。这种来往,在村里乡亲面前显得非常有面子,一是说明亲家之间相互尊重,讲情义;二是说明两家儿女婚后生活非常和谐,双方的父母都非常满意。因此,亲家之间的相互来往,并不存在哪方要高人一等,而另一方则要低人一等。
俗语中的“大似天”,指的是在人面前的身份的分量很重,地位很高,说话的分量也很重,应该得到的尊重。比如,农村人常说“娘舅大如天”,指的就是舅舅在外甥面前的身份很重,地位很高,对一些事情有决定性的话语权,应该得到的尊重。“不值钱”,按照农村的说法,叫“掉价”或“掉价儿”,表示某人的身份、地位的降低,就像是价格在下跌一样。
这两句俗语放在一起,就像是绕口令,是不是人们绕来绕去,颠来倒去,容易出现口误,到底哪句才是准确的呢?其实这两句话都没有错,都是过去农村流传的俗语。这两句话讲的既是儿女亲家之间亲情来往,又是指儿女婚姻之中,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说法。
记得1979年《从奴隶到将军》上映后,当时农村青年谈恋爱的时候,男青年之中流行一句话,说男人谈恋爱是“从奴隶到将军”。据说,当时城市之中也有同样的说法。这句话也就成为当时男青年追求女青年的口头禅。
在结婚之前,男青年追求女青年,男子一是追,二是求。因此,男子追求女子的时候,在姿态上就要表现得低调一些,在行动上就要主动一些,在脾气上就要忍耐一些,在态度上就要顺从一些,在做事上就要殷勤一些,在花钱上要大方一些,如此等等。一句话,女子就像“女王”,男子就像“奴隶”,“奴隶”不管什么时候都要服从“女王”。
结婚之后,男子就算熬出头了,可以昂首挺胸,用不着什么事都依女子的,反倒是家里的什么都由男子做主,什么事都由男人说了算,仿佛自己变成了“将军”,可以指挥家里的一切。那种大男子主义作风暴露无遗。这就是所谓的“从奴隶到将军”之说。
这种说法,当然是受古代封建社会的男权主义思想影响,并且尚未完全摆脱这种思想观念。但是,比起旧时代农村青年男女婚姻,这个时代的思想要解放多了,至少男女婚姻可自由恋爱,不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了。
“婆家上门大似天,亲家登门不值钱”和“亲家上门大似天,婆家登门不值钱”这两句俗语,反映的是我国封建社会时代的旧式婚姻不同的两个阶段,男方和女方之间的地位。这种地位的主角本应该是青年男女,然而在旧时代的农村,儿女婚姻由父母做主,是趾高气扬地去求人求,还是低声下气地去求人,与婚姻的男女主角没有任何关系,与他们的父母则有直接关系。因此,两句俗语中的主角当然是男女双方的父母,即儿女亲家,他们在不同的婚姻阶段,各自所处的地位不相同。
2、谈婚论嫁:“亲家上门大似天,婆家登门不值钱”
现在我国民间娶亲,还有从古代传承下来的一些语言。比如说,娶妻,民间又称“求亲”、“讨老婆”、“讨媳妇”、“一家有女百家求”等。“求”和“讨”都是“求取”的意思,我国古代“求亲”和“讨媳妇”,就是男方聘请媒人,求取女方的父母的同意。因此,“求”和“讨”在书面语中被写成“娶”。按照我国古代婚俗,只有男人娶女人,没有女人娶男人。“娶”字拆开就是“取女”。
男方娶亲是“求取”,姿态就要放低一些,话也要说得漂亮一些,态度要诚恳一些。别看古代是封建男权社会,女人的地位不高,但是,要娶到女人,还不是娶妻的男人说了算,得由女方父母说了才算。
