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作用情绪和情感,促进消费者的购买?

如题所述

如何高效地促成用户消费转化?开门见山地讲关键在于:情绪。

为什么情绪很重要,先举一个真实的例子:2015年罗辑思维搞了一场卖书活动,罗胖打包卖书,一套六本,封装好了不知道有什么书,限量8000套。

一家淘宝店主根据以往经验判断这个套装肯定会有价值,因为只有8000套。所以他在开卖的第一时间就抢了10套,8000套书在一个小时之内就被一抢而光。

罗辑思维的留言区就有人在问,哪里还能买到这套书?

于是这位店主赶紧把这10套书上架销售,他想现在趁机加点价肯定好卖。

所以他提价到450元,结果放了两天也无人问津。然后他就降到了原价400元,还是没有人问。降价销售以后,依然无人问津,最后这套书在这家店里不了了之。

为什么同样的商品,在罗辑思维那里,8000套书在一小时之内被哄抢而空?而在淘宝店主的小店里,一再降价,放了10天还是卖不出去?

原因就在于所搭建的购买场景不同,说到底就是罗辑思维和店主所调动情绪的能力有所不同。

首先,罗辑思维团队封装了6本不透露书名的套装,限量8000份,给大家制造了神秘感和稀缺感,激发大家的好奇心和参与感;
其次,罗辑思维团队是有很强的营销能力,单就罗胖本人强有力的说服能力就能调动不少观众的购买动机,制造一种非买不可,错过就会有追悔莫及的认知恐惧;
最后,制造时间的紧促感,限定在同一时间,倒计时秒表飞快的转动,大家要在一起疯抢,你大脑还在激烈地斗争要不要买?看看时间,再看看急剧减少的数量,让人没有过多的的时间去犹豫,匆忙之下就要完成下单,这种仓促感对用户的理性进行了挤压和挟裹。极大地触发了用户怕后悔,怕认知焦虑,怕错失机会的损失厌恶情绪,从而形成购买转化。
反过来再看淘宝店主,没有时间上的紧促感,没有蜂拥而至的争夺感,更没有唤起大家认知焦虑的恐惧感,商品除了陈列在那里,没有任何情绪的挑动,自然也就没有预期促成转化的购买行为。

所以情绪是什么?

有个很贴切的类比,情绪就是触发行动的开关。恐惧了,人会启动防御,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开心了,人会喜形于色,表现出积极乐观的一面;伤心了,人会逃避现实,寻找疗养伤口的地方;愤怒了,人会进行抗争,捍卫自己的“尊严”……

这些情绪就像是内嵌在我们基因上的开关,一旦启动,就会直接地去影响我们的行为。那如何应用这些情绪开关,促成销售转化呢?

笔者分别从“产品”“营销”“设计”三个维度来一一举例,限于篇幅,每个维度,用一个典型的方法进行论述。

一、产品思维的情绪促成转化
互联网产品的核心要素就是产品、流量、转化率,实体多一个空间的要素。在产品阶段,如何应用情绪的转化来设计产品呢?我们知道产品的规划初期要做用户研究,用户画像分析,产品定位,用户使用地图……

在“用户使用地图”这个阶段就可以抓用户的情绪触点,这里引入一个概念“峰终定律”。

诺贝尔奖得主、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研究发现,人们对一段体验的评价由两个因素决定,一个是过程中的最强体验,一个是结束前的最终体验,过程中的其他体验对人们的记忆几乎没有影响。这个发现被总结为“峰终定律”。

以宜家购物体验地图为例,横坐标代表体验路径的各节点,纵坐标代表各节点情绪的好坏。我们在体验完宜家商场之后,所能记住的就只是在“峰值”(⑥⑧⑨)与“终值”(⑳)的体验感受上,而在其它过程中好与不好体验的比重、时间长短,对我们评判宜家体验几乎没有多大影响。

宜家就利用这个定律,在用户体验的结尾上做了一点点的优化就产生了巨大的效果,顾客只需要花1元钱就能买到一支冰淇淋,价格便宜,味道可口,这就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吃到美味的冰淇淋即会缓解逛街后的疲惫,让人身心愉悦得到满足,同时又会让人觉得宜家的产品会有性价比很高的“错觉”。这个终值体验就应用地非常巧妙,花费成本不大,但却能得到用户更好地体验反馈。

