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余秋雨的《中国文脉》这本书的读书笔记(文本解析

如题所述

中国文脉》读书笔记

我想我可能接下来的一大段时期内会把中国国家地理余秋雨文化苦旅那一系列图文版的书看完吧。
关于这个读书笔记,看一章写一章,只是,留着以后自己看吧,写字的话太慢了还容易丢。
所以文字的内容会很散,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吧。

到高二之前还称不上喜欢读书的人,只是喜欢买书却不爱看,对于文学,也是敬而远之,而且,现在回想起来,以前读书还挺崇洋媚外的,对于语文课本上的选篇居然还常常觉得有服务于政治的思想统治之嫌。大概是见的世面少的缘故。
高二那年忽然间迷上了富有古典气息的文字,渐渐的家里就多了《诗经》《中国古代文学名篇鉴赏辞典》《古文观止》这样的书。只是比较惭愧的是,我依然停留于形式而对其中的风骨意味置若罔闻,这大概也是现代部分文青的通病吧,只不过是想找一个看起来更有深度的方式来表达一些直白了说实际上没那么有深度的情绪。

振兴中华文化的梦想任何一个爱国青年都有的,只是表面上看起来太过遥远,横亘在青年人与博大精深中华文化之间的是浩瀚无垠的中国古代文学长河,让一个个刚刚起步的生命仓促得来不及一一了解。即使幸运地偶发了这份心思和毅力,怕也是敌不过高考面前的抉择了。也就是我,现在。目测这一系列读书笔记会写很久很久了……

我觉着,与其先投入个长长地几年去通读中国古代文学,不如先读一读《中国文脉》(《文化苦旅》还没有读过)这样的书,对这整一条文脉有个大致的认识,便于在选择的时候能够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也能够赋予阅读使命感,这能够提供一种动力。

今天读了第一篇,题目同书名,应该是全书的总起也是总括。很喜欢余老写在前面的两句话。

一是“文学的等级,与财富、官阶、疗效、传播等因素完全无关,只由一种没有明显标志的东西来定,这个东西,叫品位。其他的行业也讲品位,但那是附加,不像文学,是唯一。”这句话之于我,有种“一语惊醒梦中人”的意味,让我瞬间明白了之前为什么对读书无感,想来是只看封面不看品位只追时尚忽略经典,即品位低下的缘故。我自己最近也读了些《诗经》里的篇目,对比之下才发现,有些话,即使时隔千年,依然觉得说到了心坎儿里,让人想要反复读,甚至反复抄写,让人不自觉就能脱口而出,而时下的一些小说文艺,靠情节靠文笔的也就罢了,说到情节,很容易让人一旦看完了就有种“跟我有什么关系”的浪费时间的欺骗感,而文笔,有西昆体有骈体文更加繁复瑰丽,可怕的是最多靠的是耍宝吐槽,又或者是利用了现代人空虚寂寞的心理,把人们感想而不敢做的事情在虚幻的世界里实现了罢了,这样的东西,说大了经不起时间的考验,说小了可能都经不过很多读者的考验,于是使得整个文艺圈子都比较乏味,也难怪人们会“远离文学”了。

二是文学分高低等级,并且绝不同于民粹主义,“这不是文学的悲哀,而是文学的高贵”。文脉不同于大众,文脉不同于主流,他往往埋藏在人们没有意识到的地方,不屈服于凡常的欲望,不局限于普通的人性,在一种自我认知、自我束缚之中成就了中华民族的集体风骨。中华文化的品性是一代代奔走在文化前沿的文人削出来的,因此这个过程必然是痛苦的必然是为好多人所不解的。文脉,是中华文化的极致之精华,在这里只有高度的筛选而没有数量的叠加。关于这悲哀高贵,我个人的理解,悲哀在于并不是“大家好”就是“真的好”,这在现代意识里多多少少有点不公平的意味,因而悲哀,高贵在于真正处在顶峰的东西,不需要大众的热捧,不需要世俗的青睐,不被时间操控,不被政治抹杀,它的气质将会久久地散发在历史的幽香之中,受人尊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