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所有大龄剩女提个醒:心比天高,命比纸薄,不会有好下场,你赞同吗?

如题所述

爱情是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它能延伸我们的生命,滋养我们的灵魂,弥补我们的缺失,让我们获得价值感,归属感和安全感。

我们生来孤独,所以更需要爱情来让生命完整。

但是有一群人,偏偏没有被爱情选中,苦苦等待多年,却一无所获。

有人说是自己缘分没到,有人说是自己运气太差,实际上,有些人被剩下来是注定的。

尽管大家都在吹捧那些剩下来的人,是独立自由的代表,是优秀的典范。

说实话,大部分剩下来的男男女女,没有几个是主动单身的,大部分都是没有选择权的。

如果真的是因为优秀而单身,那这样的单身没什么可怕,最怕的是想结婚,却心比天高,谁都看不上。自己明明是个灰姑娘,却想要嫁个王子。

我之所以有这样的感触,是因为认识了一个大龄剩女。原本我以为她剩下来只是缘分没到,了解过后才明白,她想要脱单简直比登天还难。

小琴今年31岁,谈过2段恋爱,都无疾而终,至今单身2年。

她跟我抱怨:“现在连相亲对象别人都不给我介绍了,感觉自己要孤独终老了。”

我问她想找个什么样的,要是有合适的可以帮她牵线。

她滔滔不绝,罗列了一大堆要求:

“不能比我小,年龄小的太幼稚;要长得高的,太矮的没有安全感;要赚钱比我多,至少要有五位数收入吧;要有车有房,我这个年龄漂累了,不想陪着一个男人从头开始奋斗了……”

这些要求,看起来好像也不是太过分。可是,就算有这样一个男人,他能看得上小琴吗?

小琴身高长相中等,普通家庭,收入一般,在一家濒临倒闭的公司拿着每个月几千块的工资,勉强养活自己。

没有事业心,没有提升自己的意愿,只想庸庸碌碌过一生。

说实话,小琴这个条件放到相亲市场上,一点竞争力都没有。而她想要的理想对象,可以选择的范围很广,凭什么选她呢?

小琴被剩下来,太正常了,她犯了几个明显的错误。

第一:对自己没有清晰的认知

人贵有自知之明,但是能做到对自己有清晰认知的人并不多。显然,小琴不了解自己,也不清楚未来的发展,总是走一步看一步。

所以,她的择偶标准只有外貌和物质要求,这些都是世俗的标准。

至于要找什么性格特质的人,未来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她都不清楚。

虽然31岁了,但是人生还处于一个混沌的状态,得过且过,没有目标,没有规划。

对自己缺少认知的人,无论是爱情还是事业都很难达成,因为她们不了解自己的信念和价值。

就算机会在眼前,她们也抓不住。

第二:活在爱情的幻想中

小琴的择偶标准不切实际,她要的是一个完美恋人。她渴求这样一个男人出现后,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

20岁的时候,做这样的梦是天真烂漫。到了30岁,还活在这样的幻想中就很可悲了。

成年人的爱情都现实得很,你会衡量对方的条件,对方同样会衡量你。

权衡利弊,趋利避害,这是写在人类基因里的。

有时候,男人比女人还现实,自己辛苦奋斗的成果,凭什么给你白白享用,他们为什么不找一个和自己势均力敌的人呢,这样谁也不亏欠谁。

女人早点放弃这种幻想吧,尽早认清局势,才能作出应对策略。

第三:安于现状,懒于改变

小琴的生活是典型的温水煮青蛙,一份轻松自在的工作,回到家就开始刷剧玩游戏。虽然也会想多赚钱,但是从来都没有行动。

日复一日,年纪渐长,能力和见识却没有长。

30+的女人,年龄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一事无成,一无所长。你想要找一个优秀的伴侣,如此平庸的你拿什么去相配呢?

好的伴侣,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吸引来的。那些到最后嫁得好的大龄剩女,没有一个是凭运气的,都是凭实力。说

得再现实一点,颜值,能力,才华,家境,你总得要有一样拿得出手吧。女人不想扶贫,男人更不想养个傻白甜。

醒醒吧,找不出自己被剩下的原因,别人想拉你一把都不知道你的手在哪里。也别再拿缘分说事,等你站在一定的高度,努力过,优秀过,才有资格谈运气。

大家都以为大龄剩女都该是光鲜亮丽的,比如《都挺好》里面的苏明玉,《欢乐颂》里面的安迪。

对不起,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剩女都过得挺糟糕的。

曾经看过一份数据显示: 30.1%的剩女,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 42.7%的剩女,月收入在3000元以下。 而月入过万的,只有1%.

真正坐到安迪和苏明玉那个位置的更是凤毛麟角。

你以为大龄剩女不需要婚姻,实际上她们根本没得选。对婚姻的选择自由权,永远在有钱的剩女手中。

对那些平庸的剩女来说,千方百计都想把自己嫁出去。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优秀的大龄剩女对伴侣的要求往往更低,越是没钱的越是要求高。

对比安迪和樊胜美就很明显。

安迪和包奕凡在一起的时候,包母以为安迪是图他们家的钱,所以追问她:“你不想嫁给我儿子吗?”