因此在制定用户使用地图时,就可以利用这一规律,设计好用户体验情绪曲线,把握用户在关键节点的预期情绪,满足用户应有的需求目标,在用户没有预期的节点上制造意外的惊喜,打动用户。这也是小成本的破局打法——与其更好,不如不同,或许没有大成本的富丽堂皇,但可以有小成本的温馨体贴。

二、营销思维的情绪促成转化
营销是可以从产品(品牌)认知、情感沉淀、促成行动三个阶段做好情绪设定。重点说第二阶段的情感沉淀,情感是由情绪积累产生,有一个简单的公式:E=Σ T( F*I)

情感(Emotion),情绪(Feeling),强度(Intensity),时间(Time)。

情感=情绪*刺激强度,在时间维度上的求和。

举例说明:我在京东上长期购物,每次买到的商品又快又好,收到货物所产生的情绪就是满意的,长期积累下来,我就对京东的品牌以及购物体验形成了信任和依赖。如果有一次收货出现了问题,我也会找京东客服进行沟通,寻求解决方案。

如果换成一家新店,没有长期情绪的积累所形成的情感依赖,我可能就会做出非理性的行为,给差评,投诉,甚至直接拉黑。这就是营销在时间维度较长的情感维护,营销并不是我们狭义理解上的搞活动,而是自品牌建立以后,每一个引导消费的行为都应该称为营销行为。

短期的,“bug”营销就是典型情绪转化法。讲个很有意思的实例,一人去一个大卖场去买衣服,恰巧看中一件衣服,进门就问正在看手机的老板价格,老板装作看手机没在意,大声问里屋的老婆,这衣服多少钱。老婆吆喝道“560”,然后老板说“260”。那人听了二话不说赶紧把钱付了,心理暗喜,拿着衣服就开溜。这就是利用人爱占便宜的心理,让人产生意外的好运。

不要以为“bug”营销只是发生在互联网上的营销方式,而传统的行业没有什么“bug”,不会存在这样的营销方式,其实这个例子就很好的佐证了“bug”营销也可以很接地气,到现在依然有很多类似肯德基、拼多多、百度云等大公司乐此不疲地在用这类营销套路,还深得人心!

总之,运用营销促成情绪转化,就是要营造场景消费的氛围,渲染用户的购买欲望,抓住用户怕失去,怕焦虑等厌恶损失的情绪,适当地制造紧张感、竞争感、饥饿感……(当然这一系列的营销行为背后,也得用法得当,力度合适,让人自然信服,否则会适得其反。)

三、设计思维的情绪转化
人类的共识,人是视觉感知的动物,对美好的事物都有所向往。设计不必多说,从我们的视觉感知层就会影响到我们的情绪。产品界的大神乔布斯就是将“艺术”和“科技”完美的结合,设计出了具有颠覆意义的产品iPhone,引领了智能手机时代的革命。苹果的产品从设计体验来说,真的让人爱不释手。