过去农村传统规矩,男方托媒人去求亲后,媒人的嘴只是婚姻的一个方面,女方要派人到男方家去考察一番,俗称“看人家”,意思是看男方的家庭条件怎么样,察访左邻右舍,听听这户人家在村里的为人怎么样,口碑怎么样,等等。这种考察通常以妇人为主,大多是女方家的七大姑八大姨,女子和她的父母一般不会去。过去农村,“看人家”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暗访,不直接到男方家去,也就是不让男方知道,偷偷摸摸地去打听一下,从村民口中摸清男方家的情况;另一种是明访,也就是直接到男方家去。
这些“看人家”的七大姑八大姨到男方家,回去要向女子的父母报告她们的所见所闻,并提出她们各自的建议,由女子的父母来做决定。女子的七大姑八大姨的到来,别看她们都是一些女人,其中的分量有多重,地位有多高,可想而知,这可是直接决定这门亲事能不能成的关键。农村口语中无法用恰当的语言形容,只能用“大似天”这样的说法来形容。男方家对她们的接待非常重视,接待规格肯定特别高,说话的姿态肯定比较低。
当然,对于过去农村普通人家来说,有一些富裕所讲的规矩,他们也就顾不了那么多。有些母亲比较心疼女儿,派去到男方“看人家”的亲人,她们有点信不过,决定亲自上男方家里去看看。未来的岳母娘上门来了,肯定比七大姑八大姨的分量更重,地位更高,用“大似天”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这就是“亲家上门大似天”的真相。这里的“亲家”实际上是指女方的家里来考察的人。在农村,不仅只是男女父母才称为亲家,男子和女子的长辈之间,如果是辈分相同的,相互之间也称为亲家。虽然现在还不能称亲家,只能说是未来的亲家,但是,农村人习惯把未来亲家说成是亲家。
至于“婆家登门不值钱”这句话,实际上也是在婚事确定之前的事。女方家对婚事既不答应,也没有拒绝,媒人也拿这种事没办法。于是,未来的婆婆为了儿子的亲事,也顾不了这么多,放下未来婆婆的架子,亲自到女方家去求亲,以表诚意。过去农村,只要未来婆婆亲自出马,亲事能定下来的可能性大增,这就是过去农村常说的“一个婆婆胜过十个媒婆婆”。
然而,未来婆婆亲自登门,人们认为有利有弊。有利的一方面,儿子婚姻的成功率增大了。也有很大的弊端,那就是儿媳妇是自己上门讨来的,儿媳妇过门以后,就得好好对待她。如果对儿媳妇不好,等于自己打自己的耳光,同时也会引起别人的非议。过去农村,人们的封建思想浓厚,认为这样就降低了婆婆在儿媳妇前面的分量,也降低了自己的地位,有损婆婆的“威严”。儿媳妇贤惠还好,倘若儿媳妇不贤惠,就会骑到婆婆的头上去,到时口含苦李子,有苦说不去。这就是过去农村“婆家登门不值钱”之说。
3、完婚之后:“婆家上门大似天,亲家登门不值钱”
俗语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儿女完婚之后,亲家之间的地位,随着婚姻完成,男方女方之间的地位就变成了互换,男方从过去对女方亲家低声下气,什么事都顺着女方亲家,儿媳妇到手之后,到了扬眉吐气的时候,也就是完成了“从奴隶到将军”的过程。
女儿的婆家人,到娘家这里来做客,其分量就大不相同,接待的规格也不同。尤其是女儿的婆婆上门,更是要格外小心。在封建社会时期,婆婆对儿媳妇的态度,决定了儿媳妇的日子是否过得舒心还是不舒心。那个时代,很多儿媳妇都受到婆婆的虐待和折磨,有冤无处伸,有苦无处诉。婆婆上门来娘家,娘家人希望通过非常热情地接待,来感化她们,一是给女儿挣面子。二是希望婆婆能对女儿好点。因此,农村通常用“婆家上门大似天”来形容儿女亲家之间的关系。
事实上,过去农村,凡是婆媳关系比较差的婆婆,一般不会上儿媳妇娘家的门,亲家之间很少来往。一是心里有怨气,不想给儿媳妇的面子。二是自己心里有鬼,不想面对儿媳妇娘家的人。
