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谁

如题所述

孔丘 (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字仲尼。排行老二, 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

中文名: 孔丘
外文名: Confucius
别名: 孔子,仲尼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陬邑昌平乡(今曲阜市南辛镇)
出生日期: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
逝世日期: 公元前479年4月11日
职业: 教师
信仰: 儒学
主要成就: 开创儒家学派
编纂《春秋》,修订“五经”
创办私学,打破贵族教育
代表作品: 《春秋》

目录

孔子简介
荣誉
政治生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安贫乐道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直道而行
政治思想德治主张
循循善诱
近世发展儒学大会: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儒学:如何在中国普及、在全世界传播
家世家谱孔子家世
孔子家谱
生平年表
高足弟子
孔子作品
孔子谥号
孔子身高
传世名言
孔子饮食
孔子学院
个人影响
同名图书
同名动画片
同名电影
同名电视剧1990版电视剧《孔子》
2010版电视剧《孔子》
文化遗产孔庙介绍
孔子文化旅游图片欣赏
在线观看
贴吧相册 孔子简介
荣誉
政治生涯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安贫乐道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直道而行
政治思想 德治主张
循循善诱
近世发展 儒学大会: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儒学:如何在中国普及、在全世界传播
家世家谱 孔子家世
孔子家谱
生平年表
高足弟子
孔子作品孔子谥号孔子身高传世名言孔子饮食孔子学院个人影响同名图书同名动画片同名电影同名电视剧
1990版电视剧《孔子》 2010版电视剧《孔子》文化遗产孔庙介绍孔子文化旅游图片欣赏在线观看 贴吧相册 展开 孔子

编辑本段孔子简介
孔子[1]:子姓,以孔为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昌平乡(今曲阜市南辛镇)人。家中排行第二。是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子”:古代对成年男子的尊称,在春秋战国时期,拥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成年男子都可以称为“子”,而且都希望别人称自己为“子”,因为“子”还是一种爵位,所谓“公侯伯子男”也。但是,真正能获得别人以“子”相称的,一般是两种人:要么在社会上公信力较高的,如“老师”;要么就是较有道德的贵族;孔子、老子属于前者。而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在天道观上,孔子不否认天命鬼神的存在,但又对其持怀疑态度,主张“敬鬼神而远之”。 孔子与孟子并称“孔孟”,孔子被尊为“至圣”,孟子为“亚圣”。 据记载,孔子的祖先本是殷商(华夏族)后裔,故为子姓。周灭商后,周武王封商纣王的庶兄,商朝忠正的名臣微子启于宋(夏邑)。 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即位,微仲即为孔子的先祖。自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之后,后代子孙开始以孔为氏,其曾祖父孔防叔为了逃避宋国内乱,从宋国逃到了鲁国。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是鲁国出名的勇士,叔梁纥先娶施氏曜英,生九女而无一子,其妾生一子孟皮,但有足疾。在当时的情况下,女子和残疾的儿子都不宜继嗣。叔梁纥晚年与年轻女子颜徵在生下孔子。孔子的伟大思想与孔子母亲很大关系,其母颜征在和他的外祖父颜襄对孔子产生了深远影响。由于孔子的母亲曾去尼丘山祈祷,然后怀下孔子,又因孔子刚出生时头顶的中间凹下,像尼丘山;故起名为丘,字仲尼(伯、仲、叔、季是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第,“伯”为老大,“仲”为第二,“叔”为第三,“季”为最小的。 孔子全身画像
孔子字仲尼,由“仲”字可知他在兄弟中排行第二,但是如果把姐妹也合起来排序,就以孟、仲、叔、季为序了,在兄弟姐妹中,居长的(大哥或大姐)为“孟”。所以孔子在家排行老二,字仲尼,但他哥哥的字是“孟皮”,而不是“伯皮”)。孔子三岁的时候,叔梁纥病逝,之后,孔子的家境相当贫寒。由于身处乱世,孔子所主张的仁政没有施展的空间,但在治理鲁国的三个月中,使强大的齐国也畏惧孔子的才能,足见孔子无愧于杰出政治家的称号。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孔子曾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先驱,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七十二,便是著名的七十二贤。七十二人中有很多为各国高官栋梁。又为儒家学派延续了辉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20

孔子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他一生勤于钻研学问,学术造诣很高,然而他仍不满于自己的学识,于是前往各地贤人拜师求学。

