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前景怎么样?

如题所述

智能建筑行业主要上市公司:达实智能(002421)、延华智能(002178)、中电兴发(002298)、佳华科技(688051)、南京熊猫(600775)等

本文核心数据:建筑节能重点、节能效果、发展前景

智能建筑作用包括提供高效舒适环境、建筑节能等

随着人们对办公及居住环境要求的提高,对建筑节能降耗、环保的意识增强,建筑智能化工程引入建筑工程环节。建筑智能化工程具备以软件为基础、计算机系统产品更新换代快、需要与其它建筑工程相互配合等特征。

智能建筑起到的作用主要包括提供高效舒适环境、实现高效建筑节能、减少子系统维护成本、建筑物内高效开展业务等。

建筑使用阶段节能是建筑节能的重点

建筑对能源的消耗主要包括两个阶段:建材的生产阶段,建筑的使用阶段。我国建材生产和建筑使用过程中消耗的能源占到全社会终端能耗的44.2%。建材生产主要依靠产能升级、淘汰落后产能等手段实现;建筑使用阶段节能是建筑节能的重点。

BAS是连接建筑节能与建筑智能化的纽带

建筑使用阶段的节能主要通过使用新型新材料、能源检测、机电改造、管理节能、利用再生能源等办法实现。

建筑智能化系统(BAS)是连接“建筑节能服务”与“建筑智能化业务”的纽带。通过设计、建立建筑智能化系统的BAS,并开展基于智能化技术的建筑机电设备节能改造、机电设备优化运行和能源监测等,是开展建筑节能服务的主要方式。

建筑智能化节能效果明显

建筑的智能化系统是建筑节能的重要手段,它能有效地调节控制能源的使用、降低建筑物各类设备的能耗,保证建筑物的使用更加绿色环保、高效节能。通过建筑设备管理系统与机房工程改造,智能建筑能够在能源监测和管理节能两个领域节省建筑使用阶段40%的能耗。

预计建筑智能化节能市场前景广阔

伴随着近几年写字楼、政府办公大楼、酒店、会展中心的建设,大型公共建筑面积大幅增加;同时一批普通公共建筑由于功能改造后能源需求大幅增加,在用能特点上转变为大型公共建筑。大型公共建筑用能强度是普通公共建筑的2-3倍,是居住建筑的5倍左右,因此,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大型公共建筑能耗占比已经高达30%-50%。预计大型公共建筑及商业建筑的节能需求将为建筑智能化带来广阔市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5-12
近年来,我国的建筑业已经按照每年5-6%速度扩大整体市场规模,目前已经于26万亿元规模上下,但是其中的利润率却呈现了极低的态势,只有部分政策风口、新兴细分有阶段性的较好利润表现。这种情况,一方面虽有有宏观经济下行、房地产等原先支持行业调整的因素,但是其内在的逻辑也与建筑行业传统业务逻辑复杂等方面息息相关。行业的降本增效,既符合商业净利率的需求,也对应了国际社会对于碳排放降低、我国2060实现零碳排放的重要战略目标。
而建筑业的降本增效,其关键就在于对原有信息不透明的壁垒予以数字化改造,从而实现更加信息流动速率下的全面沟通,以此促进效率和利润的提升,而这种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以BIM为代表的基础数据颗粒,以装配式等为代表的业务场景,以及以正向设计为代表的新工作流程,都是重要的组成方面。
但是,虽然以上所说都是大势所趋,实际的操作中仍然面对大量的障碍。例如对于大量的设计单位来说,即使新生代一线设计师都是从BIM课程、正向设计中予以职业切入,其所在单位也自上而下响应贯彻,但由于部分细分专业的负责人更倾向于二维工作流,这就带来了新流程难以快速推动的巨大挑战。另外,由于业务逻辑复杂,对于算量、造价等环节,事实上仍然只能够实现软件半自动辅助、而仍然需要多支造价团队复核以缩小工程误差的解决路径。
而在已经出现的数字化系统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以炫酷效果而夺人眼球的系统界面,但由于对于数据价值的挖掘不足而导致功能有限,紧耦合的开发架构还难以根据客户不同阶段的需求予以系统生产环境的在线快速交付和迭代更新。如上都是目前建筑行业转型,数字化系统升级进程的现实问题。
那么,解决之道和未来方向又是什么呢?我们认为参考大量新兴行业的发展路径,初期的发展必然充满了大量的问题,而随着基础资源的解决,局势格局便会开始凸显,而新兴的解决方案也将诞生。例如,从国家目前对于“东数西算”的算力基础工程投入中,我们可以看到数据体量的兼容不足,往往是由于基础算力的不足,因此通过对基础算力予以规模提升,从而保证上层应用系统有足够的数据颗粒支持。
例如石油化工、大桥轨交等重大工程,由于其模型超巨大并且属性等数据信息庞大,因此通过传统的开源WebGL引擎无法打开,必须通过适配了云计算的三维数据引擎才能予以加载秒开并支持相关属性等的二次开发;例如传统的运维系统往往只是通过挂载标签并导引数据流,实现类似视频信号等现场情况的直观呈现,但无法对数据进行更加深入的价值挖掘,而通过云计算三维数据引擎支持的超大体量、完整结构性数据的BIM模型,已经有企业实现了将现场的风速等传感数据与BIM模型进行模拟演练,从而判断当前气象条件是否对目标资产建筑产生了系统性风险,并连同其他部门系统予以故障排查、结构维护、人员疏散等行动。
而对于以上提及的新生代工作流与老一辈工作习惯的冲突问题,我们也看到有厂商基于云计算三维数据引擎的核心,开始研发结合二三维联动的三维审图平台,从而满足对正向设计的模型进行快速强条语义化自动化审查的同时,尽可能满足老一辈的工作习惯,从而实现过渡时期的顺畅状态。
以上对于行业、数字化的看法,落实到个人的发展前程上,我们认为有三个方面可以留意:
其一、不管是建筑业抑或数字化系统,BIM等基础数据代表的无边界思维都是重要的专业价值观,人才应该留意多个专业、多个工种能力的并行,从而达成强大的综合能力;
其二、针对未来的发展,基于以上的综合能力,人才除了建筑业、装配式等具体场景,还可以像软件公司的产品经理、集成公司的项目经理、金融公司的研究员等转变,这些职位都要求有扎实的行业逻辑作为录用的基础;
其三、需要更加关注数据的完整和应用,因为数据的价值来自于多元异构数据的融合使用,而融合使用的前提在于数据的完整,而数据的完整必然要求充足的算力,如此思维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便可以对配合的系统开发公司、PAAS三维数据引擎等底层组件团队等有更加明确的定位和选择。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6-07
答: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是以节能环保为主线,全面推行绿色建筑为主。建筑行业的前景是越来越好,前景广阔,发展机会多,个人成长快,是大家越来越喜欢的职业选择。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