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孩子“做事磨蹭、好吃懒做”?专家:爸爸的作用很关键

如题所述

对孩子的失败的教育很多是爸爸教育的缺失造成的

1、爸爸回家就去玩手机

爸爸的负面影响

爸爸很多时候的确和孩子呆在一起,但慢慢的,手机就成了爸爸和孩子之间的障碍。

爸爸要么在上班,要么在应酬。即使能早点回家,爸爸们除了吃饭就开始躺在床上或者窝在沙发上玩手机。好不容易周末能带孩子出去玩一下,他可能也不会全身心地投入陪孩子玩会儿,一会儿电话一会儿微信的,要么就在浏览网页。名义上是带着孩子出来玩了,但实际上他的注意力根本不在孩子身上。

2、爸爸喜欢晚点回家

爸爸的作用很关键

不管单位是否真的需要加班,是否真的必须去应酬,很多爸爸都是下班能多晚回家就多晚回家,通常还会三天两头地和哥们去潇潇洒洒地玩一遭。

一些妈妈常常说,我现在得养两个孩子,一个是我的“大孩子”,一个是我的小孩子。

既然我们把孩子出生了,爸爸就要应该承担起责任。

3、养孩子就是女人的事?

孩子需要共同教育

老公不懂得疼惜女人,觉得带孩子做家务都是女人的事,从来不帮一下,还总说你在家轻松自由,不就是带下孩子吗?

男人总是觉得养孩子是很简单的事

4、不陪孩子玩的爸爸

爸爸不愿意陪孩子

孩子的成长瞬间转瞬即逝,真的很短很短,等你有一天老了,自己闲下来想让孩子陪陪的时候,发现孩子已经长大了,每天忙忙忙,你就等着体会孩子当初的心情吧。

对于孩子的成长,爸爸和妈妈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果说妈妈的陪伴能给孩子安全感,照顾孩子的生活,培养孩子的细腻和善良,那么爸爸的陪伴更多的给了孩子独立、坚强,解决问题的主动性,面对挫折的乐观性,爸爸和妈妈缺一不可。

5、爸爸总爱跟家里人争吵

孩子受家长影响

有了孩子以后的家庭,吵架是最大的禁忌。试想一下,假如你是一个孩子,站在旁边目睹了这一切对你会造成怎样的影响?大人的争吵,让孩子孤立无援,想要说什么,又会被说是多管闲事,甚至有可能会引发更大的战争。于是孩子就会默默地忍让,久而久之,就会让他产生消极的心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6-06

早上的地铁上,看到这么一幕:


一个看起来7、8岁的孩子抱着书包,眼带泪光地坐在座位上。他的妈妈在一旁大声训斥他:

7点就叫你起床,磨蹭到现在,等到了学校老师骂你,我看你怎么说。


还有5分钟就上课了,你说这能来得及吗?被罚了也不许和我抱怨,谁叫你自己慢慢悠悠的!


小朋友看起来很可怜,但其实我也很能理解这位妈妈的 “气急败坏” 。毕竟孩子磨蹭起来,是真的能让人崩溃。


但所有孩子做事都这样磨磨蹭蹭的嘛?肯定不是的。孩子一切行为的养成,都和家庭的影响密不可分, 尤其爸爸的作用更加重要。


为什么说爸爸这个角色,在对孩子行为的影响上更重要?


因为家庭关系中,妈妈 情感 细腻,对孩子的影响和帮助大多是 心理上 的。


而爸爸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为家人遮风挡雨,自然成为很多孩子的榜样,尤其是在 行为举止上 ,孩子很容易去模仿爸爸的行为举止。



如果一个爸爸总是懒懒散散的,下班回到家就往沙发上一躺,什么都不做,孩子就可能也一样,放了学就想着躺在沙发上看电视。


但要是这个爸爸有责任心,体贴家人,那孩子也会一样。 之前有一位妈妈就和我们分享过这么一件事:


“前阵子我腿受伤了,丈夫又要加班,没法照顾我。于是呢,丈夫在出门上班前,对8岁的儿子说:‘爸爸今天要很晚才回家,今天照顾妈妈的任务就交给你了!’


本来我没当回事,但是儿子放学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马上把作业做完了,要知道平时都要至少磨蹭到八九点钟才做好,这次竟然不用别人催自己就做好了。吃完饭后,儿子又抢着来刷碗,还叫我赶快去床上休息。


当时我真是又想笑,又感慨。 笑是因为孩子好像一下子长大了,感慨是因为一个好的榜样真的很重要,丈夫平日的举动孩子都看在眼里,虽然平时不说,但是做起来还真是有模有样!”


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说孩子不是天生就磨磨蹭蹭的。 家长的引导和榜样作用,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很多时候,孩子磨不磨蹭,完全取决于自己的主观意愿,和家人对他的引导。


家庭教育专家宗春山教授(宗爸),在一次讲座后与到场的一些孩子聊天,聊到 “爱磨蹭” 这个话题的时候,一个孩子就偷偷告诉宗爸,自己平时的“小磨蹭”都是故意的。


宗爸很好奇,就问她为什么。孩子说: “做快了又不能去玩,做完了作业妈妈又会让我背单词,要不然就是去练琴,所以我就慢慢写,最多被妈妈教训两句,反正可以少写很多。” 宗爸听到后,很受启发。

我们做大人的,很多时候是不是太重视结果,而忽略了孩子想法和感受呢?


孩子为什么做事爱拖拉?

为什么不自律,整天懒懒散散?

为什么做作业总是爱分心、爱马虎?

为什么起床、吃饭总是磨磨蹭蹭呢?

……

孩子成长过程中,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但这些都无需担心。


只要家长能够多去为孩子考虑,搞清楚问题的症结所在,那么困难和问题再变我们也不怕!


变的是孩子遇到的问题,不变的是做家长的责任,和对孩子的爱。



文章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