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怎么读 拼音

如题所述

羌 [qiāng]

羌(拼音:qiāng)是汉语通用规范二级汉字 。此字初文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其古字形像上有羊角的人。由于羌人多作战俘、奴隶,故有的字形增添绳索或刑具。羌本义即商代西方游牧部落的羌人。亦指羌人所建之方国。楚方言也用作语气词,用于句首。

羌族

基本解释:

1、中国古代西部的民族:~笛。

2、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四川省:~族。

3、文言助词,用在句首,无义:“~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

4、姓。

文字溯源:

会意兼形声字。图1-4是甲骨文,对此字的结构曾有多种不同的理解。罗振玉、王国维认为是“羊”字;郭沫若认为是“狗”的初文;于省吾认为是人戴羊头伪装之形。

孙诒让、董作宾认为此字从羊从儿(儿是人的异体字),义为“牧羊的人”,牧羊是羌族生活生产的特征,是这个民族的称谓。据历史典籍记载,“羌”是一个早期就活动于中国西北地区的游牧民族,这个民族以养羊为主,并且常用羊角来作为自己的头饰。随后羌义为“牧羊人”的见解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羌”从羊从人,“羊”也有表音作用。

字源解析

“羌”字甲骨文有两种形态,第一种形体就像是一个头戴羊角头饰的人,如图4;第二种形体是一个头上用绳索之类的东西捆绑着的羌人,如图1-3。“羌”字的后一种形体正符合卜辞中所载的这样一个历史事实:那时羌人常和中原的商朝人交战,羌人每次战败被商朝人俘获的不少。而商朝人常用绳索将被俘的羌人捆绑后押回本国。西周金文与甲骨文构形相同,除个别的加绳索外,基本上统一作从人、羊声。战国文字继承金文,人形有时转向右侧。篆文“羊”形与“人”形分离,和隶书(图10)、楷书的字形基本相同。后来“羊”下竖笔与下半“儿”的撇笔连成一笔,写作“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