女儿结婚以后,娘家的父母到女儿家去时,与女儿结婚前相比,大多是冰火两重天。过去农村习俗,普通农村家庭,女儿嫁到女婿家以后,通常要公婆分家,组成新的家庭。
在农村,女婿家这边的公公婆婆可以不与儿媳妇的娘家来往,事实上,不管是过去的农村,还是现在的农村,这种亲家之间不来往的现象,再也正常不过的事。但是,女儿的娘家的人,如父母、兄弟姐妹以及其他娘家的亲戚,相互之间的来往是比较频繁而密切的。当娘家人,尤其是娘家父母来到女儿家时,女儿与公公婆婆关系好的,通常请公公婆婆来作陪,一起吃饭。如果女儿与公公婆婆关系紧张,双方亲家碰面,可能连招呼都不打,各走各的路。
因此,“亲家登门不值钱”这句话,指的是媳妇过门之后,娘家父母到女儿家里,在男方的亲家的眼里,再也没有份量了,地位自然也就下降了,更不要说像媳妇过门前那样热情接待上门的亲家。
不过,这两句农村俗语,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说法。俗语通常会有多种解释,这是很正常的事,也是农村俗语的魅力所在。这里也就不再一一介绍了。
这两句俗语中所说的过去农村习俗现象,随着农村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尤其是封建包办婚姻的陋习的革除,农村青年婚姻实现了自主后,再也看不到了。因此,这两句俗语早已过去。本文回忆和解释这两条俗语,是为了让现在的人了解一下过去农村的民俗,加深对过去农村的了解,更加珍惜我们现在的生活。
第4个回答  2022-06-23
“婆家上门大似天,亲家登门不值钱”是一句流传在过去农村俗语,让现在人感到疑惑的是,还有一句与此相反的说法,即“亲家上门大似天,婆家登门不值钱”。
1、这两句俗语是指亲家之间的正常来往吗?
结成婚姻的男女父母,在农村相互之间普遍称为亲家,有的地方进一步地进行了区分,称男的为亲家公,称女的为亲家母。儿女结婚后,就是亲戚了,很多亲家关系融洽,相互之间经常走动,特别是家里有红白喜事的时候,相互来往。这种来往,在村里乡亲面前显得非常有面子,一是说明亲家之间相互尊重,讲情义;二是说明两家儿女婚后生活非常和谐,双方的父母都非常满意。因此,亲家之间的相互来往,并不存在哪方要高人一等,而另一方则要低人一等。
俗语中的“大似天”,指的是在人面前的身份的分量很重,地位很高,说话的分量也很重,应该得到的尊重。比如,农村人常说“娘舅大如天”,指的就是舅舅在外甥面前的身份很重,地位很高,对一些事情有决定性的话语权,应该得到的尊重。“不值钱”,按照农村的说法,叫“掉价”或“掉价儿”,表示某人的身份、地位的降低,就像是价格在下跌一样。
这两句俗语放在一起,就像是绕口令,是不是人们绕来绕去,颠来倒去,容易出现口误,到底哪句才是准确的呢?其实这两句话都没有错,都是过去农村流传的俗语。这两句话讲的既是儿女亲家之间亲情来往,又是指儿女婚姻之中,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说法。
记得1979年《从奴隶到将军》上映后,当时农村青年谈恋爱的时候,男青年之中流行一句话,说男人谈恋爱是“从奴隶到将军”。据说,当时城市之中也有同样的说法。这句话也就成为当时男青年追求女青年的口头禅。
在结婚之前,男青年追求女青年,男子一是追,二是求。因此,男子追求女子的时候,在姿态上就要表现得低调一些,在行动上就要主动一些,在脾气上就要忍耐一些,在态度上就要顺从一些,在做事上就要殷勤一些,在花钱上要大方一些,如此等等。一句话,女子就像“女王”,男子就像“奴隶”,“奴隶”不管什么时候都要服从“女王”。
