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描写一处景物

如题所述

教学目标:1、学会仔细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2、明白写一处景物要按一定的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教学重点:抓住景物的特点描写景物。一.看图————创设情境,引发真情1.导入:俗话说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骄阳,冬有雪,一年四季真是景色如画。今天邱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四季美丽的画面,请大家用小眼认真地看,用心去感受感受这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出示有春夏秋冬景色的课件配乐赏图,看完后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说你的感受或看到的美景。2.学生交流。二.说图—————开拓思路,引吐真情1.复习背诵秋天的好词、好句。2.看图运用积累的好词好句描写画面。出示课件:秋天像个魔术师,他用手一变,变出了( )。秋天像个画家,他用画笔一挥,画出了( )。三.品段—————凭借例子,体味真情1.出示《美丽的小兴安岭》描写秋的一段。2.体会作者怎样抓住景物特点来写。3.体会作者在写景物时渗透自己的真情实感。4.体会作者写景物时按一定的顺序。四.写图—————引导习作,抒发真情。1.小结写法。2.学生写图。五.评图——————评析习作,交流真情全班评议。六.小结小结:有位名人曾说:不是生活中缺少美,而是我们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大自然不论是秋天还是春天,夏天,冬天都时时展现它独特的魅力,我们要多多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别让一个个美景从我们眼皮底下溜走哟!秋同学们写得很棒了,其它季节会写吗?七.作业学着小兴安岭写一写家乡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 板书: 1、抓住景物特点《美丽的小兴安岭》———— 秋{ 2、要有真情实感3、按一定的顺序教学反思:中年级习作教学处在启蒙阶段,“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选择“以《美丽的小兴安岭》为例仿写“秋””作为习作题材,旨在充分利用课文这一例子,并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一草一木,抓住景物特点,明白写一处景物要按一定的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而选择《美丽的小兴安岭》描写秋的片断作为例子主要是因为这是一篇传统课文也是一篇典型的写景文质兼美的文章,在课改教材进行大幅度增减修定的今天它仍是精读课文我想一定有他存在的魅力。而本课最吸引读者的就是“用词准确生动”,正如《诗经》里所说的“一言穷理”“两字穷形”也就是说如果用词准确一句话就能把道理说透彻,两个字就能把事物描写得具体生动。写景是中年级习作的难点。特别是对于刚从二年级升到时三年级不过二个月的孩子,教给学生描写景物的基本方法,就显得犹为重要。读写迁移是有效的指导方式,让学生回顾学过的相关课文,以此做为拐棍,引导学生领悟写景的基本方法,着重体会“抓住景物特点”并调动学生平时的语言积累。因此本课设计为五个环节:看图————创设情境,引发真情;到说图————开拓思路,引吐真情;品段————凭借例子,体味真情;写图—————引导习作,抒发真情;评图———评析习作,交流真情。在课中注意习作的点评,习作点评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灵动对话,具有即时性、实用性和指导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中年级的习作点评要落到实处。选择有代表性的习作进行点评,既从宏观上“抓住景物特点,有一定顺序、有真情实感,”进行评议,又从微观如词语的运用,句子的表达、标点的使用等进行评点。鼓励个性化的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上完课觉得有很多的遗憾,自己有太多太多地方需要提升。有些生成点没及时捕捉到。都说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艺术的艺术,我想也就是因为这份遗憾激励我不断研习,不断的提升。