从我的理解来说,设计是一门被动的艺术,它不会通过语言来主动推销自己,而是用既定的的形态来感染用户,传达给用户潜移默化的情绪,以此来达成自己的目的。

就拿熟悉的金融产品界面设计举例。我以“用户体验五要素”来说明,设计金融产品安全可信性(确定性情绪)的落地。

战略存在层:产品定位明确,这款金融产品是做什么的,我们服务的对象是什么,他们有什么需求层次,他们的年龄阶段,喜好特征……以此来确定产品的风格、色彩等标准体系。
能力圈范围层:产品提供什么样的服务,竞品是什么样的,给予用户什么确定的预期回报,以此来设计突出产品自身的特色,有别于竞品,优势在哪,怎么呈现给用户持久的依赖性。
资源结构层:组织结构能赋予产品的可靠性有哪些,权威机构、组织、个人的背书,知名合作伙伴的有力支持,权威媒体的报道,能力卓越的内部团队,以此来强化设计产品背景的可信性。
角色框架层:产品的结构框架,确定每个界面、元素的角色作用。在结构层面做到结构层次清晰,交互逻辑正确,操作流程明确,让用户在交互体验上感觉安全可信。
感知层:可以分视觉感知和交互感知两个维度。设计思路要考虑到:①简单清晰。一个页面只做一件事,删除冗余,信息明确;②高效贴心。减少等待,减少步长,缓解焦虑,反馈及时;③安全可控。信息脱敏,操作可控,安全提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3-31
如何高效地促成用户消费转化?开门见山地讲关键在于:情绪。为什么情绪很重要,先举一个真实的例子:2015年罗辑思维搞了一场卖书活动,罗胖打包卖书,一套六本,封装好了不知道有什么书,限量8000套。一家淘宝店主根据以往经验判断这个套装肯定会有价值,因为只有8000套。所以他在开卖的第一时间就抢了10套,8000套书在一个小时之内就被一抢而光。罗辑思维的留言区就有人在问,哪里还能买到这套书?于是这位店主赶紧把这10套书上架销售,他想现在趁机加点价肯定好卖。所以他提价到450元,结果放了两天也无人问津。然后他就降到了原价400元,还是没有人问。降价销售以后,依然无人问津,最后这套书在这家店里不了了之。为什么同样的商品,在罗辑思维那里,8000套书在一小时之内被哄抢而空?而在淘宝店主的小店里,一再降价,放了10天还是卖不出去?原因就在于所搭建的购买场景不同,说到底就是罗辑思维和店主所调动情绪的能力有所不同。首先,罗辑思维团队封装了6本不透露书名的套装,限量8000份,给大家制造了神秘感和稀缺感,激发大家的好奇心和参与感;其次,罗辑思维团队是有很强的营销能力,单就罗胖本人强有力的说服能力就能调动不少观众的购买动机,制造一种非买不可,错过就会有追悔莫及的认知恐惧;最后,制造时间的紧促感,限定在同一时间,倒计时秒表飞快的转动,大家要在一起疯抢,你大脑还在激烈地斗争要不要买?看看时间,再看看急剧减少的数量,让人没有过多的的时间去犹豫,匆忙之下就要完成下单,这种仓促感对用户的理性进行了挤压和挟裹。极大地触发了用户怕后悔,怕认知焦虑,怕错失机会的损失厌恶情绪,从而形成购买转化。反过来再看淘宝店主,没有时间上的紧促感,没有蜂拥而至的争夺感,更没有唤起大家认知焦虑的恐惧感,商品除了陈列在那里,没有任何情绪的挑动,自然也就没有预期促成转化的购买行为。所以情绪是什么?有个很贴切的类比,情绪就是触发行动的开关。恐惧了,人会启动防御,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开心了,人会喜形于色,表现出积极乐观的一面;伤心了,人会逃避现实,寻找疗养伤口的地方;愤怒了,人会进行抗争,捍卫自己的“尊严”……这些情绪就像是内嵌在我们基因上的开关,一旦启动,就会直接地去影响我们的行为。那如何应用这些情绪开关,促成销售转化呢?笔者分别从“产品”“营销”“设计”三个维度来一一举例,限于篇幅,每个维度,用一个典型的方法进行论述。一、产品思维的情绪促成转化互联网产品的核心要素就是产品、流量、转化率,实体多一个空间的要素。在产品阶段,如何应用情绪的转化来设计产品呢?我们知道产品的规划初期要做用户研究,用户画像分析,产品定位,用户使用地图……在“用户使用地图”这个阶段就可以抓用户的情绪触点,这里引入一个概念“峰终定律”。诺贝尔奖得主、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研究发现,人们对一段体验的评价由两个因素决定,一个是过程中的最强体验,一个是结束前的最终体验,过程中的其他体验对人们的记忆几乎没有影响。这个发现被总结为“峰终定律”。以宜家购物体验地图为例,横坐标代表体验路径的各节点,纵坐标代表各节点情绪的好坏。