结婚之后,男子就算熬出头了,可以昂首挺胸,用不着什么事都依女子的,反倒是家里的什么都由男子做主,什么事都由男人说了算,仿佛自己变成了“将军”,可以指挥家里的一切。那种大男子主义作风暴露无遗。这就是所谓的“从奴隶到将军”之说。
这种说法,当然是受古代封建社会的男权主义思想影响,并且尚未完全摆脱这种思想观念。但是,比起旧时代农村青年男女婚姻,这个时代的思想要解放多了,至少男女婚姻可自由恋爱,不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了。
“婆家上门大似天,亲家登门不值钱”和“亲家上门大似天,婆家登门不值钱”这两句俗语,反映的是我国封建社会时代的旧式婚姻不同的两个阶段,男方和女方之间的地位。这种地位的主角本应该是青年男女,然而在旧时代的农村,儿女婚姻由父母做主,是趾高气扬地去求人求,还是低声下气地去求人,与婚姻的男女主角没有任何关系,与他们的父母则有直接关系。因此,两句俗语中的主角当然是男女双方的父母,即儿女亲家,他们在不同的婚姻阶段,各自所处的地位不相同。
2、谈婚论嫁:“亲家上门大似天,婆家登门不值钱”
现在我国民间娶亲,还有从古代传承下来的一些语言。比如说,娶妻,民间又称“求亲”、“讨老婆”、“讨媳妇”、“一家有女百家求”等。“求”和“讨”都是“求取”的意思,我国古代“求亲”和“讨媳妇”,就是男方聘请媒人,求取女方的父母的同意。因此,“求”和“讨”在书面语中被写成“娶”。按照我国古代婚俗,只有男人娶女人,没有女人娶男人。“娶”字拆开就是“取女”。
男方娶亲是“求取”,姿态就要放低一些,话也要说得漂亮一些,态度要诚恳一些。别看古代是封建男权社会,女人的地位不高,但是,要娶到女人,还不是娶妻的男人说了算,得由女方父母说了才算。
过去农村传统规矩,男方托媒人去求亲后,媒人的嘴只是婚姻的一个方面,女方要派人到男方家去考察一番,俗称“看人家”,意思是看男方的家庭条件怎么样,察访左邻右舍,听听这户人家在村里的为人怎么样,口碑怎么样,等等。这种考察通常以妇人为主,大多是女方家的七大姑八大姨,女子和她的父母一般不会去。过去农村,“看人家”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暗访,不直接到男方家去,也就是不让男方知道,偷偷摸摸地去打听一下,从村民口中摸清男方家的情况;另一种是明访,也就是直接到男方家去。
这些“看人家”的七大姑八大姨到男方家,回去要向女子的父母报告她们的所见所闻,并提出她们各自的建议,由女子的父母来做决定。女子的七大姑八大姨的到来,别看她们都是一些女人,其中的分量有多重,地位有多高,可想而知,这可是直接决定这门亲事能不能成的关键。农村口语中无法用恰当的语言形容,只能用“大似天”这样的说法来形容。男方家对她们的接待非常重视,接待规格肯定特别高,说话的姿态肯定比较低。
当然,对于过去农村普通人家来说,有一些富裕所讲的规矩,他们也就顾不了那么多。有些母亲比较心疼女儿,派去到男方“看人家”的亲人,她们有点信不过,决定亲自上男方家里去看看。未来的岳母娘上门来了,肯定比七大姑八大姨的分量更重,地位更高,用“大似天”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这就是“亲家上门大似天”的真相。这里的“亲家”实际上是指女方的家里来考察的人。在农村,不仅只是男女父母才称为亲家,男子和女子的长辈之间,如果是辈分相同的,相互之间也称为亲家。虽然现在还不能称亲家,只能说是未来的亲家,但是,农村人习惯把未来亲家说成是亲家。
