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这首诗中相反的词有哪些

如题所述

这首诗是唐代王维的《画》,诗中相反的词有:

1、远——近

2、有——无

3、去——来

原诗:

《画》唐代:王维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释义:

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近一听水却没有声音。

春天过去,可是依旧有许多花草争奇斗艳,人走近,可是鸟却依然没有被惊动。


扩展资料:

全诗读起来似乎行行违反自然规律,其实正是暗中设谜,把画景于实景对照描述,显示了画的形神兼备。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这两句讲的是画上的山和水。远处看山,常常是模糊不清的,看不出是什么颜色;画上的山的颜色却很清楚。近处听流水,应当能听到声音的;但画面上的流水,人在近处也听不到声音。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这两句,讲的是画面上的花和鸟。花儿在春天里盛开,春天过去,花儿就凋谢了;但是画上的花儿,不管在什么季节,也照样开着。人走近停在枝头的鸟儿,它就会受惊飞走;但画上的鸟,人走近了,它也不会受惊,不会飞走。这都表现出一幅山水画的特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画 (唐代王维诗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5-18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远对近,有对无,去对来。
解释:
远远望去,似乎有一些山峦色相;
走近溪边仔细倾听,却根本没有什么东西叫做水声;
春天已经过去了,百花盛开的景象却并未消逝,随时可以显现在脑海当中;
人来了,惊飞了鸟,却从未惊扰鸟性——只是它不自知而已。这首诗是一首阐述禅理的诗,描绘的是清净自性,以及清净自性对于一切显现的观察,是不同于普通思维心对于境界之观察的。 自性见山,虽然有色相,有也是无,幻相而已;自性听水声,声声不实,有声也是无声;自性观春花,没有取舍,当下即是自性,所以春天虽然过去了,自性之花却并未凋谢,自性不生灭的缘故;人来了,鸟因为妄想心的缘故而惊飞,鸟的自性却依然如故,不曾有任何惊扰。鸟虽然不明白,禅师则清清楚楚。就这样,一切显现,头头是自性大道;万事万物,本性都是清净自性,本来平等。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2-12
远近,有无,去来,
第3个回答  2015-10-27
远近、去来,有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