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数效用论的基本简介

如题所述

基数效用论是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西方经济学普遍使用的概念。基本观点是:效用是可以计量并可以加总求和的。表示效用大小的计量单位被称为效用单位(Utility unit)。因此,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数(1、2、3……)来表示,正如长度单位可以用米来表示一样。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大小是可以测量的,其计数单位就是效用单位。
基数效用论认为商品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而马歇尔指出,货币也必须服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既然如此,由于富人持有的货币量大于穷人,所以前者的边际效用小于后者。如果把一元钱从富人那里转移到穷人那里,整个社会的效用就会增加。所以,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可以成为收入平均化的理论依据。 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
欲望——消费的动机;满足——消费的结果;效用——满足程度的度量。
效用——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获得的满足程度,它是衡量消费效果的综合指标。
效用概念有两个特点:
1、是中性的
2、具有主观性。效用会因人、因时、因地而异。
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大小是可以测量的,其计数单位就是效用单位。 1.效用量可以具体衡量;
2.边际效用(MU)递减规律。
3.货币边际效用不变 基数效用论采用边际效用的分析法。而序数效用论采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来考察消费者行为,并在此基础上推导需求曲线。物的效用向量可以表示为:Ux=U(x1,x2,x3,…,xn)。向量的模长可以直接比较,这是基数效用论的方法;多个向量可以复合成一个总的向量,或者一个总的向量可以分解成多个、多组向量,这是序数效用论的方法。下表给出两种理论的具体区别:
效用理论类型‖主要观点‖假设条件‖分析工具‖经济学家
基数效用论 ‖ 效用可计量 ‖ 苛刻 ‖边际效用‖马歇尔
序数效用论‖ 效用可比较 ‖ 宽松 ‖ 无差异曲线 ‖ 希克斯
联系
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是消费者行为理论中两个重要的理论。序数效用论的缘起,在于分析效用会相互影响的不同商品之间的关系(由Jevons等人的边际革命所推广的基数效用论一开始假设商品之间的效用没有相互影响,因而无法研究有关联的商品之间的关系,于是Pareto从Edgeworth那里借用了无差异曲线,用以说明两种商品之间的关系)。从这里可以知道,无差异曲线最早是从效用曲线得来的,而效用曲线本来是基数效用论中的概念。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The 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 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例如:如下表所示,在一个人很饥饿的时候,吃第一个包子给他带来的效用是很大的,以后,随着这个人吃的包子数量的边续增加,虽然总效用不断增加,但每一个包子给他带来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却是递减的。当他完全吃饱的时候,包子的总效用达到最大值,而边际效用却降为零。如果他还继续吃包子,就会感到不适,这意味着包子的边际效用进一步降为负值,总效用也开始下降。 递减规律的推导
第一,把效用看作消费的变量,据此构建的效用函数为:
U = u(X1,X2,…,Xn) (1-1)
式中U表示消费者一定时期内获得的效用总量,X1,X2,…,X n表示n种消费品的消费数量。假定式(1-1)是一个连续、可微的凹函数,即:
du /dxi > 0 且d 2u /dx i 2 < 0 (1-2)
式中i = 1,2,…,n,记du /dx i = MUi,称为 i种消费品的边际效用;式(1-2)的含义为“一个消费者从同一种消费品中获得的效用总量以递减的速率递增”或“一个消费者从同一种消费品每一单位的增量中所获得的效用是递减的”,这就是所谓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假定消费者在一定收入水平下总是购买效用最大的消费品组合,则消费者的行为可以转化为一个求解效用函数条件极值的数学问题。设I为消费者的收入,Pi为i种消费品的价格,则P1X1 + P2X2 + … + PnXn = I为消费者的预算约束,以此条件求效用函数(1-1)的最大值,得:
MU1 / P1 = MU2 / P2 = … = MUn / Pn = λ (1-3)
式中MUi = du /dx i ,即X i的边际效用;λ为货币收入的边际效用。
第二,由于式(1-1)至式(1-3)是以“基数效用论”为基础的,而效用的计量被认为是一个有争议的假设,所以希克斯等人建立了“序数效用论”,用“无差异分析”来取代效用的计量。该分析假定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X1、X2,且给定一个不变的效用水平U 0,则效用函数为:
U 0 = u(X1,X 2) (1-4)
式(1-4)表示给定的效用水平U 0可以从X1和X 2的不同组合中获得,由于X1的减少必须由X 2的增加来弥补,所以ΔX 2 /ΔX1< 0,即函数(1-4)为一条向右下倾斜的曲线;称∣ΔX2 /ΔX1∣为X1和X 2的“边际替代率”,如果要使总效用维持不变,则随着某一商品消费量增加而必须放弃的另一商品的消费量将不断减少,这就是所谓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这一规律说明,函数(1-4)为一条突向原点的曲线;在“序数效用论”中,这条体现同一效用水平、向右下倾斜并凸向原点的曲线被称为“无差异曲线”;如果给定预算约束I = P1X1 + P2X2,必有一条无差异曲线与之相切,该切点即为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在切点处两条曲线的斜率相等,因此有:
ΔX2 /ΔX1 = P1 / P2 (1-5)
式(1-5)的意义在于,经济学家似乎不用涉及效用的计量,只要通过消费变量ΔX和价格P,也可以推出与“基数效用论”同样的结果,即一个理性的消费者将按照“效用最大化”的原则来决定他的行为。
第三,由于“效用最大化”是新古典经济学以及建立在新古典基础上的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最基本的假设之一,而“最大化”本身已经暗含着效用在数量上的可比性;如果效用是无法计量的,经济学家怎样才能描述偏好和效用的“最大化”呢?萨谬尔森等人建立的“显示偏好理论”,就是为了解决“序数效用论”所蕴涵的这一巨大矛盾。
“显示偏好理论”的数学证明虽然非常繁复,但是它所包含的基本思想却非常简单:按照萨谬尔森的说法,“效用或偏好作为一种主观心理状态虽然是观察不到的,但我们可以观察到需求行为,即消费者在市场上作出的选择;一个竞争性的、理性的消费者通过自己的市场行为显示自己的偏好”,即“任意商品丛,只要费用低于所选择的商品丛,一个理性的消费者必然会认为,比起所选择的商品丛来,这一商品丛是不合适的”。(Samuelson,1947)换句话说,消费者根据自己的偏好所选择的商品或商品组合必然是效用最大的,“效用最大化”正是通过消费者的选择行为“显示”出来的。
在上述基础上,现代西方经济学效用理论普遍使用“偏好”范畴来取代“效用”范畴,把效用仅仅看作是偏好的一个函数:即假定消费集(consumption set)或选择集(choice set)X是k维实数空间R k中的一个非负子集,如果行为主体对集合X中的选择束具有偏好关系,而这些偏好关系又能满足完备性、自返性、传递性和连续性的假定(事实上,这些假定已经包含在“理性人”的预设中),则偏好关系就可以用一个连续的效用函数来表示,即存在一个函数u:X→R,使得x1﹥x2 ,当且仅当u(x1)> u(x2)。 ·生理或者心理上的原因:重复刺激;
·商品本身用途的多样性:先重后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