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城乡居民收入?

如题所述

一、积极拓宽就业渠道,鼓励自主创业。

1、扩大就业规模,提高就业质量。

要大力发展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采取信贷、税收优惠政策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创业规模。健全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的机制,创造平等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质量。

2、加强宣传培训,拓宽就业途径。

要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充分发挥舆论的导向作用,引导择业者转变就业观念,树立自立自强、自谋出路,不依不靠的竞争意识,实现多形式就业。加强创业培训,将有创业愿望和培训需求的人员纳入培训范围,鼓励并帮助人民自主创业。

3、完善就业补贴政策,推动就业服务建设。

完善税收减免、岗位补贴、培训补贴、社会保险补贴、技能鉴定补贴等政策,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

二、规范劳动力市场,构建和谐劳资关系。

1、规范劳资关系合同制,建立劳资协商调节机制。

应初步建立劳动关系双方自主协商、政府依法调整和监察的劳动关系调整新机制。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签订率应达98%以上,劳动争议处理和劳动保障监察覆盖所有适用《劳动法》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劳动争议三方办案机制实现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

2、加强劳动力市场监管,提升劳资案件处理效率。

应当加大劳动力市场监管、劳动保护和劳动执法监察力度,规范用工行为,落实劳动标准,劳动争议和劳动监察案件按法定时限办结,保持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3、增加劳动津贴补贴,建立收入考核激励机制。

加强劳动定额标准的研究,对涉及职工工资分配的工时管理、定额确定,艰苦岗位津贴等问题提出具体指导意见。在兑现国家增资政策的基础上,逐年增加地方性津贴和补贴。适时提高城镇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和离退休职工的退休金标准。

三、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1、加快产业化组织建设。

以提高农业规模效益为中心,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管理体制和组织制度,围绕当地农业主导产业和优势农产品,大力发展农产品行业协会和各类专业合作组织。

2、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和管理体系。

围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各个环节培育多元化、多层次的服务主体,推进服务组织实体化,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3、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提高农产品深化加工,实现农业生产外环节的多次增值。加大对重点农产品加工业的扶持力度,实现农产品加工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为有效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打好基础。

扩展资料:

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的具体措施:

1、实施小微创业者激励行动,

巩固注册资本“实缴制”改为“认缴制”成果,深入推进“多证合一、一照一码”“证照分离、先照后证”等登记制度改革。

2、实施基层干部队伍激励行动,

完善工资激励制度。落实基本工资和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标准正常调整机制。

3、实施有劳动能力的困难群体激励行动,

推进产业扶贫脱贫。牢牢把握城乡产业发展要素,实施“龙头企业+合作社(社区经济组织、市民经济组织)+农户(市民)”扶贫行动计划,创新利益联结机制,推进村社合一,实现贫困户参加合作社全覆盖等。

4、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激励行动,

完善省属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激励方式。完善省属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合理确定基本年薪、绩效年薪和任期激励收入等。

5、建设城乡居民收入监测平台,

建立个人收入和财产信息系统。在确保信息安全和规范利用前提下,多渠道、多层级整合归集居民和非居民收入、财产等相关信息,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创新收入监测方式方法和分析手段,提升居民收入信息监测水平。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千方百计提升城乡居民收入水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