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教-宗教专题4

如题所述

印度教的前身叫婆罗门教,“婆罗门”是这个宗教中祭司阶层的名字。

早在佛教诞生一千多年前,婆罗门教就是印度的主流宗教了。佛教诞生,也是因为当时社会中出现了对婆罗门教的不满。佛教和婆罗门教可以说是针锋相对。

婆罗门教的教义中有三大基本主张:

婆罗门至上、

祭祀万能、

吠陀天启。

我们一个一个来讲。

婆罗门至上,意思是说人有高低贵贱,而婆罗门祭司是最高贵的阶层,而佛教则主张众生平等。

婆罗门教又说祭祀万能,最重视祭祀活动,为此不惜财力,有时一次祭祀就要宰杀上千只牛羊。而佛教则反对祭祀,认为祭祀无用,是无谓的杀生。

最后,婆罗门教还主张吠陀天启。吠陀是什么呢?吠陀是婆罗门教的宗教经典,吠陀天启的意思就是,认为这些经典是来自于神的启示。但佛教的经典,也就是佛经,记载的却是佛祖释迦牟尼所说的佛法,来源是一个历史人物。

印度教的超余——“终极真实”

这里有个问题:为什么印度教能吸收对手宗教中的重要人物,到了自己内部却不会打架呢?尤其是和一神教对比,一神教总在强调只能信一个神,而印度教这样的多神教里有这么多不同的神,它为什么能够容纳这么多的神呢?

这个问题的关键其实在于意义生产的机制。如果和一神教对比,多神教的多个神灵,和一神教的唯一神灵,都是意义生产机制的一环。但不同的是,这两种神灵,在意义生产机制里占据的位置是不一样的。

一神教的独一神就是它设定的超余,是它意义生产机制的核心构件。而多神教的神灵虽然也叫“神”,却并不占据这个核心位置。这些神灵更像是意义生产中的一个个中间产品,产品多一个或者少一个,都不会改变整体机制的运作。

那么,多神教中的神灵究竟起着什么作用呢?如果这些神不是超余,那什么才是多神教的超余呢?多神教又为什么要制造这么多神灵呢?换言之,多神教这套意义生产机制究竟是怎么运作的?

就以印度教为例,我们先来看看它的“超余”究竟是怎么设定的。印度教中虽然有各种各样的神灵,但它的超余却不是任何一个神灵,而是“大梵”,就是梵文的那个梵。印度教说,大梵是一切的根源,是“终极的真实”。相对于这个终极真实而言,现实世界是虚幻的,各种各样的神灵也只不过是大梵的显现,或者说叫化身。

印度教神话里最主要的神有三位,分别是创世之神梵天、毁灭世界之神湿婆和维持世界之神毗湿奴,此外还有很多职能神,各司其职。比如掌管智慧的象头神、掌管阴间的神阎摩、掌管爱情的神伽摩等等。这些神灵往往对应着现实中的某种需要,信徒遇到相关的问题,就能够向他们祈祷求助。你看,这是不是很像一个产品?多一个神就像是多了一个新产品,可以满足一种新的现实需要。而归根,它们背后的“大梵”这个超余设定,和整体的意义生产机制,并不会受到影响。

把超余视为终极真实,把现实世界当作是虚幻,这种设定有什么好处呢?

这就要回到超余本身。

我说宗教是一个最特殊的意义生产机制,因为它的核心“超余”必须超出现实世界之外。这是为了确保超余不受现实世界的影响,在概念上保持自身的终极性、完整性和稳定性,成为信徒们在现实世界中面对一切事物时最终极的合法性来源。那么像印度教这样,把现实世界当作虚幻,把超余视作终极真实,其实就是把超余的这种“终极性”发挥到了极致。

“终极真实”如何与信徒建立联系?

宗教设定了超余,接下来还要在超余和信徒之间建立起联系。印度教把超余设定为“终极真实”,那它怎么与信徒建立起联系呢?

这就要说到印度教中,一套特殊的解释世界的方法,叫做“遮诠法”,遮蔽的遮,诠释的诠,意思就是先遮蔽再诠释,先否定再肯定。比如,印度教是怎么描述大梵的呢?它说,大梵不可见,不可言,不可得,不可思,不可名……换句话说,我不能告诉你它是什么,而是告诉你它不是什么。

印度教中,在超余和信徒之间建立起联系,用的也是这套方法。

印度教中说,每个人都只是一个“小我”,是虚幻的,只有大梵这个终极真实,才是真正的“大我”。小我本质上来自于大我,最终又要回归于大我。你看,这里其实也用了这套先否定再肯定的办法。先否定,提出我们每个人的小我不是真实的。然后再肯定,继续提出虚幻的小我最终将回归大我,在大我中获得真实性和意义。

印度教的这个设定,正是在真实与虚幻的张力中产生出了意义:既然现实世界总是在变化、充满不确定性,那么就设定一个不变的根源和本质。这种办法先否定了现实世界,但在否定之后又为世界提供了另一种确定性。

但是,这个设定也有一个致命伤,那就是终极真实和现实世界之间的联系太薄弱!我们看到,从古到今,在印度社会,各种厌世苦行大行其道,最终影响了现实生活的正常进行。

这其实都是有原因的,既然大梵才是终极的真实,那么在设定上,大梵自己就很完美了,完全不用再依赖现实世界了。换句话说,当你否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之后,再想证明它,那可就难了。这也是印度教在今天这个时代,所面对的最大的问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