棍棒底下出孝子,下句是什么来的

如题所述

”黄荆条下出好人“。

【出处】:民间俗语

棍棒式家教,是与蜜糖式家教相反的一种教育方式。在一些家庭里,家长对孩子的骄纵导致了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弱,有的甚至丧失了基本的生存能力。

在这种情境下,传统“棍棒教育”有所抬头,“狼爸虎妈”的严苛教育模式受到追捧。常言的说“棍棒底下出孝子”,在中国古代也的确用这种教育方法教育出了一些所谓的”孝子”。在中国,这是一种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都比较普遍和被认可的教育方式。

扩展资料:

棍棒式家教出现的原因:

1、效仿

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后,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因此子女的教育问题就成了一个大问题。在溺爱教育下,家长们培养出了一批批过分以自我为中心,受不得一点挫折的“小皇帝”、“小公主”。21世纪初以来,又出现了一种反潮流而行的教育模式:“凶狠教育”。

即或是父亲或是母亲,对自己的孩子非常凶狠,管教极其严厉,教育的方式也以体罚教育为主。一批“狼爸”“虎妈”纷纷涌现出来。不过他们的出现也有自己的显著的成功作为资本:“狼爸”萧百佑,用“打”的教育方式将三个孩子送进北大。

“虎妈”蔡美儿,采用咒骂、威胁、贿赂、利诱等种种手段,要求孩子沿着父母为其选择的道路努力,结果把孩子送进哈佛。他们这么一出名,家长们似乎看到了希望,于是纷纷效仿。

2、传统

在一些人看来,棍棒式教育是一个“老传统”,因为他们的父母就是这样教育他的,所以他们认为这种教育方式是好的可行的。

3、家暴

一提到“家暴”,很多人第一反应觉得会发生在夫妻之间,而往往会忽视这种发生在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棍棒式”家庭教育。一些妈妈既是施暴者同时也是受害者,因为其长期被丈夫施暴,导致其有可能不自觉地将怒气转嫁到女儿身上。

对于这种家庭成员中有暴力倾向的家庭,当地社区应当进行单独家庭心理辅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_棍棒式家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3-09
黄荆条下出好人”。
“黄荆条下出好人”也是家庭教育的一句古训,可用于子女
“棍棒之下出孝子”是一句单独的民间俗语,本来没有固定的下一句。但人们通常会把意思相近的两外词语并列起来,加强语气。常用的有“棍棒之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棍棒之下出孝子,黄荆条下出好人”。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5-04

自古以来,教育都是一件让父母头疼的事情,农村也有一句谚语,很多人都觉得有道理,那就是“棍棒底下出孝子,黄荆条下出好人”,在我们父母那个年代,“棍棒教育”是正统,孩子不打不成才。

第3个回答  2020-02-24
自古棍棒出孝子,我言诸君应为耻。
第4个回答  2018-04-04

娇养造就忤逆儿

1、这句话的意思其实就是孝子都是打出来的,

2、我并不知道棍棒底下到底能不能出孝子,

3、但太过分于溺爱必定会出逆子。

4、孩子的教育要以言传身教和平等沟通为原则,

5、简单粗暴和一味娇纵都不可取。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