正如刘禹锡所警示的: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 点评:朴素实在也出彩 ----评邱爱琴《怎样写好一处景物——仿〈美丽的小兴安岭〉秋季》习作指导课 主评教师:曾丽嫔 邱老师执教的《怎样写好一处景物——仿〈美丽的小兴安岭〉秋季》习作指导课像山间溪流,流畅舒服,朴朴素素也实实在在。作为任课教师,听后觉得这堂课好学实用,真叫出彩!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习作是一件很头疼的事,怎么写,写什么?学生理不出头绪,教师教学也无从下手。邱老师的这堂课恰当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将阅读教学与习作指导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浑然天成。“取法范文,学写文章”。阅读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使学生得“法”于课内,然后发展于课外。课文,实际上就是给学生借鉴提供的范例。正如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离开阅读教学去搞习作指导,必然使学生作文失去依傍而造成作文难的后果。邱老师的这堂习作指导课让学生仿〈美丽的小兴安岭〉秋季的表达方式写一处景物,实现读写知识迁移,从以下三方面将阅读与习作联系在一起。一、 读生活,积累词句,说句、说段。 我们知道,汉语自成体系,有其特殊规律,强调的是语言的感悟和积累。如果学生脑子里没有词、句、段等基本的语言材料,没有相应丰富的词汇、多样的句式段式储备,说话、习作又怎能做到用词确切,表达流畅,语言生动。只有读得多,记得多,聚沙成塔,才能博闻强记。厚积薄发,应用起来才会左右逢源,得心应手,达到如古诗所形容的“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住歙张”的境界。事实证明,这种做法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遗忘规律,反映了汉语学习的内在要求。应该说,重视语言积累,是学生学习习作的基本途径之一。 课始,邱老师从日常生活中选择一些四季美丽的画面用课件展示,请学生用小眼认真地看,用心去感受感受这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看完后让学生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说自己的感受或看到的美景。然后复习背诵秋天的好词、好句。并运用积累的好词好句描写画面。出示课件:秋天像个魔术师,他用手一变,变出了( )。秋天像个画家,他用画笔一挥,画出了( )。此环节的设计为后面学生的习作打下基础,让学生在后面的习作中有词可用,有句可写,适当降低了习作的难度,提高学生习作的自信心 二、读课文,掌握方法,写句、写段。课文是学生习作最好的范文,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可供学生进行习作的资源,这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重要阵地。课中邱老师凭借《美丽的小兴安岭》描写秋的一段,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怎样抓住景物特点来写;体会作者在写景物时渗透自己的真情实感;体会作者写景物时按一定的顺序。学生习作得“法”,习作也就轻而易举了。 三、评习作,运用方法,修改句段。通常的作文教学,评价常“蜻蜓点水”,得不到要领。老师们往往在学生们作文之后,将学生们在作文中存在的问题集中起来讲,缺少讲评的参照文章,学生常常有过眼烟云的感觉。邱老师在次环节,则是把学生作文中的优缺点带到讲读课上去讲评。这有个好处,就是把范文当作一面镜子,从中可以照出学生作文的瑕瑜,使学生们从对比中得到启发,受到教益。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对课文的欣赏、鉴别能力,又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写作能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31
