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壁画中反弹琵琶的画面有什么深层的含义?

如题所述

如果用现代人的思维来理解,反弹琵琶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在“炫技”。即使穿越回大唐,这样的可能性也是不能排除的。

飞天和弹琵琶都是敦煌文化中非常有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飞天在梵文中被称为香音神,在佛经中称为“天人”,她们通常会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一样活动在佛的周围,要么护佛,要么听候佛的差遣,由于长着翅膀,办事效率可能比较高。

我国汉代壁画的飞天形象还长着翅膀,到了唐朝翅膀没了,取而代之的是具有古典特色的飞舞的飘带,且有了唐人特色,体态丰腴,头朝下从天上蜿蜒而下,彩带飘飘,流云落花衬托,动感十足。它象征着自由、快乐、吉祥和幸福,深得画家们的喜爱,张大千就画了不少飞天形象的画,尽管争议也不小。

除了飞天,弹琵琶这一技艺也是敦煌壁画中反复出现的艺术形象。反弹琵琶在壁画中并不止一次出现。它在涉及五代时期、盛唐、中唐时期和宋代时期的窟画中均出现过,我们从两个方面来理解敦煌壁画中的“反弹琵琶”。

    从舞蹈动作来看

反弹琵琶,很显然这是一种亦舞亦奏的表演形式,舞者左手高扬按弦,右手反抬拨弦,左足踏地,右足吸腿反抬,身体以腰部为中心呈S型。

从壁画上舞蹈动作,很明显可以看出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中国古典舞或民间舞,而是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异域文化。

中国的传统舞蹈大多是谦逊保守的,很少有脚部动作,习惯运用上肢语言表达,手部动作在舞蹈中几乎占据百分之五十,夸张而实质性的富有跳跃感的动作并不多。

简言之,中国传统舞蹈姿态在很多情况下所体现的是一种内在的美感,动作的韵律和形神之美。且舞蹈服装也相对比较保守,不会直接展露人体肌肤。其东方艺术魅力在于“寓露于藏,藏中透露”。

西方舞蹈的共同特性则主要表现在对性情的表达上,舞者所展示的是体态上的形式美感,一般没有特别的精神寓意,展示更多的是一种个体的性情美感,渴望自由与飞翔的豪放情感。比如芭蕾、华尔滋、弗拉门戈、布鲁斯等。


但殊途同归,东西方的舞蹈都受到各自独特历史文化的影响。反弹琵琶作为一个舞蹈动作,正是融合了东西方文化的特点。

首先,从舞蹈服饰来看,舞者上半身几乎是裸露的,下半身则配有裤饰,到脚又是裸露在外。舞蹈形象并不符合传统意义上的保守形象,但是舞者身上的彩带却是具有古典特色的。

其次,从舞者的动作来看,呈现S型的线条。“欲前先后”、“逢左必右”是中国舞蹈运用比较多的动律。东方古典舞蹈的瞬间姿态美,一般要兼顾头、肩、胸、胯、膝和踝的异向扭动,从而形成S 线条。壁画中的舞者肢体呈曲线,单腿立地支撑,斜出胯而另一脚收勾,整体都在突出一个“圆”字,包括道具。

再者,我们看舞者膝盖以下的装饰,还有脖子上头上的项饰,都是佛门图案莲花的标识。耳朵及耳朵上的饰物,包括舞者的神态,饰品颜色的搭配,都充满了浓浓的佛教文化。而且裸露上半身,在佛教文化中也有着相对应的宗教故事。

因此,可以说,通过反弹琵琶这个舞蹈动作,恰好见证了唐朝文化的高度开放性,融合性,以及唐朝人的包容性。反弹琵琶是大唐文化一个永恒的符号“反手拨弦自在弹,盛唐流韵袅千年”。

工匠们摆脱了传统思想的束缚,在艺术上进行了再创作,融合了印度、西域、中原飞天的文化,与舞者相比,琵琶在此起到一种陪衬的作用。

    从弹奏乐器来看

作为舞蹈道具,琵琶频繁出现在北朝到隋唐的汉地窟画中,舞蹈者或怀抱琵琶,或侧身倒弹,或昂首斜弹,而唐朝诗人咏琵琶的名诗也不少,如白居易的《琵琶行》,王昌龄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说明琵琶这种乐器在唐朝非常流行。言外之意,唐人使用这种乐器的技艺也是相当高的,反弹琵琶确实有“炫技”的成分。

琵琶作为拨弦类的鸣乐器,也是由印度经龟兹传入内地,龟兹位于丝绸之路的新疆段,也是政治文化重镇,经济也发达,这个地方的石窟艺术更加久远。敦煌莫高窟也有参考借鉴吸收转化的成分。

在汉传大乘佛教中有四尊守法天神,名曰四大天王,其中东方持国天王也是手持琵琶,持国意为慈悲为怀,护国土护众生。琵琶发出的法音则寓意来护住众生。

因此,工匠们将常见的流行乐器并带有宗教色彩的琵琶引入壁画中,同时将唐人在琵琶上的高超技艺反弹琵琶绘入其中,这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总之,反弹琵琶作为一种又奏乐又跳舞的表演形式,集高超的弹奏技艺、绝妙的舞蹈本领、优雅迷人的姿态,宗教色彩和东西文化,都集中在了舞者的肩上,显得劲健而舒展,迅疾而和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