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的历史是什么?

如题所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14

秦始皇(前259年农历十二月初三—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又名赵正(政)、秦政,或称祖龙[1-2]  ,秦庄襄王之子。[3]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

秦始皇是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今邯郸),并在此度过了少年时期。前247年,13岁时即王位。

前238年,22岁时,在故都雍城举行了国君成人加冕仪式,开始“亲理朝政”,除掉吕不韦、嫪毐等人, 重用李斯、尉缭,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39岁时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秦朝,并奠定中国本土的疆域。

秦始皇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的三皇五帝,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所以自称“始皇帝”。

同时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同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修筑灵渠,沟通水系。

但是到了后期,求仙梦想长生,苛政虐民,扼杀民智,动摇了秦朝统治的根基,前210年,秦始皇东巡途中驾崩于邢台沙丘。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叱咤风云富有传奇色彩的划时代人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深远影响,把中国推向大一统时代,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1-31
秦始皇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始于始皇帝赢政,终于子婴,共3帝。秦朝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制帝国,虽然时间不长,但其地位极其重要。

战国后期,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已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为兼并六国创造了物质条件。秦王政从即位(前247)到称始皇帝的二十六年间,相继消灭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秦始皇实行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大臣只有参政议事权,无决策权;中央主要有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称为三公,分掌行政、监察、军事;地方实行郡县制,分天下为三十六郡,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全国修建驰道、直道,兴建水利,筑灵渠;迁万姓充屯边地,谪判罪犯戍守边防;在战国诸国所建长城的基础上修建万里长城,以防匈奴入侵。与此同时,秦始皇又施行残暴统治,大量征发劳役,大建宫室园林和陵墓,坑杀儒生,烧毁书籍。始皇末年,全国人民已在普遍怨恨和不满声中。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其非凡的功绩在中国帝王中也只有数人能与之相比。虽然他在晚年大兴土木,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但他对中国历史所作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

秦始皇(前259—前210),嬴姓,名政,秦庄襄王之子(有人说他是吕不伟的私生子),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统帅。

中国统一的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嬴政,13岁即王位,39岁称帝。战国末年,秦国实力最强,已具备统一东方六国的条件。秦王政初即位时,国政为相国吕不韦所把持。公元前238年,他亲理国事,免除吕不韦的相职,并任用尉缭、李斯等人。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魏、楚、燕、赵、齐六国,终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秦朝。

秦王政创立了“皇帝”的尊号,自称始皇帝,宣布子孙称二世、三世,以至万世,代代承袭。随后,他在全国范围内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在皇帝的直接控制下,建立自中央直至郡县的一整套官僚机构。以秦国原有的法律令为基础,吸收六国法律的某些条文,制定和颁行统一的法律。将原六国贵族豪富迁至关中、巴蜀,以防止他们的分裂复辟活动。又明令禁止民间收藏武器,销毁没收得来的武器,铸造12个金人。

在经济上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扶植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始皇三十一年(前216)下令占有土地的地主和自耕农只要向政府申报土地数额,交纳赋税,其土地所有权就得到政府的承认和保护,并以商鞅所制定的度量衡为标准统一全国的度量衡制度。统一全国币制。为发展全国水陆交通,又实行“车同轨”,修建由咸阳通向燕齐和吴楚地区的驰道,以及由咸阳经云阳(今陕西淳化西北)直达九原(今内蒙古包头西)的直道;在西南地区修筑了“五尺道”,开凿沟通湘江和漓江的灵渠。

在文化思想方面,以秦国通行的文字为基础制定小篆,颁行全国。并利用战国阴阳家的五德终始说,以秦得水德,水色黑,终数六,因而规定衣服旄旌节旗皆尚黑,符传、法冠、舆乘等制度都以六为数。水主阴,阴代表刑杀,于是以此为依据加重严刑酷法的实施。始皇三十四年,下令销毁民间所藏《诗》、《书》、百家语,禁止私学。随后因求仙药的侯生、卢生逃亡,牵连儒生、方士四百余人,而将其全部坑杀于咸阳。

秦始皇即位后,派蒙恬率兵出击匈奴,还把战国时秦、赵、燕三国北边的长城连结起来,修筑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在征服百越地区后,设置桂林、象郡、南海等郡。始皇末年,秦郡数由统一之初的36郡增至40余郡,其版图“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