安迪回击道:

“结婚很麻烦的。都什么年代了,我结不结婚是我自己的选择,没有必要跟别人解释啊。婚姻是感情的归属,如果被人为地增加了太多的附加条件,让感情不纯粹,我宁可不结婚。”

是的,安迪要的始终是一份纯粹的爱情。曾经奇点拿出所有的家当向她求婚,她都不为所动。

对安迪来说,自己不缺钱,不缺房,不缺车,对方有没有无所谓,重要的是彼此心意相通,坦诚相待。

再看樊胜美,一份饿不死的工作,一个稀烂的家庭。她择偶的最大标准是要有钱,她把婚姻当成一场交易,她负责美貌,对方负责金钱。

所以,她总是伪装成白富美,在各个场合“掐尖”。结果一无所获,只剩下满腹说不出的心酸的委屈。

用“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来形容樊胜美也再合适不过了。

知乎上有个问题:大龄剩女的结局是什么?

有个高赞答案是:“年龄不是原罪,贫穷才是。”

大龄剩女的悲剧,何尝是没有找到如意郎君,而是深陷泥潭,一贫如洗,随时失控的人生,却渴望用爱情来救赎。

对不起,爱情不是万金油,伴侣也不是救世主,你的期待注定要落空。

小琴和樊胜美的心高气傲,让我想到《围城》里面的苏文纨,钱钟书对她有一段精准的描写:

“那时候苏小姐把自己的爱情看得太名贵了,不肯随便施与。现在呢,宛如做了好衣服,舍不得穿,锁在箱里,过一两年忽然发现这一副的样子和花色都不时髦了,有些自忏自悔。”

苏文纨的结局是一个悲剧,追求方渐鸿不成,又不肯委身于自己的发小,只好嫁给一个貌不出众的曹元朗。

看似生活富足,光鲜亮丽,实际上无爱的婚姻就像一座监牢。为了透一口气,苏文纨和别的男人暧昧不清。

苏文纨渴求真爱,却太过功利,最终葬送自己一生的幸福。

当然,我不是提倡你们一定要结婚,如何选择是你自己的事情。

我不希望看到的是,更多的女性明明没有能力独自过好这一生,想要结婚,却自视过高,谁也不入眼。

如果你想收获幸福,请记住以下几点。

第一:认清婚姻的真相

前面提到的小琴和樊胜美,都有一个认知误区,认为只要结婚了,一切都好了。似乎婚姻像个理想国,里面什么都有。

《婚姻心理学》这本书曾一针见血的指出:

“人们一旦结为夫妻,心中便存在了一个浪漫的,虽然有点幼稚,不成熟,甚至孤注一掷的想法——他们的结合能填补灵魂以及心理上的空洞。”

对不起,婚姻从来都是复杂的事情。

幸福不会随着婚姻的到来而到来,所以不要抱太高的期待,更重要的是努力经营,携手共进,打怪升级,一起到白头。

第二:努力提升自己

无论什么时候,女人都要有底气。

单身也好,结婚也罢,你足够优秀就能掌握人生的主动权。像小琴和樊胜美,与其天天想着如何嫁给有钱人,不如把时间和精力放在自己身上。

提升工作技能也好,经营自己的副业也罢,当你又美又有钱的时候,你所有的焦虑都解决了。

你想嫁个什么样的人,就先把自己变成那样的人。感情是现实的,王子或许会和灰姑娘谈恋爱,但是娶的一定是和自己门当户对的公主。

你不能决定自己的家境,但是你可以选择成为一个更优秀的人。

当你成为自己的女王的时候,你的择偶标准不再局限在那个小框框里。站得高,看得远,不断向上的女人充满无穷的魅力。

第三:别高估自己的独身能力

很多大龄剩女都说,自己一个人也能过得很好。这句话说出口很简单,可是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呢?我们要活得很好,重要的是要有抵抗风险的能力,很现实的就是钱。

电影《小妇人》里面乔和姑妈有一段这样的对话:

乔:“我要走自己的路。”

姑妈:“没有人能走自己的路,特别是女人,女人就要嫁得好。” 乔:“您就没有结婚。”

姑妈:“那是因为我有钱!”

有人曾统计过,倘若我们在60岁退休,80岁立马死亡的状况下,我们要攒够160万才能够应付这20年没有收入和照顾的生活。

除了钱,你还要有一颗强大的内心。

面对死亡和疾病,有多少人能做到镇定自若的。

日本曾有一部纪录片,记录着孤独终老人群最真实的样子。

其中一个人,死后5天才被发现,他没有结婚生子,父母去世后,独自生活。也就是说,他是什么时候死的,因为什么死的都没有人知道。

更悲惨的是,他死后也无人帮他处理后事,只能被当成无名尸体。

所以别高估自己的独身能力,无风无雨的时候,一个人逍遥自在,当风雨来临,你能抵挡得住吗?

给所有大龄剩女提个醒:心比天高,命比纸薄,不会有好下场的。

从现在开始,就立足现实,认清自己,放弃对童话的幻想,努力让自己变好。不管你现在的处境如何,只要做出积极的改变,离幸福就更近一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03
这话送给你自己也很合适啊。
第2个回答  2021-02-28
大女37,年入40万,何苦为二两肉害死自己。自由无价
第3个回答  2021-02-26
门当户对,这四个字值金子,男人没钱时总抱怨现在的女人都想靠着年轻漂亮不劳而获,但男人最爱说的是等我有钱了就找年轻漂亮的小姑娘,你品吧
第4个回答  2021-02-25
也许她们心比天高 但你说她们命比纸薄 我就不同意了 毕竟现在的女人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手里没点本事傍身 那个敢单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