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冬天为什么暖和?

如题所述

暖和的可能性非常大,不过这个“暖和”并非就说不冷了,在上一个冬天,前两个月出现了多次寒潮,导致我国寒冷不断,甚至创下了“冷”的新低。但是在冬天的第三个月,气温突然飙升,所以导致冬天的整体温度就上升了,结果又变成了一个“暖冬”气候,所以这里我们只能说“又冷又热”,并且今年冬天的气候变化也相当复杂。

除了我们说的全球变暖推动的全球效应之外,还有一个拉尼娜现象可能会再次引发气候的波动,所以这里只能说推测性的情况,并不能说明一定会出现这样的气候,首先我们得来看看整体的气候趋势。

全球变暖

全球变暖大家都清楚了,在人类不断进行温室气体排放,大规模砍伐植被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导致了全球的气候还在极端化之中,地球的温度不断上升,甚至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梯。

根据《气候变化2021:自然科学基础》报告显示,自从1970年以来,在过去的50年之中,地球的升温趋势都非常明显,其中2020年,全球平均温度都较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2度。

成为了有记录以来的三个最暖年份之一,同时海洋的热量也在不断上升,在20世纪90年代后显著加速,1990~2020年,全球海洋热含量增加速率为9.6×10^22 焦耳/10年,是1958~1989年增暖速率的5.6倍。所以综合情况来说,整个地球都在变暖之中,并且是整体变暖,无论是“春夏秋冬”都在升温,这才可能形成整体的升温。

所以,全球变暖是一个趋势,这是毋庸置疑的。在2019年的时候,全球二氧化碳浓度达410ppm,高于200万年以来的任何时候。而2021年5月,再次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爬升到近419ppm,所以这直接说明了,二氧化碳还在增多,地球变暖只会持续不会减弱,不过这里需要提醒,地球变暖在持续,但是并没有表明是在“加速”,这个要分开。

那今年冬天会不会比往年暖和些?

在全球变暖的角度之下,暖和的可能性非常大,这里我们也说明了。但是站在全球变暖的角度之下,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极端性的气候模式多,所以也还是有概率出现极端性的寒冷气候。那么就是“更冷”了。同时,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存在,那就是虽然全球变暖在发生,但是2021年还可能出现一个新的“自然现象”。

那就是“拉尼娜现象”,那这又增加了气候的波动性了。同时大家知道,在拉尼娜现象出现的时候,会引发气候的“变冷”效应,那就是地球可能出现短暂的“全球变暖”停歇——暂停全球变暖。所以冬季的时候就可能变冷。什么情况呢?一会变冷,一会变冷,冬季是冷是热似乎都摇摆不定了?

确实也是这样,那今年冬天会不会比往年暖和些,这个真就无法进行判断了,只能够从大体的趋势来说,变冷的可能性存在,就算冬天整体不变冷,出现的“极端性寒冷”可能性也非常大,除了全球变暖产生的极端性寒冷,那就是拉尼娜现象可能引发“环流波动”,最终可能引发寒冷的气候出现。

那归根结底而言,还是那句“总结语”了,只有冬季结束之后我们才能够给出确定性的结论,不然是没有办法的。因为气候的波动性很强,前面我们也举例说明了,上一个冬天是先寒冷,结果最后一个月直接“逆转”冷冬,变成了暖和的冬季,这咋说?所以气候多变,只能持续观察。当然,针对部分的省份来说,可能会呈现出冷冬的气候,但是我们讲究的是全国,不是单独某个省份,这就是大概的情况。

总结

气候变化越来越极端化,无论接下来的气候如何转变,但是都说明了一个问题,极端性的气候在不断增多,联合国机构报告,也给我们显示未来极端天气可能更为频繁,人类活动导致大气、海洋、陆地变暖的事实“无可辩驳”。高温、干旱、强降雨、强风暴等极端性气候增多,这也是事实,所以气候的改变已经呈现在大家面前了。

这就需要我们维护地球系统了,人类剩下的时间可以说不多了,如果持续下去,未来当气候的“临界点”全部达到,那真的彻底就没有逆转的可能性了。不要说到地外天体,可能人类还没有时间去开发“第二地球”,现有的地球就已经彻底无法适应人类的居住。