我们在体验完宜家商场之后,所能记住的就只是在“峰值”(⑥⑧⑨)与“终值”(⑳)的体验感受上,而在其它过程中好与不好体验的比重、时间长短,对我们评判宜家体验几乎没有多大影响。宜家就利用这个定律,在用户体验的结尾上做了一点点的优化就产生了巨大的效果,顾客只需要花1元钱就能买到一支冰淇淋,价格便宜,味道可口,这就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吃到美味的冰淇淋即会缓解逛街后的疲惫,让人身心愉悦得到满足,同时又会让人觉得宜家的产品会有性价比很高的“错觉”。这个终值体验就应用地非常巧妙,花费成本不大,但却能得到用户更好地体验反馈。因此在制定用户使用地图时,就可以利用这一规律,设计好用户体验情绪曲线,把握用户在关键节点的预期情绪,满足用户应有的需求目标,在用户没有预期的节点上制造意外的惊喜,打动用户。这也是小成本的破局打法——与其更好,不如不同,或许没有大成本的富丽堂皇,但可以有小成本的温馨体贴。二、营销思维的情绪促成转化营销是可以从产品(品牌)认知、情感沉淀、促成行动三个阶段做好情绪设定。重点说第二阶段的情感沉淀,情感是由情绪积累产生,有一个简单的公式:E=Σ T( F*I)情感(Emotion),情绪(Feeling),强度(Intensity),时间(Time)。情感=情绪*刺激强度,在时间维度上的求和。举例说明:我在京东上长期购物,每次买到的商品又快又好,收到货物所产生的情绪就是满意的,长期积累下来,我就对京东的品牌以及购物体验形成了信任和依赖。如果有一次收货出现了问题,我也会找京东客服进行沟通,寻求解决方案。如果换成一家新店,没有长期情绪的积累所形成的情感依赖,我可能就会做出非理性的行为,给差评,投诉,甚至直接拉黑。这就是营销在时间维度较长的情感维护,营销并不是我们狭义理解上的搞活动,而是自品牌建立以后,每一个引导消费的行为都应该称为营销行为。短期的,“bug”营销就是典型情绪转化法。讲个很有意思的实例,一人去一个大卖场去买衣服,恰巧看中一件衣服,进门就问正在看手机的老板价格,老板装作看手机没在意,大声问里屋的老婆,这衣服多少钱。老婆吆喝道“560”,然后老板说“260”。那人听了二话不说赶紧把钱付了,心理暗喜,拿着衣服就开溜。这就是利用人爱占便宜的心理,让人产生意外的好运。不要以为“bug”营销只是发生在互联网上的营销方式,而传统的行业没有什么“bug”,不会存在这样的营销方式,其实这个例子就很好的佐证了“bug”营销也可以很接地气,到现在依然有很多类似肯德基、拼多多、百度云等大公司乐此不疲地在用这类营销套路,还深得人心!总之,运用营销促成情绪转化,就是要营造场景消费的氛围,渲染用户的购买欲望,抓住用户怕失去,怕焦虑等厌恶损失的情绪,适当地制造紧张感、竞争感、饥饿感……(当然这一系列的营销行为背后,也得用法得当,力度合适,让人自然信服,否则会适得其反。)三、设计思维的情绪转化人类的共识,人是视觉感知的动物,对美好的事物都有所向往。设计不必多说,从我们的视觉感知层就会影响到我们的情绪。产品界的大神乔布斯就是将“艺术”和“科技”完美的结合,设计出了具有颠覆意义的产品iPhone,引领了智能手机时代的革命。苹果的产品从设计体验来说,真的让人爱不释手。从我的理解来说,设计是一门被动的艺术,它不会通过语言来主动推销自己,而是用既定的的形态来感染用户,传达给用户潜移默化的情绪,以此来达成自己的目的。就拿熟悉的金融产品界面设计举例。我以“用户体验五要素”来说明,设计金融产品安全可信性(确定性情绪)的落地。战略存在层:产品定位明确,这款金融产品是做什么的,我们服务的对象是什么,他们有什么需求层次,他们的年龄阶段,喜好特征……以此来确定产品的风格、色彩等标准体系。能力圈范围层:产品提供什么样的服务,竞品是什么样的,给予用户什么确定的预期回报,以此来设计突出产品自身的特色,有别于竞品,优势在哪,怎么呈现给用户持久的依赖性。资源结构层:组织结构能赋予产品的可靠性有哪些,权威机构、组织、个人的背书,知名合作伙伴的有力支持,权威媒体的报道,能力卓越的内部团队,以此来强化设计产品背景的可信性。角色框架层:产品的结构框架,确定每个界面、元素的角色作用。在结构层面做到结构层次清晰,交互逻辑正确,操作流程明确,让用户在交互体验上感觉安全可信。感知层:可以分视觉感知和交互感知两个维度。设计思路要考虑到:①简单清晰。一个页面只做一件事,删除冗余,信息明确;②高效贴心。减少等待,减少步长,缓解焦虑,反馈及时;③安全可控。信息脱敏,操作可控,安全提示。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0-13
用户经常会说:文案写的走心,产品也不错,但是我就是不想买。
这可能是做营销的听到最多也最无奈的一句话。

