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求恩的故事大全

如题所述

《白求恩的故事》是由杨阳执导的电视剧,主要讲述了10岁的白求恩把爷爷行医用的铜牌挂到了自己的门上,那一刻起注定他要走进人类医学的历史。在一连串的冒险和尝试之中,白求恩成长为一个朝气蓬勃的青年。他在大学毕业的前一年参加了一战,但战争却让他感到幻灭。一战结束后白求恩来到伦敦,在伦敦一位苏格兰姑娘以一种不平凡的天真让白求恩一见钟情,他们迅速结婚。
法西斯战火仍在蔓延,从西班牙回来后,白求恩发现有一个地方叫中国,更需要他 的帮助。从起初的不理解到后来的生死与共,白求恩与中国人一起经受了战火的洗礼,建立起了深厚情意。当白求恩打算回美国要求药品支援,突然一场战役爆发,白求恩毅然决定留下,再一次和中国的战士、医护人员一起面对硝烟战火。然而这一次,他在手术过程中不慎弄破手感染了病毒,最终在中国人民的感激和怀念中死去。 白求恩1890年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格雷文赫斯特镇,1939年11月在中国河北抗日战场染病去世。在加拿大和美国,他以高超的胸外科手术享有盛誉,是个生活优裕的富家子弟。他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后,在硝烟炮火中忘我地救治 八路军伤员,曾连续为115名战士做手术,持续69个小时。他为中国献出了生命中最后的1年零8个月。临终弥留时,白求恩这样写道:“人生很好,很值得为它活上一回,但也的确值得为它去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30
白求恩的工作态度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伟大精神一个重要的体现就是他对工作极端的负责任。对工作极端的负责任贯穿于白求恩的每一个行动,甚至他的每一句话。
有一次,白求恩在病房里看到一个小护士给伤员换药,发现药瓶里装的药与药瓶上标签名称不一致,也就是说,药瓶里的药不是应该用的药,这怎么行呢?如果要用错了,会出问题的。白求恩严肃地批评了那个小护士,告诉她,做事这样马虎,会出人命的。
白求恩用小刀把瓶子上的标签刮掉,并说:“我们要对同志负责,以后不允许再出现这种情况。”
小护士挨了批评,脸涨得通红,眼泪都要流出来了。白求恩心里很生气,但他控制着自己的情绪说:“请你原谅我脾气不好,可是,做卫生工作不认真,不严格要求不行啊!”
事后,白求恩向政委提出,要加强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才能把工作做好。
白求恩不仅用高超的医术救治伤员,他还主动提出,要办一所模范医院,亲自编写教材,亲自制作医疗器械,亲自为八路军医生上课,为八路军培训了大批的医务人员。这也体现了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千方百计改进工作。
输血和献血
早期的中国对于医疗的知识十分落后,早在战争年代,“输血”对于国人来说是一个十分陌生的新鲜技术,当时白求恩在军区医院讲授相关的医疗技术与知识,而当时这项技术仅仅在中国的极个别大城市才能进行,在贫乏的军区输血,几乎是令每个人闻风丧胆的事情。在经过白求恩的讲授以后,便推来了第一位伤患,而当时的卫生部长叶青山则成了第一位献血的人。在白求恩的专业操作中,战地输血取得了首例成功,碰到第二位病人时,白求恩更是强烈要求抽自己的血,一度被称为“群众血库”。
白求恩的发明
白求恩作为一个伟大的医疗战士,除了用自己的双手去医治伤员战士以外,他始终精益求精,对于医疗技术与器材不断创造、改进,在他手中出现了许多新的器材与技术,对于医治更多的患者、更多种类的病例对于后世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那么白求恩发明了什么呢?
首先是人工气胸器。当年白求恩染上了肺结核,因此住进了美国的一所疗养院,对于当时的社会而言,肺结核是一种不治之症,得到了肺结核的诊断书就如同被判了死刑的囚犯一样,唯一能做的就是等死。
当时疗养院里采用的唯一疗法就是“休息”,将自己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中,散步、垂钓、狩猎,企图用自己的意念与力量去战胜病魔,因为除此之外,也没有任何其它的办法。但是白求恩作为一个医生,他不甘心就这样迎接死亡。他每天在图书馆中翻阅医术,终于找到了一个突破口。一篇关于肺结核外科诊疗的文章中表示人工气胸法可以治愈肺结核。也就是在患者的胸内注入空气,使被细菌浸湿的肺收索,拥有真正的休息,然而但是整个美国成功的例子寥寥无几,该医院又不具备这种技术。于是白求恩在自己的强烈要求与有理有据的说服下,使医院同意为其做这种手术,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此后的两年时间里,白求恩不断研习细菌学并进行一系列相关实验,终于发明并改进了一系列医疗器械。包括人工气胸器、白求恩肋骨剪、白求恩肋骨剥器等等。除了器械之外,白求恩发明了什么呢?他的流动输血站、移动伤员急救系统等等,都深深影响着至今的医疗技术。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1-03
为保护伤员性命,将自己的万能血o型血给了中国伤员战士。还拿自己带的荷兰面包和牛奶给了伤员,自己就吃简单的早点。
第3个回答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