加油吧,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少植被破坏,维护动植物共同发展等等才是根本,我们是依靠地球生存的,如果地球没有生命了,那地球依然可能旋转,但是地球没有了,那么生命也就无法生存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2-21
因为气候异常导致的
一,我们地球的气温会经历由渐渐变高,又渐渐变低的过程,也就是所谓的“冰期”和“间冰期”,冰期就是气候变冷的过程,而间冰期是气候逐渐变暖的过程,地球现在正处在变暖的间冰期。
二,全球气候变暖,当然最主要的是上面的原因,另外还有就是因为人类大量的燃烧化石燃料,释放过多的二氧化碳气体,再者由于人为的砍伐森林,导致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变差,导致温室效应逐渐加剧,气候变暖。
三,当然也不排除是气候突变的可能。如因为“厄尔尼诺现象”或者“拉妮娜现象”,正如以前看过的报道,澳门1997年全年前8个月的降雨量超过了过去40年的年平均降雨量;香港的降雨量也打破了有史以来的降水纪录,"七一"香港回归那天,持续不断的大雨自始至终伴随着隆重的交接仪式,令人印象深刻。总的来看,在厄尔尼诺现象的作用下,全国大部分地区冬季的温度比正常年份高,南涝北旱现象比较明显。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不当处希望各位给以批评指正。
第2个回答  2021-12-21
一般来说很多人都是会关注的一个难题便是一年的冬季是否会严寒,假如严寒的话就需要提早准备好保暖对策,假如温暖的话,那麼就可以不提前准备厚的衣服裤子了。那麼冬季是冷冬或是暖冬呢?下边就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2020-2021年冬季预测分析暖冬概率是特别大的。但气象监测上的夏天长达3个月,这3个月偏暖或是偏冷是在于温度的平均值,而不是最高值或极小值。针对普通民众而言,冷暖冬的实际意义并并不是十分大的,大量的情况下只必须 关注气温是不是将要转变,怎样转变,并立即搞好应对措施就可以了的。
2016年1月中下旬,在我国曾遭到过一次“霸主级”寒流的事件,那时候内蒙古额尔古纳,河北张家口,山东青岛,上海浦东,江苏淮安,浙江永嘉,福建福州,广东珠海,广西广西防城港市,四川什邡,云南屏边等76个网站提升本地建网站至今最低温度历史时间极大值。下雪范畴乃至抵进两广沿海城市,创出有详细气候纪录至今(1951年至今)的最南界。
殊不知冬天完毕之后,数据分析表明,2015年和2016年冬天是偏暖的。有很多人会问,为何觉得前2年挺冷的,气象局还说成暖冬呢?
“全部冬天偏暖,并不表明3个月都偏暖。”中国工程院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局气候问题尤其咨询顾问丁一汇告知新闻记者,气候是2个主要参数叙述,一个是平均气温,一个冬季,90天的平均气温超出了十几年的平均值,这就是暖冬,相反是冷冬,这也是平均值的难题。
与此同时还需要用另一个极端化事件来叙述,产生在几日里,有的过程中会忽然十分温暖,但有的情况下就会忽然无比的严寒,这就是极端化事件,是短期内内产生的。
假如预测分析冬季是偏暖,代表着从整体看来是超出很多年的平均值,但并不表明在这个暖冬下不容易有较强的冷事件晴和事件的产生。除开上边的事例,也有2015年12月30日,北极温度一度超出0℃,比长期冬天的均值气候变暖了30℃。
第3个回答  2021-12-21

记录一下 2020年1月13日 圣彼得堡 到了一月份还在下雨了 往年这会雪都半米厚了 今年地上都是下雨的积水 5年前是可以冻的胡子都结冰的 至少暖和了15度吧 至少

我估计以后没有冷天了,东北除外。我记得上小学的时候,冬天下冰雹,有雪糕那么大,现在哪有这么大冰雹了。那时候下的雪也大,真的是鹅毛大雪,万里银装素裹,,现在下雪就跟闹着玩似的中原地区,快圣诞了现在天天十几度。中午太阳暖的像春天。楼下的木瓜树快发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