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中什么是“借住在文字的社会”?

如题所述

这一期,我们先来说一说中国社会的基层,也就是乡土社会的基本特色。

《乡土中国》一书中有这样几个基本观点:第一,从基层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中国社会的基层分布着一大批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说到底,这些占据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乡下人才是中国社会的基础;第二,乡土社会的特点是熟人社会。换句话说,生活在乡土社会的人们在生活上是互相合作的,人们基本是天天见面的。在社会学上我们称之为Face to face group,即“面对面的社群”,在面对面的社群里,人们甚至不必见面,仅仅凭借脚步声或者说话声音就知道对方是谁;第三,乡下人愚。这当然不是指乡下人的智力不及城里人,而是说,在乡村生活所需的知识与在城里生活所需的,是不同的。

那么,下面我们就围绕以上三点,具体讲讲:

我们先从一身“土气”的中国人,来看看中国社会的土性,当然,这个“土气”是要加双引号的。

随着城市文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乡村人士涌入城市,受到现代文明的影响,他们身上开始具备一些城市人的特质。但是,为什么经历了城市文明的洗礼,大部分人还是一身的“土气”呢?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的开篇就说“从基层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中国社会虽然有很多阶层,但是这些阶层其实都是从乡村社会分离出去的。即使许多阶层已经慢慢地城市化了,但在行为习惯、思维方式上,他们还带有很多乡土的痕迹。所以才说,弄明白了中国乡土社会,就弄明白了整个中国社会。

为了更好地方便大家理解中国人的“乡土性”,费孝通先生从“土”字切入,从中国人的农业本性去分析这一问题。“土”,最基本的含义就是泥土,对于乡下人来讲,他们是离不开泥土的。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在故土居住,这里就是他们的根,寄托着他们的许多情思。在电视剧《西游记》中,唐僧出发取经之前,唐太宗为他践行,取了一小撮泥土放入唐僧的酒杯中,并对他说:“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这一幕表达的就是对故土的无尽情怀。同样,在电影《一曲难忘》中,讲述东欧农业国家波兰的时候,也有着类似的情节,可见“土”在乡村文化中的地位。另一方面,土地是乡下人的谋生根本。乡下人最基本的谋生手段就是耕田种地。在乡村,有划分土地的传统,一家人在所划分到的土地上勤恳经营,用以保障基本的生存。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社会的特性就是直接取资于土地,与工业社会或者游牧社会不一样。工业社会的人可以迁移,可以择地而居,他们的迁移是没有太多障碍的;游牧社会也是一样,逐草而居,飘忽不定。但在农业社会里,大家赖以生存的手段就是种地,土地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移动的,长在土地里的庄稼也没办法移动,常年在农田里侍候庄稼的人,相当于半个身子都插入了土地,这一身土气,也是因此而染上的。

土地是乡土社会的根本,经过几千年的生息发展,人们对土地的执着已经深入骨髓。即使乡下人进了城,但泥土赋予他们的特殊的“土地的味道”,还是牢牢地刻在了身上。所以才会有史禄国教授说的,中国人即使到了西伯利亚生活,仍然试图撒下些种子,试试看能不能种地。

其次,我们再来讲一讲乡土社会中的“熟人社会”。

费孝通先生说:“乡土社会的一个特点就是这种社会的人是在熟人里长大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先来讲一下“熟人”的定义。“熟人”,是指彼此比较熟悉,曾经打过交道,有一定关系的却又不是十分密切的人。这样看来,只要彼此打过交道,都可以称之为熟人。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以经验事实为基础,提出了“熟人社会”的概念。但他没有把“熟人社会”做严格的概念界定,我们可以通俗地理解为“小圈子”社会。人与人之间有着一种私人关系,人与人通过这种关系相互联系,构成了一张张关系网。中国传统的乡土社会有着庞杂的关系网,是典型的熟人社会。

了解了“熟人”及“熟人社会”的概念,我们再来理解,为什么说乡村社会是“熟人社会”。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指出:乡土社会是具有地方性的,在上个世纪,大部分的乡下人生于斯、死于斯,他们日复一日地重复着自己上一代,甚至上上一代的生活模式,生活在乡土社会的这群人们,其实是被生活困在土地上的一群人,他们周围的一切都是与生俱来的,这是他们生活的常态。如果说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人与人的关系就会出现一种现象,每个孩子都是在大家的眼中长大的。在这样的生活环境里,乡民之间会多方面、经常性的接触,用一个词来概括,就可以被称之为“熟悉”。

