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成绩什么时候能出来?

如题所述

教师资格证成绩查询步骤:登陆“中国教师资格网”——确定考试成绩公布时间——找到成绩查询入口——进入查询页面——输入本人姓名和身份证号,即可查到自己的考试成绩。

一、教师资格证成绩如何查询

考取教师资格证,点击蓝字咨询机构



1. 登陆“中国教师资格网”点击进入网站,登陆后,点击“证书查询(最左边)”即可查询。



2. 确定考试成绩公布时间:打开网址首页即可看到一个新闻公告栏,里面会发布考试成绩出来的时间。



3. 找到成绩查询入口:不管是笔试还是面试成绩,都可以通过首页右下角“成绩查询”的按钮进行查询。



4. 输入查询条件:进入查询页面,输入本人姓名和身份证号,即可查到自己的考试成绩。



5. 浏览考试成绩:信息无误之后,点击查询就可以看到自己的考试成绩。



成功通过2021上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的考生,请于规定时间内至中国教育考试网打印教师资格证合格证明。合格证明将用于教师资格证认定,考生一定要尽早打印!

二、教师资格证成绩有效期



教师资格证单科成绩保留2年,通过笔试取得的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有效期为3年。



根据《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第十八条笔试单科成绩有效期为2年。笔试和面试均合格者由教育部考试中心(教育部教师资格考试中心)颁发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



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有效期为3年。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是考生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必备条件。

三、教资认定流程是什么



1. 登录中国教师资格网,进入全国统考合格申请人网上报名系统,在规定的网报时间内登陆中国教师资格网,进行网上报名。



2. 根据当地教育局安排的现场确认时间及地点进行现场确认。在网上提交申请后,会显示相应的时间及材料提交地点,在规定的时间内,考生把准备好的材料送到现场确认点进行现场确认。



3. 认定和领证。各地市教师资格认定工作领导小组在受理申请后30个工作日内做出认定结论,并通知考生认定合格。教资认定合格者,即可领取教师资格证书



注意:各省市教师资格证认定时间及次数都不同,考生打印出教师资格证合格证明后,可就近选择教师资格证认定时间,按照规定完成教师资格证认定工作。

考取教师资格证,点击蓝字咨询机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8-16
一般教师资格证笔试出成绩距离考试日期是40天,当然了,可能每年前后差个3天;
面试出成绩一般1月份考试的,一般都是在2月底3月初出成绩。
5月份考试面试的,一般都是30天内出成绩。
第2个回答  2022-08-16
教资笔试成绩查询入口于2021年12月8日20日开放,登录中国教育考试网查询笔试成绩。

一般而言,教师资格证考完在一个月左右出成绩,在上半年,教师资格证3月中旬笔试,4月中旬查成绩,在下半年教师资格证11月初笔试,12月上旬查成绩。

教资笔试成绩查询时间及有效期
教资笔试成绩查询入口于2021年12月8日20日开放,登录中国教育考试网查询笔试成绩。考生如对本人的笔试成绩有异议,可在笔试成绩公布10个工作日内向报考考区所在地的教育考试机构提出复核申请,各地区复核时间略有不同,以当地公告为准。复查后的反馈结果由当地教育考试机构告知考生。
教资笔试考哪几科
幼儿园教资笔试科目为《综合素质》(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小学教资笔试科目为《综合素质》(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初级中学和普通高级中学教资笔试科目为《综合素质》(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和《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2022年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资格证报考基本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公民。
二、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三、符合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体检标准。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按照要求及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参加体格检查,体检结论为合格。
四、符合《教师法》规定的学历要求。
申请参加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师范类毕业生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非师范类毕业生应当具备大专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申请参加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师范类毕业生应当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非师范类毕业生应当具备大专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申请参加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及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考试,应当具备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或者其他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申请参加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考试,应当具备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以上学历并应具备助理工程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中级以上工人技术等级。

注:各地报考学历要求请以当地最新报名公告要求为准。
五、其他条件
被撤销教师资格的,5年内不得报名参加考试;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得报名参加考试。曾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第33号令)的相关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