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师职称和本科院校有无区别?

在高职院校评的讲师职称,到本科院校是否会被认可,这二者之间有没有区别?换句话说,高职院校讲师证上,会不会注明这个职称只在高职院校适用?

本质上没有区别,都是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只不过根据学校和岗位工作性质而论,高职类的中级适合在高职院校工作,普教的中级适合在普通高校工作。
高职教师与本科教师的比较:
(一)专业发展过程

1.本科教师专业发展注重学术性
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主要围绕学校办学特色,以深入研究重大现实问题和学科前沿问题为主攻方向,以此积极争取高水平、高层次的科研课题和项目,用扎实的学术研究成果来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2.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突出职业性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主要基于市场为导向,针对人才市场需求不断进行调整,在课程开设上也常根据市场、工艺变化而改革。 课程内容需要对工作岗位的变化、技能要求的变动不断调整。 因此高职教师相比本科教师更加关心市场、行业的发展。 这也决定了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更强调职业性:关心市场变化,了解企业文化、工艺流程、技术路线
(二)专业发展模式
1.本科教师重视理论的专业发展模式
我国本科院校教师大多采用的是一种专业发展偏重理论研究的模式,重视理论分析,专业发展的途径多为获得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的量数。
2.高职教师重视实践的专业发展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在教学上强调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教师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能力,也要突出其岗位操作能力;既要有较深的理论知识,也要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也就是常说的“双师型”教师
(三)专业知识类型

1.本科教师专业发展偏重显性知识
我国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目标长期偏重于培养学科专家型教师, 强调教师所教专业学科知识的纵深发展。 目前我国本科教学还是以传统的讲授式为主,教师知识结构中大多是已经编码的显性知识。
2.高职教师专业发展重在挖掘隐性知识
高职教育传授的主要是技能性、 技术性知识,因此,高职教师的知识构成侧重点不在于对系统理论性知识的把握, 而在于对个人默会知识的传递。在教师个人默会知识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无法用言语表达出来的。 所以说,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重在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传递隐性的技术知识,促进学生个人实践能力的提高。
(五)专业发展评价
普通高校教师主要从事理论教学与理论研究,而高职教师在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前提下主要强调应用技能与专长,两者要求层面不同。 但相关法规政策并没有因此做适宜的调整,使高职教育“技术性”的要求与专家“理论性”的评审要求往往存在一定距离。高职教师的教学改革成果也得不到专家的承认,影响了教学工作的积极性。
目前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审工作与晋升标准都参照普通高等院校的标准实施,而没有考虑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任务,过分强调论文和专著的数量,忽视实践经验和动手操作能力的评审,把教师的主要精力引导到写理论文章和出专著上去,不利于调动教师参与教学实践的积极性,影响他们的专业发展。同时职称评定中对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没有采取鼓励政策,存在着重理论、轻技能现象。这些都不利于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发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