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后,修建豪华的阿房宫和骊山墓,先后进行五次大规模的巡游,在名山胜地刻石纪功,炫耀声威。为求长生不老之药,又派方士徐(即徐福)率童男女数千人至东海求神仙等等,耗费了巨大的财力和人力,加深了人民的苦难。三十七年,秦始皇巡游返至平原津得病。于是作书命长子扶苏送葬,并继嗣帝位。行至沙丘(今河北广宗西北),秦始皇病死。赵高勾结始皇少子胡亥和李斯,伪造遗诏立胡亥为太子,并赐扶苏死。秦二世胡亥即位后不久,即爆发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大起义。秦朝灭亡。

皇帝,是中国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是政教合一的领袖,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皇帝”两字,取“德兼三皇、功盖五帝”之义, 最早由秦王嬴政在统一六国后确定之,也由他最先使用的,也就是所谓始皇帝也
第3个回答  2009-03-15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是我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事件。它扩大了中国的疆域,基本上奠定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版图;它结束了数百年来无休止的掠夺、兼并战争,创造了一个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的环境,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及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大大有利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繁荣昌盛:它实现了春秋战国以来许多杰出思想家提出的大一统思想,留给人们宝贵的思想遗产。

因而,秦始皇作为这一事件的最大功臣,被冠上了种种光环,“振长策而御宇内”,成为了后人心目中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雄才大略的伟大英雄、“千古一帝”,载入了光辉的史册。汉代御史大夫桑弘羊在盐铁会议上就称秦始皇所完成的大业是“功如丘山,名传后世”中大夫偃亦说:“及至秦王蚕食天下,并吞战国,称号皇帝,一海内之政……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逢明天子人人自以为更生。”[《史记.主父偃列传》]。然而事实上,我认为把大一统的功绩全加到秦始皇身上是不合适的。

首先,“解放后出版的几乎所有通史、断代史和关于秦始皇评价的文章,都毫无例外的支持这一种说法——秦始皇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符合人民的要求和愿望,完成了统一中国的事业。”[徐扬杰《秦统一中国的原因的再探索》]。然而我以为,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应该把他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客观地分析评述,做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秦始皇,作为一个封建地主阶级利益的代表者,是不可能站在人民利益的立场上,为满足人民利益而去进行政治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统一,实现中国社会的大一统。他也许根本不会想到去考虑人民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生活,社会应当如何发展,更不用说会知道历史发展的潮流是什么了。他所在乎的所不断为之奋斗追求的无非是不断扩大自己的统治范围和剥削对象,争夺更多的土地、人口和财富,这完全是个人野心和地主阶级本性——兼并性的表现。事实上秦对六国发动的战争,给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还使秦与六国人民之间结下了很深的仇怨,为日后秦国的灭亡也留下了隐患。所以我们不宜过度拔高他发动统一战争的主观动机;而他灭亡六国后所施行的一系列看似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政策,如统一文字、禁锢思想,统一货币、度量衡、车轨驰道,颁布《秦律》等,撇开他在政策实施过程中采取极端手段给人民造成的痛苦不说,他颁布这些政策的首要的主观的目的难道真的是使社会发展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吗?还是为了巩固和维护自身统治,镇压人民反抗呢?

其次,战国时期封建兼并战争频繁而激烈,而兼并战争的发展趋势是逐步转化为封建统一的战争,从而造成由封建割据走向封建统一的历史特点。结束封建割据,实现全国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换句话说,统一也就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这不是任何一个伟人可以创造的。所以有人说:秦始皇是个幸运儿,他是等到果子熟了才来到果园中摘果子的。“当事之时,秦地已并巴蜀汉中,……灭二周,置三川郡。”(《史记.秦始皇本纪》)当嬴政登上王位时,秦已成为七国中最强盛的国家。当时的秦国,已经具备了统一的实力。固然秦始皇在招贤纳才、严明赏罚等方面显示出了他不凡的才能,但实现大一统绝对不能完全归功于他个人。

再次,经历了长期战争动乱的社会和人民需要大一统,他们需要的,是和平的安定的能够使人民休养生息,社会发展进步的统一。然而,秦始皇在完成了霸业之后给予他们的是什么呢?是暴政!

