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卫青相比,霍去病为什么往往能够受到更多人的喜欢?

如题所述

霍去病与卫青并称,但后人更喜欢霍去病。

这是人们对悲剧英雄的感慨与同情。

公元前117年,霍去病猝然去世。距离他立下不世功勋,仅仅一年多时间。他给予国家的敌人致命一击,完成了历史使命,然后就飘然而去,没有给自己留下一点私人的时间。

霍去病离开人世的时候,年仅23岁。这是何等的悲剧?

就像一块完美无瑕的玉石,刚刚雕琢完毕,就摔得粉碎;就像一部慷慨激昂的大戏,刚刚开场,就戛然而止;就像严冬刚刚过去,春天满眼热烈,时间却突然停止了,一切绚烂美好,像张名画一样被撕掉,只剩下死亡的底色。

汉武帝异常悲伤,在霍去病的葬礼上,他调来铁甲军,列成阵沿长安一直排到茂陵东的霍去病墓。他还下令将霍去病的坟墓修成祁连山的模样,彰显他力克匈奴的奇功。

霍去病死因,历史没有记载,一代战神,为何在人生最好年华刚刚开始的时候就突然凋谢,已是千古之谜。

或许,从他的名字,“去病”,就能看出,他从小身体并不好,母亲希望他能健康成长,无病无痛。或许他也感受到了生命的莫测,因此能够抓住一切属于自己的时间,把生命力张扬到极致,不浪费一分一秒。因此他能够专注于疆场杀敌,留下千古名言:“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史书上没有关于他的相貌的记载,但他应该是当时的偶像级人物,孔武有力,又极具浪漫主义情怀,否则怎么解释,他在征战途中,能够把皇帝赠予的美酒,倾倒泉中,与诸将士共饮?

霍去病战功显赫,也懂政治,从不结党,更不养士(门客)。

他的人品也很好,他是私生子,从小没有见过生父霍仲孺,等他已经名满天下时,途经霍仲孺的家乡时,能够邀请相见,并行跪拜礼:“去病早先不知道自己是您的儿子。”

没有尽过一天父亲的职责的霍仲孺,愧不敢应,匍匐叩头说:“老臣得托将军,此天力也。”霍去病为霍仲孺置办田宅奴婢,并在领军归来后,将同父异母的弟弟霍光带到长安栽培成材。这个霍光,后来位极人臣,成为西汉末年一个极具影响力的重磅人物。

他也有冲动的时候。“飞将军”李广,因为在一次出征中迷路(打仗迷路,简直成了汉代将军们的噩梦,为什么不学习霍去病重用匈奴人的做法呢),延误战机,被卫青斥责,羞愧自杀。

他的儿子李敢非常愤怒,认为是卫青害死自己的父亲,于是一箭射伤了卫青。卫青涵养很好,为人沉稳,或许对李广之死也有内疚,总之没有追究此事,还想隐瞒下来。

但霍去病知道后,在一次打猎中,一箭射死了李敢。汉武帝没有给霍去病治罪,对外说:李敢被一头鹿撞死了。

这固然是汉武帝对霍去病的袒护,但也是当时的社会风气使然:宽容和肯定复仇。

当时有个叫赵娥的女子,父亲被仇人杀害,她的三个兄弟都先后病亡,这个弱女子,苦等十几年,找到机会,杀死仇人,然后坦然自首,县令居然“解印绶欲与俱亡”,我不当官了,一起跑路吧。那是一个把情义看得比天还重的年代。

霍去病是个有情有义有血性的青年,虽然很遗憾在23岁就猝然离世,但他没有经历壮年的欲求、中年的油腻、老年的悲鸣,他没有时间去谈养生,没有时间去追求岁月静好,没有时间去研究厚黑学,也没有时间去经历政治的复杂与严酷,载沉载浮。

他留给历史的背影,就是一个青年英雄。

他的名字,永远与青春、热血联系在一起,永远与中华民族的那个青春年代联系在一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18
卫青性格比较稳重,不太愿意和他人交流,但是霍去病性格开朗,对待他人也比较真诚,所以更受更多人的喜欢。
第2个回答  2020-11-20
因为霍去病的人品和好,不结党营私,而且懂得政治。23岁就去世了,给后人留下了很大的悲剧色彩所有更被人喜欢。
第3个回答  2020-11-20
霍去病之所以受到欢迎,是因为他经常奇袭匈奴的王庭,并且斩获颇丰,所以大家都喜欢霍去病,出奇制胜,得到的战绩。
第4个回答  2020-11-18
可能是因为霍去病少年英姿,更加意气风发。霍去病作为汉朝卫青之后最有名的将领,带兵打仗中获得了无数次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