第2个回答  2010-11-12
孔丘 (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字仲尼。排行老二, 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

中文名: 孔丘
外文名: Confucius
别名: 孔子,仲尼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陬邑昌平乡(今曲阜市南辛镇)
出生日期: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
逝世日期: 公元前479年4月11日
职业: 教师
信仰: 儒学
主要成就: 开创儒家学派
编纂《春秋》,修订“五经”
创办私学,打破贵族教育
代表作品: 《春秋》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2176.htm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0-11-12
曲阜游记—孔林看孔子
2489年前,孔子这位73岁白发苍苍的老人,颤巍巍的拄着拐杖在门口徘徊。生活对老人是不公的,二年前自己独生的爱子先老人而去了,不久孔子深爱的大弟子颜回又去世了,连续打击使老人悲痛的泪涕横流,连说:“天丧予!”(天要我灭亡啊)

而仅仅相隔两年之后,孔子的又一个爱徒再次先自己而死,这是自己最勇敢的弟子—子路,当子路知道自己的主公被对手围攻,依然而然返回救驾。子路死的很壮烈,他在与叛敌交战时,身负重伤,被敌人割断了盔缨。这位最勇敢的弟子说:“君子死,冠不免。”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作为君子人,死的时候,戴的帽子不能没有。于是将盔缨接上,然后便被敌人杀死了。如果让现在人来评价的话,可能就说子路太迂腐了,两军交战时哪里顾得上这些礼节呢?但是,通过史记的记载,子路其实是慷慨赴死的,他其实已经知道回去救主很危险,但他说:“食焉不辟其难。”意思是说既然吃人家的俸禄,就应该救人家于危难,不能坐视不管,苟且偷生。

其实早在鲁哀公十四年(前477)春天(即孔子死之前的二年),替叔孙氏驾车的车夫在钜鹿东十里开外的大野,捕到了一只怪兽。人们从来不曾看到过这种动物,觉得太奇怪,都以为不吉祥。孔子不愧是当世最博学的人,一看就说:“这叫麟。”于是,鲁人把“麟”牵走了。然而,老人心里的不祥之感越来越强烈,最后居然涕泗横流。麒麟这种神兽,是在国家兴盛的时候,才会出现的瑞兽。可就是这个国家祥瑞之兽,居然被人所伤!世道要变了,圣人要逝去了!圣贤的道理要消亡了! 这个年过七十的老人,从“西狩获麟”时起就感到末日将至。

孔鲤死了,颜回死了,子路死了,天哪!这一连串的打击,把孔子彻底击垮了。

(令我想落泪的孔子像,周润发饰孔子)

孔子那时已经是年逾古稀。在夕阳之下,当孔子拄着拐杖,看见子贡来了,便说:“赐啊,你来得太晚了吧?”说着,孔子低沉地唱道:“难道泰山要崩坏吗?梁柱要摧断吗?哲人注定要困顿吗?”唱着唱着眼泪就掉下来了。

孔子对子贡说:“天下无道已经很久了,不能够尊崇我。夏朝人殡葬于东阶,周朝人殡葬于西阶,殷商的人则殡葬于两柱之间(大约是说夏商周不同的殡葬习俗),昨晚我做梦梦见自己坐在两柱之间受祭奠,我大概是殷商的人吧。”

七天后这位伟人离开了人间。

据《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死于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年七十三。他的死和他的生一样,很有悲剧色彩。

孔子,春秋时代鲁国人,也就是曲阜人,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死于公元前479年,享年73岁。孔子3岁时,父亲叔梁纥去世,16岁时,母亲颜征在去世,少年孔子成了孤儿(明太祖朱元璋的身世有点类似,看起来自古英雄出磨难),开始了他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中独自谋生、学习和奋斗的一生。
据记载,孔子的长相应该是不容恭维。据说孔子的长相颇怪,他天生的脑袋“生而圩顶”,头顶中间低,四周高,其形状好像倒过来的屋顶。因此名之曰丘。当然,这是司马迁的说法。

据说按照文字记载,现代人最象孔子的是乔羽先生。

(乔先生的人品和口碑,令人敬仰。我心中的孔子形象也象他)
后世为了神话孔子,把孔子的容貌称为七丑,包括眼露白、鼻露孔、嘴露齿等。我想这里面有太多的演绎成分。佛陀后来也被信徒形容为顶生肉髻,眼睫如牛王,手指相连等等。我自己认为这主要是神话圣贤,如果真长成这样,别说传道了,恐怕看一眼也会吓跑。

