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剧有什么特色?

如题所述

湖剧原名“湖州滩簧”,主要流行于浙江湖州、嘉兴地区及杭州的余杭、临安,江苏的吴江、宜兴,安徽的广德等地,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因吴兴旧属湖州府,故1951年定名为“湖剧”。

湖剧带有浓郁的江南水乡情调,采用本地吴语方言湖州话演唱,不仅语言亲切柔和,曲调清新流畅,而且表演文雅细腻,宜演悲欢离合的家庭爱情戏。

湖剧的表演以文戏为主,具有质朴柔和,生活气息浓厚的特点。早期湖州滩簧角色仅为小生、小旦、小丑的三小戏。

20世纪30年代开始为演时装大戏,向越剧、话剧学习,角色增加到八小生、八小旦,并形成注重人物性格刻画,以抒情的唱腔和细腻的表演见长的演出风格。

早期的湖剧是介于湖州小戏与湖州说唱滩簧,就是湖滩之间的一种表演艺术。从某种意义上讲,早期湖剧是从湖州说唱滩簧曲艺中的湖州琴书发展而来的,和湖州琴书的另一说唱形式湖州三跳有着许多相同之处。

早期的湖滩演员往往小戏、琴书、三跳皆擅长。演员们合起来则表演滩簧小戏,分散则说唱三跳、琴书。因此,论湖剧的渊源,自然也就要从湖州三跳及湖州琴书的发展而论。

湖剧是由曲艺形式于1820至1850年间发展成为戏曲形式的。先后经过三个发展时期,即1820年至1924年称为小戏时期,多为二小戏与三小戏,如《拔兰花》等,唱腔称为小戏调.

1924年至1949年为本滩时期,除小戏外,已出现四亭柱清装大戏及移植的传统戏,如《双珠凤》、《珍珠塔》等,号称96本大戏。唱腔也由小戏调发展为本滩调和烧香调等。

新中国成立后,进入剧本戏阶段,1956年,《麒麟带》改编的成功是其标志,创作、改编、移植成为主体。

湖剧保留有大量明清时期的浙北民歌,是湖州民歌的宝库;男旦阴阳嗓的唱法在我国戏曲剧种较为罕见;舞台18个半音韵与吴语方言韵相合,具有一定的语言学研究价值。

湖州滩簧是1820年至1961年间逐渐在湖州兴起的民间说唱艺术。它流行、活动于浙北的湖州、嘉兴各县及毗邻的苏南地区,其行会组织明裕社最盛时期演员达数百人,按区域分湖州帮、长兴帮、桐乡帮、双林帮、德清帮、震泽帮等,各有自己的艺术特色。

湖剧的传统剧目有小戏《拔兰花》、《马浪荡》、《借披风》等72出,大戏有《借黄糠》、《庵堂相会》、《活捉姚麒麟》等96本。

其中较常演的有《陆雅臣》、《借黄糠》、《庵堂相会》、《卖妹成亲》,以及看家戏《姚麒麟》,这类剧目大多以反映家庭爱情婚姻为主。

新中国成立后,湖剧界人士创作出了古装戏《麒麟带》、新编历史剧《长城歌》以及现代戏《太湖洪浪》等一批优秀剧目。这些剧目经过湖州市湖剧团的精湛表演,满足、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湖州市湖剧团先后创作、演出了《太平桥》、《洞房变奏曲》等现代戏,在国内有一定的影响。

从1951年开始到1991年,湖州先后招收了5批演员,他们中的代表是第一代湖剧人许丽娟、肖明芳;第二代湖剧人高兴发、高芸娣;第三代湖剧人包弟、劳志良;第四代湖剧人杨正发;第五代湖剧人陆在良。

湖剧是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也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和极其重要的文化资源。

湖剧是浙江北部地区唯一的戏剧剧种。湖剧在其百余年的发展历史中,以其浓郁的地方特色剧目、音乐表演形式,塑造出了众多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体现出了湖州地区特有的乡土风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