“皇设为车裂之诛,以敛奸邪。筑长城于戎境,以备胡越。征大吞小,威震天下。将帅横行,以服外国。蒙恬讨乱于外,李斯治法于内。事逾烦天下逾乱。法逾滋秦始,而奸逾炽。兵马益设而敌人逾多。秦非不欲治,然失之者仍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 陆贾《新语》]

“秦王贪婪暴虐,残贼天下,穷困万民以适其欲也,……劳罢者不得休息,饥寒者不得衣食,亡罪而犯刑者无所告诉人与皇“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以暴虐为天下始“。同期之为怨,家下坏也。秦始皇身在之时,天下以坏矣,而弗自知也。……然身死才数月耳,天下四面而攻之,宗庙灭绝矣。”《汉书.贾山传》

“秦始皇并天下之时,其主不及三王,而臣不及佐,……当此之时三王之功不能进焉。及其末途之衰也,任不肖而信谗贼,宫室过度,耆欲无极民力罢尽,赋敛不节……发令烦惨,刑罚暴酷……秦始乱之时吏之所以先侵者,贫人贱民也至其中节,所侵富人吏家也;及其末涂,所侵者宗室大臣也。是故亲疏皆危,外内咸怨,离散逋逃,人有走心陈胜先倡,天下大溃,绝祀而亡,为异姓福。”[《汉书.晁错传》]

“秦师申商之法,行韩非之说,憎帝王之道,以贪狼为俗。非有文德以教训于天下。[《汉书.董仲舒传》]

一、中国暴君总代理秦始皇

人们一提到暴君,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秦始皇,秦始皇由此俨然成了千古第一暴君,暴君的一竿旗帜,暴君的代名词。不错,秦始皇确是个暴君,而且是一个相当残暴的暴君:他焚书坑儒;他推行严刑峻法;他横征暴敛。但是,将他与中国历史上另外一些残暴无度、残暴得骇人听闻的暴君相比,他实在没资格称为中国的首暴,至少本人是这么认为的。他最著名的劣迹焚书坑儒,只不过杀了几百个儒生,烧了几万或几十万卷书;他杀的人实在不算多,自统一中国直至他死亡,没听说秦朝人口有什么减少;他实在不够残忍,当初他若能杀尽六国贵族,就象朱元璋杀尽功臣一样,即使后来靠象赵高、胡亥这种猪狗搭档也是能够保住大秦江山的;他的残暴主要是体现在暴政方面,即严刑峻法和他横征暴敛。

前者是他继承和发扬了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的传统,虽然它确实相当残暴,但这也可理解为是统治集团为维持统治的一种政策选择,它的始作俑者商鞅、执行这一政策的历代秦王和秦始皇这一政策的鼓吹者和帮凶李斯也并从未为此担当什么恶名;后者有一部分原因,从积极意义上讲,你也可认为是为了抵御匈奴的侵犯,卫国护民,所以也不能一笔抹杀,比如征夫40万修长城。在这里,本人丝毫没有任何为秦始皇的残暴开脱的意思,只是想说明他的残暴完全是出于一个铁腕封建帝王的本性、完全是出于维持自己统治的需要、完全是因为他将法家政治推向了极致,而非因为他纯粹将杀人本身作为一种政治、作为一种手段、纯粹将杀人作为乐趣、纯粹嗜血成性。

秦始皇之所以成为暴君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一、秦始皇名气太大,影响很大,而年代又早;二、秦始皇焚书坑儒,得罪了普天下的知识分子,而历史书都是知识分子写的;三、秦始皇搞暴政,成了历代所有搞仁政的甚至当代搞民主政治的人的对立面;四、秦皇朝太短命,秦始皇的暴政正好被历代学者用来当作一面以史为鉴的镜子;五、最后的可能也是最主要的,除了极少数有头脑、思想深刻的人,绝大多数人包括极大多数学者都是人云亦云,谁声势最大或谁被损得最甚谁就会被认为是最好或最坏。偶像就是这样建立的,反面典型也是这样竖立的。所以超女如同超新星爆炸可以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大河上下,光芒盖住所有其他也红得发紫的明星,而秦始皇必须一个人承担所有其他暴君本也该自己承担的责任,作为自已暴政的殉葬品也一起被深深埋葬。
第4个回答  2009-03-15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是我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事件。它扩大了中国的疆域,基本上奠定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版图;它结束了数百年来无休止的掠夺、兼并战争,创造了一个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的环境,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及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大大有利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繁荣昌盛:它实现了春秋战国以来许多杰出思想家提出的大一统思想,留给人们宝贵的思想遗产。