不过我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在很多人的想象中,耶稣一定是位白人。有一天,却有个黑人孩子把耶稣画成了黑人。当学监质问他的时候,他这么回答道:“我突然有种感觉,耶稣是黑人,因为他是那样慈祥,那样宽容。……我情不自禁地画成了我想象的这个样子。”在这则故事中,这位黑人小孩在不经意间,道出了文化传播的真谛。圣贤的模样,一定是当时人们心中最好的形象,最深入人心的。

(我最最尊敬的人——父亲,他也很象孔子啊)

其实,孔子叫孔丘,是因为他的父母为求一子,祷于尼丘,故生下他后,便名之为丘,字之为尼,又因排行第二,叫仲尼。孔子的个头挺高,“九尺有六寸”,用现在的尺寸来换算,大概有2.23米。“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我觉得这可能是遗传的原因,因为他的爸爸叔梁纥个子就不矮,而且力气惊人,曾经托住砸下来的城门。

孔子少年发奋自学,勤而好问,青年时代便掌握了参与贵族政治必须熟悉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进而掌握了《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的内容。

(吴道子画的孔子像)

这就相当于现在有个20几岁的年轻人,国学知识超过季羡林,书法超过舒同,外交礼节超过外交部长(我实在想不起来现在的外交部长是谁了,反正都一样,连个钓鱼岛都争不回来),数学超过华罗庚,写诗超过席慕容(悲哀啊,我实在不知道现在中国还有人能称诗人吗?现在的诗人只会无病呻吟,或只能诌出窗前明月光,地上鞋两双的东西!),音乐超过周杰伦(没办法!这纯属调侃,我实在不知道中国什么样的人叫音乐家?李双江、金铁霖?别糟蹋音乐了,这帮人调戏女学生拿手,生孩子还行,其他……),天上地下,几乎无说不知。
孔子30岁设学授徒,开始了漫长的教育生涯,他首开中国私人讲学、面向民众,提倡“有教无类”之风,成为中国第一位,也是世界上第一位伟大的教育家。

孔子一生,仕途坎坷。孔子51岁时,才做了中都县令,后来曾在鲁摄相事,堕三都,正民风,把鲁国治理的欣欣向荣。然而,由于鲁国群臣的无耻,时间不长,他便辞了官,离开鲁国开始了他长达14年的周游列国之行。但是此次周游列国之行,一波三折。孔子为了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吃尽了苦头。(至于孔子周游列国,我现在对网上有些学者,对孔子周游列国的批评,非常愤慨。)

孔子在68岁时回到鲁国,他把几乎全部精力放在了教学和文献整理上,一直到死。

孔子对后世影响深远,他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后世并尊称他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认为他曾修《诗》《书》,定《礼》 《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孔子开创了我国历史上私人讲学的先河,将以前学在官府,文化知识是贵族们的专利的现象,移植到民间。他首先提出“有教无类”的方针,不分贫贱富贵,均可以在他那里受教。其教学目的,是传他的人道学说。即克己复礼为仁,变化学生气质,成就人格,提高生命境界,终至成物。也即造就治国、平天下的栋梁之材。并采用“因材施教”和启发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不耻下问”……等风范。更以他诲人不倦的精神,对学生入如慈母般地关怀备至,如严父般地导以正道,如朋友般地切磋相长,莫不因其才而成就之。

孔子的儒家思想影响了中华五千年的思想。

美国诗人、哲学家爱默生认为“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荣”。1988年,7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发表联合宣言,呼吁全世界“21世纪人类要生存,就必须汲取两千年前孔子的智慧。

孔子不死!
第4个回答  2010-11-12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先世是宋国贵族,避难迁鲁。他出生时,家世已经没落。年轻时做过季孙氏的委吏 (管仓库)和乘田(管繁殖牲口)等。三十多岁到齐国,几年没有得到齐君的重用,又回到鲁国,聚徒讲学。五十多岁时,由鲁国中都宰 (都城行政长官)升任司寇(掌管刑狱、纠察等事)。后又曾周游宋、卫、蔡、齐、楚等国。晚年在鲁国编订古代文化典籍《诗》《尚书》《春秋》等,教授门徒。孔子的弟子曾将他的谈话和他与门徒的问答,辑成《论语》一书,这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
孔子是我国重要的思想家,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