1初春游北海 3月28日的下午,我来到了北海公园。 一进公园大门,首先跳入眼帘的就是被碧绿的湖水环绕着的琼岛,岛上耸立着一座高大而秀美的白塔。 我怀着喜悦的心情,随着三五成群的游人快步朝白塔走去。穿过正觉殿,绕过普安殿;一棵棵树木被我甩在身后,一节节阶梯被我踏在脚下。很快就到达了琼岛的顶峰——白塔。 站在修饰一新的白塔下,沐浴着初春温暖的阳光,迎着湿润宜人的春风,顿觉心旷神怡。放眼四望,只见公园内棵棵柳树都吐出了嫩芽,条条柳枝随着和暖的春风翩翩起舞;苍松翠柏被忽紧忽慢的春风吹动,时而哈哈大笑,时而窃窃私语,粉色、白色的野桃花开满枝头,娇黄的迎春花开得正旺,洁白的玉兰含苞欲放;一阵阵花香沁人心脾,一树树鲜花为初春的北海增添了不少诗情画意。极目远眺,金碧辉煌的故宫建筑群、庄严雄伟的天安门广场、一座座高大崭新的楼房,一条条玉带般的公路都历历在目。 看着眼前这一切,我心潮起伏,思绪万千:北海原是辽、金、元、明、清历代封建皇帝的御花园。在黑暗的旧社会,劳动人民只有修建的辛酸劳苦,而没有游玩的半点自由。那时,人们从北海公园经过时,只能看见北海白塔呆呆地直立着,只能听见北海湖水低低地哭泣着。今天,北海成为人民的公园,我们的心情就像那随风波动的北海湖水一样…… 下山后,我沿着湖边慢漫地走着,继续欣赏初春北海美丽迷人的景色。春风吹过湖面,送来湿润、清新的空气;湖边一处处景致来到我的面前。我大口大口地吸着新鲜的空气,贪婪地看着动人的景色:岸边的小草刚刚拱出了地皮,暗柳垂下的枝条不时地轻拂着我的面颊。在阳光的照耀下,湖水银波粼粼,几只小船在湖面随风荡漾,五龙亭、万佛楼、漪澜堂、永安寺、琳光殿等古代建筑俺映在山林水波之间,风景幽美,各具特色。 顺着小径,我来到了脍炙人口的九龙壁,九龙壁的两面分别是九条雕龙组成的瑰丽图案。图案美观大方,色彩十分和谐,就连图案旁边的花纹,也都雕刻的古朴美观。九条雕龙色彩各异、姿态不同,看上去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九龙壁细致精巧的雕刻,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杰出的智慧和才能。 当太阳快落山的时候,我恋恋不舍的告别了初春的北海公园。初春的北海公园实在是太美了,但是,更美的却是给北海公园带来春天美景的人。2站地山顶俯视全景,四季各异。 春季是花的世界,万花迎春,百花争妍,竞相开放; 一到夏季鸟语花香,莺歌燕舞,万紫千红的世界变为绿色的海洋,整个公园充满青春的活力; 在收获的秋季,各种药材、野果累累,迎接主人的采收,漫山的树叶红绿相间,别具一格; 冬季是最美好的景色之一,坚毅挺拔的劲松毅然如春,满山的绿色使您忘记这是严寒的季节,若一场大雪过后,莽莽林海身披银装,成为一片林海雪原.]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9
景物,是指可供欣赏的景致和事物,即一定地区范围内的山水、花草、树木、建筑物以及某些自然现象,如风、雷、雨、雪等形成的景象景物描写是记叙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写景的目的最终是为了表现人物和文章的主题,要写好景物,首先要留心观察,对所写景物有明确、具体的了解.在具体描写上,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要注意景物的时令特征和地方特征.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一日之内,昼夜早晚;不同季节,不同时间,景色是不一样的.不同的地方,景色也不同,我们在观察、描写景物时,就要注意这两方面的特征.
二、要注意景物的静态、动态、颜色、大小、数量的描写.
静态描写是指对景物静止状态的描写,动态描写是指对景物运动状态的描写.写景物的颜色,就是色泽的描写.
三、要注意景物描写的立足点和先后次序.
人的立足点不同,角度不一样,同样的景物,写出来就会有较大的差别.因此,观察描写景物就要先选好立足点.
写景物首先要按一定的顺序,要细致,有重点地观察.可由远而近,由上而下,从左及右,从前及后;还可以先整体后部分;还可以按照景物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来写.“一处”的范围不要过大.可写公园一角,校园一景,门前的小院,公园的喷水池,校园的小花坛,假山等.
四、要注意发挥联想、想象
把自己的感情写出来,借景抒情,使文章写得生动,有趣.
第3个回答  2013-10-31
宁静的村庄在一个宁静的山间,有一个小村庄,村庄里有两座木屋旁边是一条通向另一个国度的小溪,在水的旁边有一片绿色的森林,森林里有着一些神奇的灵气,在那一定不会有自然灾害,因为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真是令人心旷神怡,湖水里还有一群小鱼,好像在展示他漂亮的“新衣”。]
第4个回答  2013-10-31
教室一角----垃圾角我们教室有一个风景很美丽的地方,每个人没天都要到那里接受熏陶,大家固定有安排人去打扫那里的环境,那真是我们教室最美丽的地方啊,垃圾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