因而,秦始皇作为这一事件的最大功臣,被冠上了种种光环,“振长策而御宇内”,成为了后人心目中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雄才大略的伟大英雄、“千古一帝”,载入了光辉的史册。汉代御史大夫桑弘羊在盐铁会议上就称秦始皇所完成的大业是“功如丘山,名传后世”中大夫偃亦说:“及至秦王蚕食天下,并吞战国,称号皇帝,一海内之政……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逢明天子人人自以为更生。”[《史记.主父偃列传》]。然而事实上,我认为把大一统的功绩全加到秦始皇身上是不合适的。

首先,“解放后出版的几乎所有通史、断代史和关于秦始皇评价的文章,都毫无例外的支持这一种说法——秦始皇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符合人民的要求和愿望,完成了统一中国的事业。”[徐扬杰《秦统一中国的原因的再探索》]。然而我以为,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应该把他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客观地分析评述,做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秦始皇,作为一个封建地主阶级利益的代表者,是不可能站在人民利益的立场上,为满足人民利益而去进行政治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统一,实现中国社会的大一统。他也许根本不会想到去考虑人民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生活,社会应当如何发展,更不用说会知道历史发展的潮流是什么了。他所在乎的所不断为之奋斗追求的无非是不断扩大自己的统治范围和剥削对象,争夺更多的土地、人口和财富,这完全是个人野心和地主阶级本性——兼并性的表现。事实上秦对六国发动的战争,给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还使秦与六国人民之间结下了很深的仇怨,为日后秦国的灭亡也留下了隐患。所以我们不宜过度拔高他发动统一战争的主观动机;而他灭亡六国后所施行的一系列看似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政策,如统一文字、禁锢思想,统一货币、度量衡、车轨驰道,颁布《秦律》等,撇开他在政策实施过程中采取极端手段给人民造成的痛苦不说,他颁布这些政策的首要的主观的目的难道真的是使社会发展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吗?还是为了巩固和维护自身统治,镇压人民反抗呢?

其次,战国时期封建兼并战争频繁而激烈,而兼并战争的发展趋势是逐步转化为封建统一的战争,从而造成由封建割据走向封建统一的历史特点。结束封建割据,实现全国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换句话说,统一也就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这不是任何一个伟人可以创造的。所以有人说:秦始皇是个幸运儿,他是等到果子熟了才来到果园中摘果子的。“当事之时,秦地已并巴蜀汉中,……灭二周,置三川郡。”(《史记.秦始皇本纪》)当嬴政登上王位时,秦已成为七国中最强盛的国家。当时的秦国,已经具备了统一的实力。固然秦始皇在招贤纳才、严明赏罚等方面显示出了他不凡的才能,但实现大一统绝对不能完全归功于他个人。

再次,经历了长期战争动乱的社会和人民需要大一统,他们需要的,是和平的安定的能够使人民休养生息,社会发展进步的统一。然而,秦始皇在完成了霸业之后给予他们的是什么呢?是暴政!

“皇设为车裂之诛,以敛奸邪。筑长城于戎境,以备胡越。征大吞小,威震天下。将帅横行,以服外国。蒙恬讨乱于外,李斯治法于内。事逾烦天下逾乱。法逾滋秦始,而奸逾炽。兵马益设而敌人逾多。秦非不欲治,然失之者仍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 陆贾《新语》]

“秦王贪婪暴虐,残贼天下,穷困万民以适其欲也,……劳罢者不得休息,饥寒者不得衣食,亡罪而犯刑者无所告诉人与皇“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以暴虐为天下始“。同期之为怨,家下坏也。秦始皇身在之时,天下以坏矣,而弗自知也。……然身死才数月耳,天下四面而攻之,宗庙灭绝矣。”《汉书.贾山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