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中国古代建筑营段的布局有几个?

如题所述

中国古建筑文化意蕴丰富而深邃,蕴含着浓郁的东方文化情调和哲学伦理思想,在世界建筑文化史上独树一帜。中国古代建筑的平面群体组合以及在外观上呈现出的大屋顶、建筑装饰、色彩运用等特色,不仅具有自己独特的实用价值及审美价值,而且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思想内涵。

中国古代建筑主要分为两种平面布局,一是整齐对称,二是曲折变化多样。整齐对称多用于比较庄严雄伟的京都、坛庙、王府、宅邸、寺庙等,布局上讲究主次分明、左右对称。而这种布局主要是为了满足礼敬崇高、庄严肃穆的需要。

打开APP查看高清大图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顽强深厚的空间意识和文化观念,十分强调建筑组群的中轴对称。小到住宅、大到宫殿、整个城市规划,建筑的平面布局总是设以中轴线,这种中轴线往往由道路、建筑物、庭院、广场等组成,大到建筑物左右均布的对称,小到建筑物两旁对列的厢房或配殿,常被用来突出中轴线的对称。

中国古代建筑的庭院和组群的布局原则,不仅富有封建伦理文化的特色,还与中国人的崇中、从中、尊中的民族意识有关,它总是沿着一条中轴线(多以纵轴为主,也有纵横轴都为主的)、采取均衡对称的方式来布局,具有中轴线布局意识、观念特征的建筑,在中国古代随处可见。这种以中轴线为主要标志的、平面对称性格局的中国古建筑的空间布局,是区别于西方建筑的特征之一。

打开APP查看高清大图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十分重视建筑物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群体组合。这一文化传统几千年来一脉相承。中国古代建筑之“大”及其功能的丰富多彩,一般不是在于建筑单体的向高空发展,而是表现在它的群体组合上,在地面上向四面作横向有序的铺开,在群体组合中作出回旋与往复。中国古建筑艺术主要的也就是建筑群体所表现出来的博大与壮观,一切宫殿、寺庙、园林、住宅等各类建筑莫不如此。

中国古代建筑的群体组合有其共同的规律性,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一般为长方形,单纯而规整),然后根据各类建筑不同的功能需要,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为单位组合成各种类型和不同规模的建筑群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