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很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如题所述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

1.教师的压力

许多关于教师心理的研究说明,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心理压力关系密切。[插图]确实,心理压力是教师对教育教学活动中消极情感的一种反应,一方面,这种反应常常伴随着由教师职业所引起潜在的病理性的生理和生化变化(如心率加快,促使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进入血液),从而产生一系列心理—生理症状。另一方面,教师的压力会引起挫折感。来自工作方面的焦虑,对教师良好的身心状态是一种潜在的威胁。教师所体验到的压力比其他职业的人高很多,主要有时间需要、办公室事务、与学生交往困难、对学生的控制和激励不当、课堂人数太多、经济压力、缺乏教育支持等。

2.教师的态度

教师与工作有关的态度涉及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教学目标的实现、课堂管理和教学质量。教师的态度是作为教师心理健康的职业维度而存在的,包括教师的工作满意感、士气和动机。

一是教师的工作满意感。影响工作满意的因素叫激励因素,包括成就感、晋升机会、工作挑战性、担负重要责任、受人赏识,这些因素不足会导致个体得不到满意的体验,但是不会导致对工作的不满意。影响工作不满意的因素叫保健因素,包括工资、工作条件、工作地位与安全、人际关系等,这些因素不足会导致个体产生不满意。

二是教师的士气。教师士气是指个体的一种态度,决定于个体的目标,这一目标可能是外显的,也可能是内隐的,但是很多时候个体对环境反应时是一种内隐的选择,这种选择受群体观念的影响。教师的士气与工作满意感相关,如较低的士气会让教师的工作满意感降低,工作满意感高的环境下教师的士气也高。

三是教师的动机。对于一些教师来说,同事间的交往、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谐的支持气氛,是工作中最具吸引力的因素,大多数的教师满意感来自工作中的成就感、成长或自尊的需要以及接纳感的满足。教师动机与其行为的倾向性程度有关,但是这种倾向性的程度,却是由个体所追求的满足需要的目标决定的。因此,教师的动机是在工作情境中想得到工作满意的期望,教师会趋向于采取能得到工作满意感的行为。

3.教师的信念

教师的信念决定了教师的行为。教师职业存在的众多冲突是教师压力与紧张的根源。当压力和紧张产生后,教师的基本信念系统会影响到压力和冲突的程度,以及教师本人对冲突的认知,从而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对职业的态度;这些态度和问题解决的方式,反过来又会影响到教师身心健康的状态。教师的基本信念有4种,即教师的效能感、教师的归因风格、教师对学生的控制以及教师与工作压力有关的信念。

一是教师效能感。教师的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是否能够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主观判断,即使这些学生是学习困难或缺乏学习动机的学生。教师的效能感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效果、教学监控水平、对待学生的态度、处理课堂行为问题的方式。教师的效能感信念与以下方面有密切关系:学生成就与动机、学生的自尊与亲社会态度、学习效力、对教育改革的适应、教师的课堂管理策略、教师压力、教师缺课等。

二是教师的归因风格。教师的归因风格对其教学活动及学生的成绩有显著的影响,一般来说,倾向于内归因的教师,将学生学业或行为的好坏归因于自身因素,这样的教师会更主动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积极影响学生的活动,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倾向于外归因的教师,将学生的表现归因于环境的因素,认为是自己无法控制和把握的,这样的教师更可能在学生出现问题时不闻不问,或者对学生和家长进行指责,对学生的发展造成阻碍。

三是教师对学生的控制。教师对学生的控制,是教师管理学生、维持课堂秩序的必要手段,但是持不同教育观念或者学生发展观的教师,对学生的控制手段是不同的。教师对学生的不同控制方式又与教师的归因风格有密切相关。

4.教师的人格

诚如前述,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是在外界压力和自身心理素质的互动下形成的。相同的压力和环境下,并非所有的教师都会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有的教师即使在面对压力的情况下,仍然能够保持心理的健康和稳定,这是教师的人格特点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不能客观认识自我和现实、目标不切实际、理想和现实差距太大的教师,或者是有过于强烈的自我实现和自尊需求的教师,更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此外,在个人生活发生变化时,个体的人格特点会影响到个体对自己生活的调整,这种调整如果不能适应新的变化,心理健康问题就会出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9-28
1来自学生,每个学生性格不一,老师要安抚各学生。2来自家长,有些家长会觉得老师做不到位。3来自领导,领导要求太多
第2个回答  2021-09-27
教师的压力,许多关于教师心理的研究说明,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心理压力关系密切。确实,心理压力是教师对教育教学活动中消极情感的一种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