比如,陈忠实老师的经典著作《白鹿原》,以陕西关中平原上有“仁义村”之称的白鹿村为背景,讲述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之间的故事。白家和鹿家合而为村,称为“白鹿村”,他们世代居住在一起,相互依存,以白嘉轩和鹿子霖为代表的父辈,为了族长的位置暗自较劲,两家的祖辈及子孙都自小相识,有着情感、恩怨的纠葛,大家都再熟悉不过了。他们所生活的“白鹿原”,就形成了典型的“熟人社会”。

讲完乡村社会的土性和熟人社会,下面我们再谈一谈乡下人的“愚”,我们可以先提个问题,不认识韭菜的“城里人”真的比不认识英文字母的“乡下人”聪明吗?

《乡土中国》中有这样一段话:乡下人在城里人眼睛里是“愚”的。不少提倡乡村工作的朋友们,经常把“愚”和“贫病”联合起来,作为中国乡村的症候。但费孝通先生并不认为乡下人是“愚”的。

这里有一个有意思的事情,有一天,一个城里的小男孩来到了乡下,看到田里的韭菜,说:“这麦苗长得真不错。”旁边乡下的孩子就嘲笑他:“真笨,连麦苗和韭菜都分不清楚。”不过,城里的孩子也同样嘲笑乡下孩子不认识英文。那这种情况下,不认识韭菜的“城里人”真的比不认识英文字母的“乡下人”聪明吗?还是,他们根本就是在不同的认知系统里,五十步笑百步呢?

针对这个问题,费孝通先生从文字下乡的角度,分析了潜藏在城乡的两种不同的认识世界的方式。

在20世纪40年代,文字显然还没有在乡土社会中普及,所以文字下乡是为了传递文明,为了帮助乡土社会中所谓的“文盲”农民识文断字。

文字主要是用于传情达意,以固定的象征体系来推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但想要传情达意,文字可不是唯一的方式,声音、表情、动作同样具有这一作用。“暗送秋波”“眉目传情”不就是通过眼神去表达情谊的吗?如果没有空间的阻断,也就是说,当人们面对面地交流时,文字并不是唯一的交流方式,有时甚至是一种交流的累赘。因为面对面时,人们很少选择现场写字的方式来进行交流,通过声音、动作、表情,就可以进行直接、准确、生动的表达和交流。城里人可以用情书打动喜欢的人,乡下人同样可以用一个动作、一首山歌,确定两个人之间的心意,这两种表达方式本质上都是一样的。

城乡在空间上是不一样的。乡土社会的空间更具有封闭性,乡村生活里的生产、生活区域往往相距不远,人们可以经常见面,跟长期生活在城市里的人相比,乡土的人际交流更具直接性。于是交流上使用文字也就不多,使用声音、表情、动作来直接交流,更符合乡土生活的特性。

所以乡土社会缺乏文字普及,人们不认识英文,不知道巧克力是什么,并不是因为乡村“不文明”,而是因为“非文字”的直接交流比文字的间接交流更为实用。

那前面我们提出的关于不认识韭菜的“城里人”真的比不认识英文字母的“乡下人”聪明吗?这里也就不难得出答案了,肯定不是的。

究其本质,无非是城里人和乡下人在特定的生活背景下,认知上产生的不同而已。他们了解到的都不是世界的全部,只不过是自己生活环境下的那一部分世界而已。文盲也不是因为乡下人“不聪明”,而是乡土生活的特性所致,因为乡土社会是个面对面的社会,一代代人积累的经验,通过口口相传,足以满足乡村生活的需求。

就像很多城里人不认识野外的植物、动物一样,乡下人不认识英文,不知道巧克力是什么也并不奇怪。从认知的角度来讲,城里人和乡下人,见识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所以,他们面对这个世界,当然会产生不同的反应,这无关聪明和愚昧

