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人 穿什么?

后妃命妇礼服和皇帝诸王冕服、文武官祭服一样,只有在非常隆重的礼仪场合才使用(也就是极少使用)。虽然永乐之后制度里只有中宫(皇后)、皇太子妃礼服用翟衣,但从《实录》等记载看,始封亲王之妃在婚礼时,礼服也有翟衣,而袭封亲王之妃的礼服只有翟冠大衫(由朝廷赐给)

明朝立国不久,就下令禁穿胡服,恢复了唐朝衣冠制度,法服与常服又得以并行了。法服大体同於唐朝,祗是进贤冠改成了梁冠,并增加了忠静冠、保和冠等冠式。官吏戴乌纱帽,穿圆领袍。袍服除了品色规定外,还在胸背缀有补子,并以其所绣图案的不同来表示官阶的不同,不独唯此,官员的腰带也因品级的不同而在质地上有所不同。故有明一代的服饰特点主要体现岀等级限制的严格。书生多穿直裰或曳撒,戴巾。平民则穿短衣,戴小帽或网巾。明朝女子髻式也颇多,且常在额上系兜子,名“遮眉勒”。衣裙近似宋元两朝,但内衣有小圆领,颈部加纽扣。衣身较长,缀有金玉坠子,外加云肩、比甲(大背心)等。
朱元璋统一天下,明代开始整体上大致恢复汉人衣冠,从唐代吸收了胡人习惯以后,发展出的汉人衣冠。
明代的男装,大人多穿青布直身的宽大长衣,头上戴四方平定巾,一般平民穿短衣,裹头巾。
这个时候出现了一种六瓣、八瓣布片缝合的小帽,看起来很像剖成半边的西瓜。本来是仆役所戴的,但是因为戴起来很方便,所以就普遍流行起来。这就是清代「瓜皮小帽」的前身。
明代的贵妇多是穿红色大袖的袍子,一般妇女只能穿桃红、紫绿及一些浅淡的颜色。平日常穿的是短衫长裙,腰上系着绸带,裙子宽大,样式很多,像百褶裙、凤尾裙、月华裙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14
Q版的挺友爱,多发点啊。
第2个回答  2013-10-14
Q版的挺友爱,多发点啊。
第3个回答  2013-10-14
发个图玩~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6-07-22
麻布做的,缎子,蚕丝做的等料子
明代男子喜用巾帽。这个时期的头巾和汉魏的有所不同,一般都被缝制成固定的形状,使用时只要往头上一戴即可,无需系裏。在江南等地,常设有盔帽店铺,专门出售现成的巾帽。据统计,在明代的二百多年的时间里,先后出现过数十种款式的巾帽,用时视身份而异。其中以网巾、四方平定巾及六合一统帽最为流行。
网巾是一种系束发髻的的网罩。古代男子与妇女一样,也梳发髻,为了不使发髻散垂,明代男子特用网巾包裹发髻。这种网巾通常以黑色的丝绳、马尾或棕丝编织而成,也有用绢布制作的。平常家居时所用的网巾可以露在外面,外出则必须再戴上巾帽子,否则会被视为失礼。网巾产生於洪武初年。它的出现,据说与明太祖有关。明代郎英《七修类稿》记称:“太祖一日微行,至神乐观,有道士於灯下结网巾。问曰:“此物何也?”对曰:“网巾,用以裹头,则万发俱齐。”明日有旨,召道士命为道官,取巾十三顶颁於天下,使人无贵贱皆裹之也。”网巾的造型如同鱼网,网口用布帛作边,俗谓“边子”。边子旁缀有用金属制成的小圈,圈内贯以绳带,绳带收紧,即可约发。在网巾的上口,也开有圆孔,并缀以绳带,使用时将发髻穿过孔,用绳带系栓,名曰“一统山河”。天启年间,形制变异,一般多省去上口的绳带,只束下口,名曰“懒收网”。明亡之后,因剃发蓄辫令的实行,其制被废。然仍有人热衷於此。据《画网巾先生传》记称,清兵入关以后,有遗民携仆从二人,因为不改明朝服饰,被逮捕入狱,随即被褫去网巾衣冠。主人对仆从说道:“衣冠者,历代各有定制。至网巾,则我太祖高皇帝创为之也,今吾曹国破即死,岂可忘祖制乎,汝曹取笔墨来,为我画网巾额上。”於是三人相互对画,每天如此,最后壮烈而死。
纯阳巾是明代隐士、道人所戴的一种头巾。屠隆《起居器服笺》:“唐巾之制去汉式不远,前折较后旁少窄三四方,顶角少方;有纯阳巾亦佳,两傍制玉圈,右缀一玉瓶,可以簪花,外此者非山人所取。”说的就是这种头巾。相传“纯阳祖师”吕洞宾成仙之前常载此巾,故以为名,亦称“吕祖巾”。《三才图会》记云:“纯阳巾...颇类汉、唐二巾,顶有寸帛襞积,如竹简,垂之於后。曰‘纯阳’者,以仙名
万子巾出现明代以前,一般多用於庶民。《京本通俗小说‧错斩进宁》中就有这方面记载。其制上濶下窄,形如万字,因以为名。明初被规定为教坊司官吏之服,后广施於各类教师,尤以武艺教头最为常用。如《金瓶梅词话》第九十三回:“那李贵诨名,号为山东夜叉,头载万字巾,脑后补匾金环,身穿紫窄衫,销金裹肚。”《水浒传》中的武士也常载此巾。田艺蘅《留青日礼》:“万字巾,...上濶而下狭,形如万字。
四方平定巾也称方巾,又称四角方巾。它是明朝职官和儒生所戴的一种便帽,以黑色纱罗制成,也出现在明太祖时,相传明初儒生杨维桢入见太祖,戴著此巾上殿,太祖觉得巾式奇异,问其巾名,杨氏谄謏道:“此四方平定巾也。”太祖听后极为高兴,乃颁式天下,并规定为儒士、生员及监生等人的专用头巾。由於其形制简便,戴著适宜,也为官吏所用,但只限於家居时所戴。戴著这种便帽,服装的穿著可比较随便,不像其他服饰规定那麼严格。到了明末,随著服装制度的衍变,这种巾帽的形式也有几次较大的变化。如叶梦珠《阅世纪》记“其便服自职官大僚而下至生员,俱戴四角方巾,其后巾式时改,或高或低,或方或偏,或仿晋、唐,或从时制,总非士林,莫敢服矣。其非绅士而巾服或於绅士者,必缙绅子弟也。不然,则医生、星士、相士也。”我们从传世的明代士人画中,能看到不少方巾的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