感官营销,让你全方位的刺激用户的大脑和情绪,让用户在不自觉之间完成一次次购买。

感官营销被定义为:

紧密结合消费者的感官并且影响其做决策的能力,感官营销将我们对营销领域的感官与感知的理解付诸实践。
在人类的五种感官中,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听觉都能吸引消费者范围,它们会影响基本感官的潜意识,是用户情绪的触发器。在某些情况下,比广告更具有说服力。

感官营销的影响可以表现在两个主要方面:

感官营销,可以用来塑造消费者潜意识对于产品,或是服务质量更抽象的感知(例如:其品牌特性的不同方面:比如说精巧、坚固、温暖、质量和现代性)。
感官营销,也可以被用来影响特定产品或服务的属性的感知,如:颜色、味道、气味或是形状。
视觉

人类70%的信息都是由视觉提供的,所以作为感官之首,视觉的作用不言自明。

首先,在日常的消费行为中存在许多视觉感知偏见或幻想,比如说:人们认为瘦高的容器会比矮胖的容器装更多的水,但是当他们喝了这两个容器里的水之后,实际上会发现其实矮胖的容器装的水更多,这时候他们会调整期望值。

同理,试想这样两个杯子的海报挂在店里,哪一个更能引起购买?

毫无疑问在右边的话,会比在左边引起更多惯用右手的人的神经刺激和产品购买意向。

利用视觉造成的感知偏见进行营销,是永不过时的经典方法。

其次,在用户注意力和时间高度碎片化的今天,用户停留在你身上的时间不会超过3秒钟,所以3秒就成了抓住用户的关键。

但是现在很多品牌的视觉都比较糟糕,比如:

他们都犯了一个共同的错误,想要一次性传递所有的卖点给用户,其实多等于无。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举过好利来的例子,其品牌视觉非常唯美,用户看上一眼就会有强烈的购买意愿。

好的视觉一定是在任何场景下,用户扫一眼就能记住所有的信息,非常简洁。

比如:

或者想要品牌成为一个标志,那么就应该把品牌做成视觉锤,比如:

牢牢抓住用户眼球,才是品牌致胜的不二法宝。

嗅觉

嗅觉是一种远感,意思是说,它是通过长距离感受化学刺激的感觉。以气味编码的信息,已经被证明更持久,并且能比其他感官编码在记忆中保存更久。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依然可以辨认出气味,利用气味可以提示各种自传式的记忆,香气也被证实可以提高对产品和店铺的评价。

所以当你准备走进一个地方的时候,嗅觉是除了视觉之外第二重要的“第一印象”。

所以很多高档酒店(比如:威斯汀),在其大厅、客房等位置都会放置香薰或者香水,味道很淡很柔和。其就是营造出一种温馨、放松、舒适的感觉。还有VIP候机室、高档私人会所、茶馆等等。

这些地方都会放置香薰或者香水,淡淡的味道就是不停的刺激你的大脑,告诉你,既来之则安之,好好享受当下的场景,从而获得情绪上的共振。

更为普遍的例子既是超市的熟食区,任何一家超市,熟食区永远都会有热气腾腾的食物摆在那里,未必真的好吃,但是一定特别香。通过嗅觉营造出一种饥肠辘辘的感觉,这个就是商家用来刺激你购买的利器,让你在不知不觉中买了很多东西。

美国Monell化学气味官能中心关于嗅觉与记忆的研究显示:人们回想1年前的气味准确度大约为65%的概率,然而如果是回忆3个月前看过的照片,准确度仅有50%。视觉比嗅觉记忆的遗忘时间线短,淡忘速度快,而嗅觉感觉深刻,遗忘速度慢,更能唤醒记忆系统。

所以,现代社会留住消费者的有效方式之一,就是香气留人。

听觉

听觉是人类非常复杂的系统,人类的听觉功能,已经达到了高度分化的水平,它对声音感觉的敏感性几乎是很难想象的。人们对任何声音都有明显的主观意识,都受兴趣及注意力的影响。

一个情绪低落、焦虑的人,对周围的事情都漠不关心,他愿意找一个僻静的地方。而一个乐观、开朗,对生活充满热情的人,自然愿意去热闹、人多的地方。这也就是为什么咖啡厅、茶馆、书店总是有柔和精美的音乐,而酒吧总是那么吵杂。因为声音在左右你的情绪,从而影响你做出判断。

