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千人拥有率不足200辆的汽车保有量基础下,汽车就一定是为全家人服务的,因此人多的家庭一定要座位比较多的车型,比如说7座车,我们熟知的汉兰达、锐界往往都是主销7座版本,一台车满足全家人多场景用车需求,是车主的愿景。5座不够用,那么就要更多地座位来满足载人需求。
随着2015年国家全面开放二胎,国内掀起了一股7座车风潮,先不说7座车到底卖的怎么样,至少一大批蜂拥而至的车企算是把这个市场好好填充了一番。
可是随后就有消费者指出7座车的问题,首先采用2+3+2座椅布局的车型进出第三排必须得收起第二排座椅,然后才能从座椅与门框之间的一条缝隙钻进去第三排,这样的出入第三排方式类似于两门四座跑车,并不受人喜欢,而采用2+2+3座椅布局的车型则要直面第三排座椅横向宽度不够的问题,当然,市面上大部分7座车型还是采用空间更加便利的2+3+2座椅布局。
2+3+2的7座车型上下车并不方便
更让人纠结的是,对于本身尺寸不够庞大的车型来说,做成7座车的话第三排空间不能够得到保障,因此它们的第三排也被人称作应急座椅,空间不够也限制了消费者选择7座的热情。
即便是7座的汉兰达,第三排乘坐空间也只能算一般
而且在国内5座车和7座车在车辆年检和交强险方面也有所差异,5座车型可以享受新车6年免检政策,而7座则不能享受,5座车型的交强险为950元/年,而7座车则为1100元/年,购买保险时的座位险也更贵,因此消费者也会考虑政策方面的差异来购车。
一来7座车市场已经填充得比较好了,而6座市场还有较大空缺,为什么不造6座车呢?于是就有一批率先吃螃蟹的车企开始造6座车型。
6座车型一造出来,2+2+2的座椅布局满足了每个乘员的舒适乘坐需要,而且由于中排采用独立座位设计,因此第三排乘客上下车便利性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对于尺寸受限的经济型车型来说,6座确实最能保证乘员舒适性。
由于采用独立座椅,六座车型中排舒适性非常好
而且6座车可以享受和五座车型相同的六年免检政策,交强险也和5座车型一样为950元,没了政策差异和第三排上下车便利性问题,按理说6座车应该比7座车更加更好卖才对,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2019年,现代全新胜达全年销量为15561辆,这一辆20万起标配2.0T发动机和8AT变速箱的中型SUV,最终还是没像自家的ix35一样成为市场宠儿继承第三代胜达的辉煌,或许就和其全系仅提供6座车型有关。
早期上市时仅提供6座车型的别克GL6后期也推出了5座版车型,同样的还有凯迪拉克XT6,上市时仅有6座车型可选的XT6在上市2个月后也立马推出了7座车型,就现在来看,似乎并没有一款6座车真正成为爆款的。
6座车之所以没出爆款,车型数量本身不多是一个原因,但是更大的原因则是6座车不太适合用户多场景使用的需求,换句话说,它既没有7座车能拉人,还没有5座车便利,储物空间也卡在两者中间,很尴尬。
当我们把用车人数定义为5/6/7人时,5座车仅能满足5座需求,除非你不怕超载;而6座车可以满足5/6座需求,7座车可以满足5/6/7人的用车需求,单从载人的角度来说,7座车>6座车>5座车。
打开第三排是7座车,放倒第三排是5座车
而在这三种情况下考虑出行便利性时,平时最常见的5人出行时,6座车就会出现问题。由于6座车基本上全部是2+2+2的座椅布局(在汽车历史长河中也出现过3+3布局的6座车)。
而对于2+2+2布局的6座车来说,要满足5人载人需求也需要用上第三排座椅,对行李箱空间有所牺牲,而对于5座车和采用2+3+2布局的车型来说,载5人之后行李箱空间则碾压6座车,这就是6座车尴尬的地方,只要乘员超过4人就得使用第三排,使用第三排就得牺牲行李箱空间,6座车给人的感觉更像是只能载人而不能兼顾行李需求。
同为5座状态,6座版的尾厢小一半
简单来说,不放倒第三排没法装行李,放倒第三排只能坐四个人。
如果想获得5座车大小的尾厢,只能当4座车用
而买7座车的人往往是图个应急,尤其是7座SUV车型;需要载人的时候打开第三排变成6/7座车,平时放倒第三排之后就是一台普通的五座车,增加了使用的丰富性还不会影响日常实用性,6座的尴尬则正是在这里,平时要么当4座车用,要么就牺牲一部分行李箱空间,无解。
显然,6座车型不够7座车型实用,虽然有着免检优惠和上下车便利性优势,但是对于多数人来说,6座车的使用场景单一是最大的问题,因此如今单纯只卖6座版的车型也比较少了,更多的是5/6/7座都提供选择的车型,6座,其实是不适合多数人的,更多还是适合有特定需求的人,比如说用来商务接待,或者说家里就是六个人且经常一起出行,总得来说,6座车的需求还是比较少。
笔者也常常劝身边的朋友谨慎选择6座车,和7座车不同,7座车的使用场景丰富性是碾压五座车的,而6座则只能说和5座各有优势,总得来说6座车的使用场景比较有限,而且不理智购买了6座车之后的麻烦也比7座车多很多,至少从笔者来看,如果经常五人用车的话,购买6座车型还是得多加考虑。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