文字下乡
在现代,随着中国的发展,文盲率越来越低,哪怕是在乡村,孩子们也会上学、高考,然后离开家乡,去城里求学工作。但在费孝通先生写《乡土中国》的那个年代,中国的文盲率非常高,尤其在乡下,文盲比比皆是。

很多人觉得乡下人不识字,是因为乡下人愚蠢,“脑子不行”。但费先生认为,不识字不能证明乡下人愚蠢,他们不识字不是因为没有识字的能力,而是没有识字的条件。

曾有小学老师说,教授家的小孩比乡村小孩更聪明,学得更快,识字更多,乡村小孩无论识字量,还是识字速度,都远不如教授家的小孩。但这能证明乡村小孩比教授家小孩脑子更笨,智力更低吗?

反过来看看,乡下小孩种庄稼、抓蚂蚱、干农活样样是能手,教授家的小孩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就能证明教授家的小孩动手能力不行,干农活方面比乡村小孩更蠢笨吗?

答案是否定的。乡下小孩识字慢,教授家小孩不会干农活,都是各自不同的生活环境造就的。教授家的小孩有更多机会接触书本,每天耳濡目染,自然识字多,识字快;乡村小孩每天跟农活打交道,干起活来自然得心应手。所以不能通过识字慢就说乡下小孩更愚蠢,也不能因为乡下人不识字就说他们“脑子不行”。

在20世纪上半叶,乡土社会中的乡民接触文字的机会非常少,文字在乡土社会的发展缓慢,得不到普及,所以,乡下人在乡土社会根本没有识字环境。

为什么文字在乡下发展得非常缓慢呢?

首先,因为乡土社会对文字没有需求。

文字的出现是为了传递信息和记忆,只有在人们传达信息时受到空间和时间阻隔的情况下,才会使用到文字。

首先空间上离得远,两个人想传递信息却见不到对方,语言无法交流,就只能通过文字来传递信息,写信或者古代的飞鸽传书就是最好的案例。

其次在时间上,老一辈人想留下点文化传承给晚辈,比如家族的历史、经验、文化、教训,这些东西口头上不好传递,只能通过文字来传承,像著名的《钱氏家训》就是通过文字来传递家族观念的。

在乡土社会人们传递消息时,几乎不会受到空间和时间的阻隔,所以文字对乡下人的用处不大,也就很难普及。

乡下人是聚居生活,一个大家庭的人全部生活在一个村子里,街坊邻居都是熟人,彼此的空间距离很小。有什么事儿需要处理交代,走两步找到对方,或者找人传个话,通过语言交流就能解决问题,根本不用文字传递,而且这种面对面的交流比文字来得更方便更省事。

在时间上,乡土社会的长辈想要传授经验给晚辈,也都是口头交待的。因为他们留给子孙的,经验多于思想。比如告诉晚辈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收获、庄稼生了害虫怎么办等,这些经验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就能传授,并且会逐渐融入到晚辈的生活之中,根本不用通过文字来记录。所以在乡土社会中,文字并没有需求。

第二点是因为,在乡土社会中生活的人,所需要记忆的范围和现代都市的人是不同的,他们的生活没有那么多变化,需要记忆的知识也非常有限。

乡土百姓在一片土地上“生于斯,长于斯”,世代繁衍,子孙靠着长辈留下的生活经验过活,已经足矣。他们不需要有很多记忆或者知识,很多事儿忘了也就忘了,甚至比记着还要好,所以文字在乡土社会没有发展潜力。

第三点是文字本来就不是乡土社会的产物。

人类最初的文字都是庙堂性的,是为了祭祀崇拜和记录帝王事件所用,服务于政府和皇家,根本不是乡土社会的必需品。因此文字发明了几千年,中国的绝大部分农民依旧目不识丁。

不过,现代的乡土社会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一代的农民大多数已经摆脱了文盲的命运,因为科学种田和操作机器的普及,使得乡土人士也有识字的必要了,时代的发展带动了乡土社会的与时俱进,也给文字提供了发展空间。

社会格局和道德观念
有人认为,中国乡下人最大的毛病是“私”,就是自私自利,“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那种“私”。