至于“婆家登门不值钱”这句话,实际上也是在婚事确定之前的事。女方家对婚事既不答应,也没有拒绝,媒人也拿这种事没办法。于是,未来的婆婆为了儿子的亲事,也顾不了这么多,放下未来婆婆的架子,亲自到女方家去求亲,以表诚意。过去农村,只要未来婆婆亲自出马,亲事能定下来的可能性大增,这就是过去农村常说的“一个婆婆胜过十个媒婆婆”。
然而,未来婆婆亲自登门,人们认为有利有弊。有利的一方面,儿子婚姻的成功率增大了。也有很大的弊端,那就是儿媳妇是自己上门讨来的,儿媳妇过门以后,就得好好对待她。如果对儿媳妇不好,等于自己打自己的耳光,同时也会引起别人的非议。过去农村,人们的封建思想浓厚,认为这样就降低了婆婆在儿媳妇前面的分量,也降低了自己的地位,有损婆婆的“威严”。儿媳妇贤惠还好,倘若儿媳妇不贤惠,就会骑到婆婆的头上去,到时口含苦李子,有苦说不去。这就是过去农村“婆家登门不值钱”之说。
3、完婚之后:“婆家上门大似天,亲家登门不值钱”
俗语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儿女完婚之后,亲家之间的地位,随着婚姻完成,男方女方之间的地位就变成了互换,男方从过去对女方亲家低声下气,什么事都顺着女方亲家,儿媳妇到手之后,到了扬眉吐气的时候,也就是完成了“从奴隶到将军”的过程。
女儿的婆家人,到娘家这里来做客,其分量就大不相同,接待的规格也不同。尤其是女儿的婆婆上门,更是要格外小心。在封建社会时期,婆婆对儿媳妇的态度,决定了儿媳妇的日子是否过得舒心还是不舒心。那个时代,很多儿媳妇都受到婆婆的虐待和折磨,有冤无处伸,有苦无处诉。婆婆上门来娘家,娘家人希望通过非常热情地接待,来感化她们,一是给女儿挣面子。二是希望婆婆能对女儿好点。因此,农村通常用“婆家上门大似天”来形容儿女亲家之间的关系。
事实上,过去农村,凡是婆媳关系比较差的婆婆,一般不会上儿媳妇娘家的门,亲家之间很少来往。一是心里有怨气,不想给儿媳妇的面子。二是自己心里有鬼,不想面对儿媳妇娘家的人。
女儿结婚以后,娘家的父母到女儿家去时,与女儿结婚前相比,大多是冰火两重天。过去农村习俗,普通农村家庭,女儿嫁到女婿家以后,通常要公婆分家,组成新的家庭。
在农村,女婿家这边的公公婆婆可以不与儿媳妇的娘家来往,事实上,不管是过去的农村,还是现在的农村,这种亲家之间不来往的现象,再也正常不过的事。但是,女儿的娘家的人,如父母、兄弟姐妹以及其他娘家的亲戚,相互之间的来往是比较频繁而密切的。当娘家人,尤其是娘家父母来到女儿家时,女儿与公公婆婆关系好的,通常请公公婆婆来作陪,一起吃饭。如果女儿与公公婆婆关系紧张,双方亲家碰面,可能连招呼都不打,各走各的路。
因此,“亲家登门不值钱”这句话,指的是媳妇过门之后,娘家父母到女儿家里,在男方的亲家的眼里,再也没有份量了,地位自然也就下降了,更不要说像媳妇过门前那样热情接待上门的亲家。
不过,这两句农村俗语,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说法。俗语通常会有多种解释,这是很正常的事,也是农村俗语的魅力所在。这里也就不再一一介绍了。
这两句俗语中所说的过去农村习俗现象,随着农村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尤其是封建包办婚姻的陋习的革除,农村青年婚姻实现了自主后,再也看不到了。因此,这两句俗语早已过去。本文回忆和解释这两条俗语,是为了让现在的人了解一下过去农村的民俗,加深对过去农村的了解,更加珍惜我们现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