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由什么引起的呢?是因为吃甜吃多了吗?

如题所述

糖尿病的病因十分复杂,但归根到底还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或胰岛素抵抗。因此,在B细胞产生胰岛素、血液循环系统运送胰岛素以及靶细胞接受胰岛素并发挥生理作用这三个步骤中任何一个发生问题,均可引起糖尿病。 1、胰岛B细胞水平。 由于胰岛素基因突变,B细胞合成变胰岛素,或B细胞合成的胰岛素原结构发生变化,不能被蛋白酶水解,均可导致2型糖尿病的发生。而如果B细胞遭到自身免疫反应或化学物质的破坏,细胞数显著减少,合成胰岛素减少或根本不能合成胰岛素,则会出现2型糖尿病。 多尿:不仅指尿的次数增多,而且尿量也增多,24小时可达到20多次,尿量可达2~3升至10升之多。甚至尿的泡沫多,尿质发白、发粘。多尿是由于血糖升高,超过肾糖(8.9~10mmo1/1),排入尿的糖多,于是尿的次数与尿量增多。 多饮:尿多之后是体内的水分减少,当体内水的总量减少1~2%时,即可引起大脑口渴中区而思饮。 应当指出的是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明显低于肾糖,所以在未出现多尿之前就已经确诊为糖尿病了。另一方面,老年人肾血管硬化,而使肾糖升高,所以血糖很高,而尿中无糖也不会出现多尿;再者,老年人中屈神经感受性减弱,尽管体内水分丢失明显,而口渴中屈无感觉,也不思饮,这也就是老年人常见、死亡率糖尿病非酮症渗性昏迷的原因。 多食:由于血糖不能进入细胞,不能为细胞利用,则会刺激大脑的饥饿中屈兴奋而多食,使进食后无饱腹感,满足感,于是进食次数和进食量豆明显增多。 应当注意的是2型糖尿病早期,由于高胰岛素血症的关系,使糖尿利用的关系而出现餐前明显的饥饿感,甚至出现低血糖,这往往是2型糖尿病的首发症状。 消瘦:由于体内葡萄糖利用减少,脂肪分泌增加,蛋白质合成不足,分解加快等均可引起消瘦,如有多尿症状,体内水分的丢失更加加重消瘦症状。同样,病程越长,血糖越高;病情约重,消瘦也就约明显。 2、血液运送水平。 血液中抗胰岛素的物质增加,可引起糖尿病。这些对抗性物质可以是胰岛素的受抗体,受体与其结合后,不能再与胰岛素结合,因而胰岛素不能发挥生理性作用。激素类物质也可以对抗胰岛素的作用,如:儿茶氨酚。皮质醇在血液中的浓度异常升高时可致血糖升高。 3、靶细胞水平。 受体数量减少或受体与胰岛素亲和力降低以及受体缺陷,均可引起胰岛素抵抗、代偿性高胰岛素血症。最终使B细胞逐渐衰竭,血浆胰岛素水平下降。胰岛素抵抗在2型糖尿病的发病几率中占重要地位。 糖尿病早期预测 不同病情、不同类型的患者可以有轻重不同的症状,轻者可以毫无感觉,重着可以影响生活,可以使典型的症状(三多一少),也是非典型似乎很难与糖尿病联系在一起的症状。典型症状是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按发生机制讲是应按这个顺序发生,但也可以仅仅突出某一个症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4-21
糖尿病(DM, Diabetes Mellitus)一词是描述一种多病因的代谢疾病,特点是慢性高血糖,伴随因胰岛素(Insulin)分泌及/或作用缺陷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 (这是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公布的DM定义) 糖尿病这个名词大家都听到过很多遍了。西医上管糖尿病叫做甜性的多尿,那么中医上管糖尿病叫做消渴,就是消瘦加上烦渴。实际上糖尿病从医学的角度上来看有这样一个定义:它是一个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两个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因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糖、蛋白、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临床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久病可引起多个系统损害。病情严惩或应激时可发生急性代谢紊乱如酮症酸中毒等。 糖尿病主要临床类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Ⅰ型)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多发生于青幼年。 临床特点是起病急,多食、多尿、多饮、体重减轻等症状较明显,有发生酮症酸中毒的倾向,必须依赖胰岛素治疗维持生命。起病初期血中胰岛细胞自身抗体阳性率高。口服葡萄糖胰岛释放试验可见基础胰岛素水平低于正常,葡萄糖刺激后胰岛素分泌曲线低平,显示胰岛素缺乏。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Ⅱ型)也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多见于40岁以后中、老年。大多数病人起病缓慢,临床症状相对较轻或缺如。无酮症酸中毒倾向,但在一定诱因作用下,也可发生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性昏迷。依赖胰岛素,但在饮食和口服降糖药治疗效果欠佳时,或因并发症和伴发病的存在,有时亦需要用胰岛素控制高血糖。胰岛细胞自身抗体阳性。空腹血浆胰岛素水平可正常、轻度降低或高于正常。胰岛素对葡萄糖刺激的反应可稍低、基本正常或高于正常,分泌高峰延迟。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04-21
尿病在中医学称为消渴症或叁多症(即多食、多饮及多尿)。患者经常感到口乾、口渴,即使不断喝水也无济於事。这种缺水现象是由於身体阴分不足所致,「阴」泛指身体内的体液及津液。饮食不当是造成肾阴不足的主要原因。进食过多高脂肪、高热量及醣类食品,会导致热毒积聚,伤及脏腑,内热若持久不散更会令津液乾涸。身体燥热之馀,往往亦因烦劳过度而甚为虚弱,最终会影响内分泌系统,引致新陈代谢紊乱。胰岛素功能因而失常或分泌不足,令血糖过高。糖分流入尿液,产生「糖尿」现象。 中医医治糖尿病的方法是清燥热、强体魄,从而改善内分泌系统。不过,无论采取何种治疗方法,饮食对糖尿病患者至为重要,既要有所节制,避免「肥甘厚味」的食物,亦要懂得汲取均衡营养,令体魄强健。糖尿病虽然不能根治,但适量的运动、愉悦的心情、良好的生活习惯,均有助缓和病情,以及预防出现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