但费孝通先生认为,“私”不是乡下人的专属,城里人也一样。在城里,只要是公共区域、公共物件,就很少有人爱惜。什么东西一旦贴上了“公家的”“免费”的标签,人们要不私自占有,要不就肆无忌惮地破坏,就像公共厕所里的免费厕纸经常不翼而飞一样。这是一种缺乏公德心的表现,西方人也常因为这一点诟病中国人。

为什么中国人的个性偏“私”,缺乏公德心呢?这跟我们社会结构中的差序格局有关。

中国的社会格局是差序格局,西方是团体格局,这两种格局的区别在于一个重视交情,一个重视规则。具体是什么意思呢?费先生给我们举了两个很生动的例子。

他说:西方的社会格局就像在田里捆柴,几根稻草捆成一把,几把捆成一扎,几扎捆成一捆,几捆捆成一挑。每根柴在整个挑里都从属于特定的捆、扎、把。每一根柴也可以找到同把、同扎、同捆的柴。在西方社会,这些捆、扎、把就是一个个团体。

团体之间有明确的界限,谁是团体里的人,谁是团体外的人,不能模糊。这种界限分明的团体格局,强调权利与义务的分配和制衡。团体中的每个人,对团体也有着很强的责任感。

而中国的社会格局是差序格局。与西方社会的捆柴不一样,差距格局就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然后激起一圈圈波纹。一块石头就是一个中国人,激起的一圈圈波纹就是他的社会关系。这个波纹可大可小,是充满变化的,是偏感性的,是态度暧昧的,是迷糊不清的,这就是中国人社会关系的特点。

差序格局对中国人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首先,讲究长幼分明,尊卑有序。

中国人的社会关系是靠“人伦”维持的,所谓人伦就是孔子所讲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说到底就是等级秩序的体现,要君臣有序,长幼有序,尊卑有序。在这种差等关系中,各人有各人应该遵守的规则,晚辈要对长辈尊重,臣子要对君主服从,女子要从夫从子等。

第二,差序格局使每个人以自我为中心。

我们前面说中国人的社会关系就像石子投入水中,然后荡起圈圈波纹。石子是波纹的中心,我们也是自己社会关系的中心,因此在看待问题时,就习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继而就有了偏私的倾向。

中国人的特点是,要么过分热情,要么十分冷漠,这也是差序格局导致的。中国人对自己社会圈子里的人非常热情,甚至可以拔刀相助,因为圈子里的都算是“自己人”。面对“自己人”时,我们会克己修身,也就是更能约束自己不做不道德的事。

但当和不同的社会圈子交集在一起时,我们就会变得冷漠,因为对方不是“自己人”。和陌生的邻居共用一块走廊,我们会堆积大量的杂物,希望自己能多占一块地,然后谁也不愿意打扫,既不讲公德又不讲情分。因为和陌生人相处,根本不必通过克制自己,来博得对方的好印象。

第三,差序格局造就的社会圈子可大可小。

石子投入水中是激起千层浪还是荡起小水花,取决于石子的大小,而一个人的社会圈子的大小,则取决于这个人的身份地位。

中国人的社会圈子是具有伸展性的,可大可小。你要有权有势,社会圈子自然大,谁都愿意攀附你;你要是落魄贫穷,社会圈子就会缩小,甚至门可罗雀,无人问津。这就是俗语中所说的“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所以中国人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感受要比西方人深刻得多。

不同的社会格局会造就不同的道德观念,中西方的道德观念也有着很大的不同。

在西方的“团体格局”中,道德体系是由宗教观念塑造的,宗教的虔诚和信赖,不但是西方人道德观念的来源,还是支持遵守行为规范的力量。

在宗教观念下,西方人有两个重要的派生信念:一是在神面前,人人平等;二是神会平等对待每一个人。这就使得西方人在道德观上注重平等,友善。

而在中国的“差序格局”中,社会是由无数私人关系搭成的网络。我们的道德观念是儒家思想塑造的,我们重视“克己复礼”,也就是克制自己,尊重礼教。孝、悌、忠、义是每个中国人都要遵从的道德要素,“仁”是这些要素的总和。

在缺乏具体化团体的乡土社会中,“仁”的体现最终会回归到私人的伦常关系上,这让我们只对自己的伙伴“仁”,对没有关系的人则不闻不问,这就是中国人对外人冷漠,在公德心上有所欠缺的原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