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留学生教师要对留学生来源地文化要有所了解

如题所述

对于中国留学生来说,怎么才能够在不同文化环境下更好地学习和工作?为此,我们特邀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终身教授林晓东女士撰写系列文章,谈谈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重要性及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途径,帮助留学生成长为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中国公民。
其实,不管是国际交流,还是中国各民族之间的交往,甚或日常交往,跨文化交流现象都无所不在。因此,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与我们每个人有关。愿本栏目为读者提供有关镜鉴。
做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中国公民(一)
本期关键词:跨文化交流能力
常常有人问我,像你这样一个从未在一流学府(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是怎么在美国顶尖大学做终身教授的?甚至有人猜测我一定是认识某位国会议员或者与教育部部长有私交,所以才得到提携。可是,我真不曾遇到过这样的贵人。其实,在美国就算认识总统也不能确保职业生涯一帆风顺,因为连他自己也得面对4年或8年后“下岗”的局面。
在这个崇尚世界名校的时代,中国的家长使出浑身解数让自己的孩子考高分、上名校。事实上,很多父母忽略了一点:对孩子而言,考高分充其量只能反映学生在某个方面的能力,还有许许多多的能力,其重要性远远超过考试能力。
每人都要有一个“交际文化圈”
我今天的一点点成绩完全得益于以下5点技能和能力:
在某一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我目前专注于认知、跨文化交流和教育技术的研究,这些是我的兴趣所在。
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每天我都要和同事、学生就各种各样的问题进行沟通,如何准确清楚地、有条有理地将自己的观点传达给对方,是非常关键的。
打造健康稳固的社交网络的能力。我要与不同领域、不同国家的同行一起探讨并撰写学术文章,要和国际型出版社商谈出版事宜,要申请不同性质的基金项目,要和商界人士交流寻找合作的机会。以上种种,都要求我必须建立一个良好稳固的社交网络,从而支持已有的工作。而这一点,又是以跨文化沟通交际能力为基础的。
在多重压力下自我调节的能力。毫无疑问,对于在异国文化中生活工作的人来说,难免会遇到很多不习惯和挫折,这些也确实会给人带来巨大的压力。很多人会选择减少甚至逃避与异国文化的接触,我却认为,与其逃避它,不如直面它。为此,我到美国之初,强迫自己参加各种当地人的活动,这让我迅速熟悉并理解了美国文化和美国人做事的方式。在与异国文化接触的过程中,我发现原有的压力不但得到了缓解,而且让我有机会重新认识自我,重新给自己定位。
在多文化背景下协调关系、化解分歧的能力。当我们与来自不同背景下的同事伙伴合作时,出现误解、分歧甚至矛盾都是非常正常的。如何通过有效的沟通化解矛盾,并增进彼此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仔细分析上面提到的5点,可以看出,其中有4个方面都跟在多文化背景下的交际沟通协调能力密切相关。这些能力为我个人在学术上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并帮助我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和承认。每当我获得学术界的认可,比如获得卡耐基学者称号、美国教育研究协会杰出研究奖的时候,我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给我的这些朋友打电话,分享我的喜悦并感谢他们的支持。没有他们,我无法发掘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特长;没有他们,我无法认识到自己潜在的弱点和不足。更重要的是,他们让我有了勇气和自信,让我了解并有效地化解跨文化之旅中遇到的每一个困难和障碍。
这也是为什么我非常乐意应中国教育报之邀,谈一谈如何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公民”这一话题的原因。很遗憾的是,没有一所美国大学开设了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的课程。培养这种能力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这需要系统地、循序渐进地进行培训。中国的教育体系中特别缺乏类似这种社会技能的培养,知识可能会随着时间逐渐忘记,而这些社会技能可以让一个人受益终身。
中国留学生的“跨文化尴尬”
在美执教的18年时间里,我教过很多来自中国的学生,他们有的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最年轻的出生于上世纪90年代。从他们身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出由于生活经历、家庭背景等诸多因素带来的巨大差异。值得注意和研究的是,他们虽然来自同一个国家或地区,甚至来自同一所大学、同一个系,受教于同一位导师,拿着相差无几的学习成绩,但来美以后的经历可能存在天壤之别:有的能够很快地适应新的环境和生活,结交很多新朋友,有的却迟迟找不到接触新环境的切入点,终日孤独,只能埋头于书本;有的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上脱颖而出,开拓一番新的天地,有的却总感觉格格不入,只能打好包袱无奈地离开。为什么身处相似的异国环境,却有如此巨大的差异?显然,跨文化交际能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让我从一件真实的事情说起。有一天,从我的博士生毕业庆祝晚宴回来之后,我和我的丈夫饶有兴趣地讨论着晚上的聚会。我丈夫是卡耐基。梅隆大学发展心理学系的资深教授,他说:“今天一共18个人,怎么只有我一个美国人呢?而且,我是以你丈夫的身份被邀请的,而不是作为亲密朋友被邀请的。”他紧接着又问我,是不是他会把中国朋友和美国朋友们分开举行两次聚会呢。但据我所知,今晚出席晚宴的人几乎就是我的学生在美国的朋友圈子了。我先生的问题使我回忆起今天宴会的另一些细节,在这些参加晚宴的人当中,只有极少数人主动过来和我的丈夫打招呼。大部分人一直跟中国朋友们聊天。唉,这个画面多么生动地描绘了中国学生在美国的社交现状啊。我也曾经跟我的这位博士生讨论过跨文化交流问题。我问他:“你看,你在美国生活5年多了,你有多少个能够交心的美国朋友?”他说:“几乎没有。”我又问:“那么,你邀请过多少美国朋友到家里吃饭或者喝茶?”他还是回答几乎没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