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各朝代台湾称谓不同,有哪些叫法

如题所述

春秋战国时期称台湾为“岛夷”;秦朝称“瀛州”;三国时期称“夷洲”; 隋朝至元朝称“流求”。明朝中期以后民间对台湾的称呼很多,如“鸡笼”(指台湾北部)、“北港”(台湾西部沿海的通称)、“大员”、“台员”、“台窝湾”(指今台南安平地区附近),官方称为“东番”。郑成功改称“东都”,后郑经改为“东宁”。清朝更名为“台湾”,并设置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这是台湾的正式定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27
西汉及以前无记载,东汉、西晋时称夷洲,隋、唐、宋、元朝时称琉求,明朝时称东番,清朝属福建,之后称台湾。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8-03-23
百度百科“台湾”词条有详细说明。引用一段:
春秋战国时期称台湾为“岛夷”; 秦朝称“瀛州”; 三国时期称“夷洲”; 隋朝至元朝称“流求”。 明朝中期以后民间对台湾的称呼很多,如“鸡笼”(指台湾北部)、“北港”(台湾西部沿海的通称)、“大员”、“台员”、“台窝湾”(指今台南安平地区附近),官方称为“东番”。 郑成功改称“东都”,后郑经改为“东宁”。 清朝更名为“台湾”,并设置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这是台湾的正式定名。 而台湾由于物产丰富,又称“宝岛”。 台湾地区在部分国际场合的代称为“中华台北”。
葡萄牙人称台湾为“福尔摩沙”(Formosa),源于葡萄牙语Ilha Formosa,意为“美丽之岛”,在1950年代前是欧美对台湾的主要称呼。 日本古代曾称台湾为“高砂”、“高砂国”、“高山国”。

其中 “大员”、“台员”、“台湾”的写法虽不同,在粤方言中基本都是一个读音。应该都是“大员”的不同写法(古代错别字)。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