最经典的例子,莫过于可口可乐拧开瓶盖的声音。

可口可乐里面灌装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当你拧开瓶盖的时候瓶内外的压强差急剧变化。瞬间会有二氧化碳被释放出来,所以有了那么经典的“呲”的一声。

可口可乐经过大量的调研发现:拧开瓶盖瞬间“呲”的一声,对口渴的人来说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感,那个瞬间他们对可乐的好感达到了顶峰。

世界上每天都会消耗几亿瓶可乐,这种快感和满足感就会释放几亿次。这对可口可乐来说是一次绝佳的免费营销。

其次,是汽车的关门声。

大部分用户认为,德国车普遍比日本车安全,评价标准之一即是用力的关车门,如果关门声非常厚重,说明车门防护系统精良,从而判断整车比较安全。如果关门声非常清脆或者力度不足,那么就说明车门防护系统一般。

所以,很多国内的车商都非常注重这个细节,力求关门声都非常厚重从而给用户吃一颗“定心丸”。

这里我们不讨论这个方法是否公平科学,只是单纯的说这一点。声音已经影响了用户的理性思维,影响了对产品的主观判断和分析。听觉作为人类高级感官之一,在适合的场景下是完全可以左右用户情绪从而让用户做产生认为“理性”的购买动机。

味觉

人类只能区分五种口味:甜、咸、酸、苦、鲜,但大部分只能区分出前四种。

味觉营销难度最大,因为味道一定需要用户亲自品尝才行,而品尝的前提是,你的宣传、文案打动了他。所以,味觉营销需要视觉、听觉、嗅觉的全方位配合。

物理属性、品牌名称、产品信息(成分、营养信息)、产品包装和广告宣传等等,会影响消费者的味道感知。

当用户看到下面这张图的时候,大脑只能接收到,无辣不欢这四个字,很难产生辣的味觉体验和联想。

当用户再次看到下面这张图的时候,大脑已经开始产生辣的联想。

当用户看到这张图的时候,加上前面两张图的联系记忆,大脑已经完全可以和辣建立强关系。这个时候用户已经愿意尝试并且相信,你的产品,确实很辣,很过瘾。

上诉例子只是说明味觉营销的复杂性,不管是酸甜苦辣咸哪种口味,都需要大量的文字、图片、嗅觉去配合才能产生立体效果。

触觉

触觉最直观的就是来自于双手,双手上面布满了神经元,当你触摸过一件物品的时候,你的大脑立刻会做出判断这个东西精美还是廉价,并且不同的人对触觉感官的需求是不同的。

为什么手机有磨砂、拉丝金属这种外壳材质?为什么好时用简易的锡纸包装?为什么天猫上有些店铺的包裹特别精美?

因为他们都在用触觉让你产生愉悦感和满足感!

当你去买车的时候,为什么总要先试驾呢?

有数据显示:49%的人在买车的时候,一定要亲自坐在驾驶室,手握方向盘,感受到最真切的品质才会购买。

可口可乐的玻璃瓶,一百多年来总是引领潮流。它的设计灵感来自女性的身材,并且瓶身下半部分纤细有条纹,当人们用手握住瓶身的时候,就会拥有非常完美的触感。

优衣库的门店,众所周知,优衣库的衣服款式不一定多,但是配色一定是特别多!而且摆放都非常整齐,你(尤其是女人)用手摸过试穿过衣服,冲动购买的可能性是不是很大?

最后

感官营销,既是科学合理的利用人类的五官的感觉来左右情绪。只有恰当的场景使用恰当的感觉,用户才能产生兴趣、心动、购买这些步骤。

同时要注意,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听觉并非各自为战,因为用户所处的场景和注意力总是碎片化的,接触到的信息也是碎片化的。想要一次性吊足用户的胃口,就必须使用组合拳!

以“色”悦人、以“声”动人、以“味”诱人、以“情”感人的体验式情景营销,要求我们懂用户的心理、情绪和状态。站在用户的角度去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才真正可以做到和用户的情感共振。

本文由 @西红柿炒蛋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
第3个回答  2022-06-19
这是导游的基本技巧,就是用当下的热点或者是节日去促进消费者的购买,顺便带上物品的好处以及低价促销的限购,这样你就可以提升消费者的购买性质。
第4个回答  2022-04-04
如何作用,情绪和情感促进消费者的购买呢,做一些大力推广的活动,吸引顾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