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三角函数的数学符号读法

高中三角函数的数学符号读法

解析:
(1) sin
英文:sine 音标[saɪn]
中文近似读音:赛恩
(2) cos
英文:cossine 音标[ˈkəʊsaɪn]
中文近似读音:寇赛恩
(3) tan
英文:tangent 音标[ˈtændʒənt]
中文近似读音:泰金特(特,轻声)
(4) cot
英文:cotangent 音标['kəʊ'tændʒənt]
中文近似读音:寇泰金特(特,轻声)
(5) sec
英文:secant 音标['si:kənt]
中文近似读音:si肯特(普通话发不出si音)
si:“丝诶”连读
(5) csc
英文:cosecant 音标['kəʊ'si:kənt]
中文近似读音:寇si肯特(特,轻声)
PS:
(1)
现实中,N多数学老师的发音均不标准,且以讹传讹,“不标准的发音”反而变成“标准发音了”
(2)建议:
以英语读法为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6-07

(1) sin
英文:sine 音标[saɪn]
中文近似读音:赛恩


(2) cos
英文:cossine 音标[ˈkəʊsaɪn]
中文近似读音:寇赛恩


(3) tan
英文:tangent 音标[ˈtændʒənt]
中文近似读音:泰金特(特,轻声)


(4) cot
英文:cotangent 音标['kəʊ'tændʒənt]
中文近似读音:寇泰金特(特,轻声)


(5) sec
英文:secant 音标['si:kənt]
中文近似读音:si肯特(普通话发不出si音)
si:“丝诶”连读


(5) csc
英文:cosecant 音标['kəʊ'si:kənt]
中文近似读音:寇si肯特(特,轻声)

扩展资料:

sine(正弦)一词始于阿拉伯人雷基奥蒙坦。他是十五世纪西欧数学界的领导人物,他于1464年完成的著作《论各种三角形》,1533年开始发行,这是一本纯三角学的书,使三角学脱离天文学,独立成为一门数学分科。

cosine(余弦)及cotangent(余切)为英国人根日尔首先使用,最早在1620年伦敦出版的他所著的《炮兵测量学》中出现。

secant(正割)及tangent(正切)为丹麦数学家托马斯·芬克首创,最早见于他的《圆几何学》一书中。

cosecant(余割)一词为锐梯卡斯所创。最早见于他1596年出版的《宫廷乐章》一书。

1626年,阿贝尔特·格洛德最早推出简写的三角符号:“sin”、“tan”、“sec”。1675年,英国人奥屈特最早推出余下的简写三角符号:“cos”、“cot”、“csc”。但直到1748年,经过数学家欧拉的引用后,才逐渐通用起来。

1949年至DK读高中,由于受前苏联教材的影响,我国数学书籍中“cot”改为“ctg”;“tan”改为“tg”,其余四个符号均未变。这就是为什么我国市场上流行的进口函数计算器上有“tan”而无“tg”按键的缘故。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6-08-25

还有啥

第3个回答  2019-08-24

一、sin=>sine

二、cos=>cosine

三、tan/tg=>tangent

四、cot/ctg=>cotangent

五、sec=>secant

六、csc=>cosecant

网页链接可以去谷歌翻译里听一下。

第4个回答  2020-02-02
cos ['kosaɪn] kou sai yin
sin [sain] sai yin
tan ['tændʒənt] tan zhen 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