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举一些南京近现代名人,并列举出他她们的主要事迹

如题所述

南京近现代名人:

1、李国鼎

1930年李国鼎毕业于现南京大学物理学院 ,是南京大学校董会名誉董事长。1934年参加中英庚子赔款公费留英考试。

获他所在考场数学第一名,后赴英国剑桥大学留学,在著名的凯文迪许实验室深造  。1937年回国,旋即投笔从戎,投身抗日,参加防空照测和钢铁生产。

2、王朔

1958年8月23日出生于江苏南京,祖籍辽宁岫岩,中国内地著名作家、编剧。1978年,他开始创作,先后发表了《玩的就是心跳》、《看上去很美》、《动物凶猛》、《无知者无畏》等中、长篇小说。

出版有《王朔文集》、《王朔自选集》等,后进入影视业,电视剧《海马歌舞厅》和《编辑部的故事》都获成功。2007年王朔以500万元的版税收入,荣登2007第二届中国作家富豪榜第6位,引发广泛关注。

3、林散之

1972年中日书法交流选拔时一举成名,其书法作品《中日友谊诗》被誉为林散之第一草书。赵朴初、启功等称之诗、书、画当代三绝,与李志敏并称南林北李,被誉为草圣,林散之草书被称之为林体。

4、郭秉文

郭秉文是在国际舞台上最为活跃的中国教育家,20世纪20年代,他连续3次作为中国首席代表出席世界教育会议,并连续3次被推举为世界教育会副会长。

郭秉文是中国现代大学的开创人。他主持的国立东南大学也就是今南京大学,被教育界称为中国第一所现代国立高等大学,成为中国最早的现代意义上的大学。

5、刘伯明

刘伯明少时就学于汇文书院(即金陵大学前身),后留学日本,曾任日本留学生青年会干事,并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后赴美留学,入美国西北大学研究院攻哲学和教育学,获博士学位。

1915年回国。受聘为金陵大学国文部主任,同时任教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1年起任南京大学文理科主任。

行政委员会副主任、哲学教授、代理校长等职。并撰写了《论学风》和《共和国民之精神》等文章刊于《学衡》上,倡导朴茂、求实的学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国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林散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郭秉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伯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20

1、张栋梁

张栋梁(1887~1937),号仲庵,男,江苏省江宁县人,出生于儒医世家,祖辈六代行医。为民国时期“金陵四大名医”之一,与张简斋并称为中医界的“金陵二张”。

少随其父习医,得父真传,除继承家学外,还曾从名医吴少成钻研内、妇等科,之后又拜湖熟潘岗头李开基老中医为师,学习外科、针灸,终成内外兼擅,医术高超的一代名医。

他多次被邀至安庆、汉口、上海、北京等地区医病,备受赞誉,中国红十字会在天津召开会议,他应邀参加并捐赠巨款,被授予荣誉会员称号和金质奖章。

1927年,张栋梁迁至南京城南磨盘街行医,由于医术精湛,挽救沉疴痼疾不计其数, 1932年宁夏省主席马鸿奎病危,经他治疗1个月痊愈,赠酬金一千元,他不受此酬金,转送南京城北施诊所作基金。马氏还送“医中国手”银匾一座。

张栋梁热心公益,极力维护和发展中医事业。1929年3月17日,全国中医药界代表抗议国民政府“废弃旧医”案。

由张简斋、张栋梁等10人分别与行政院秘书长曾仲鸣,理发委员焦易堂当面进行交涉,据理力争,迫使国民政府撤消“废止旧医案”。

1932年他被聘为南京市第一届国医襄校委员,后又被聘为中央国医馆附设国医特别研究班教师,南京市国医传习所教授,每次讲课时,听者挤满课堂,有时不得不移住礼堂。

2、周仁

周仁(1892~1973),字子竞,江苏南京人,冶金学家和陶瓷学家,上海科技大学首任校长,中国钢铁冶金学、陶瓷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原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892年8月5日生于江苏江宁。1910年毕业于江南高等学堂,同年考取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赴美国康奈尔大学机械工程系求学。

1915年获硕士学位,系主任劝说他留美攻读博士学位,美国公司重金聘请他,周不为所动,毅然回国。1915年回国后,曾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交通大学教务长、中央大学工学院院长。

1928年在上海创建了中央研究院工程研究所,任研究员兼所长。解放前,国民党当局多次要求研究所和周仁迁往台湾,周拒不执行。

解放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工学实验馆馆长、上海冶金陶瓷研究所所长、上海冶金研究所所长、上海硅酸盐化学与工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副院长等职。

周为中国电炉炼钢创始人之一,在中国率先研制成功球墨铸铁,组织引导并参与了含氟铁矿石的高炉冶炼研究,取得了创造性成果。

他积极倡导开展国瓷研究,是中国古陶瓷科学研究工作的带头人。他是中国现代科学的先驱,献身教育工作,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并为中国早期学术团体和学术刊物的创始人之一。

1973年12月3日,周仁病逝于上海。

3、刘伯明

刘伯明(1887年-1923年),名经庶,字伯明,出生于江苏南京,哲学家、教育家、中国现代哲学的先驱者、中国现代自由教育的倡导人、中国现代人文主义的先驱。 近代《学衡》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刘伯明少时就学于汇文书院(即金陵大学前身),后留学日本,曾任日本留学生青年会干事,并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后赴美留学,入美国西北大学研究院攻哲学和教育学,获博士学位。

1915年回国。受聘为金陵大学国文部主任,同时任教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1年起任国立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前身)文理科主任、行政委员会副主任、哲学教授、代理校长等职。

并撰写了《论学风》和《共和国民之精神》等文章刊于《学衡》上,倡导朴茂、求实的学风。

4、郭秉文

郭秉文(1880—1969),男,字鸿声,南京浦口人,生于上海青浦,早年卒业于上海清心书院,1908年赴美留学,1914年获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博士学位;回国即参与“南高”创办,先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主任、校长和国立东南大学校长。

郭秉文是在国际舞台上最为活跃的中国教育家,20世纪20年代,他连续3次作为中国首席代表出席世界教育会议,并连续3次被推举为世界教育会副会长。

郭秉文是中国现代大学的开创人。他主持的国立东南大学(今南京大学),被教育界称为“中国第一所现代国立高等大学”,成为中国最早的现代意义上的大学。

5、林散之

林散之(1898年11月20日—1989年12月6日),名霖,又名以霖,字散之,号三痴、左耳、江上老人等,生于江苏南京市江浦县(今南京市浦口区),祖籍安徽省和县乌江镇七颗松村庄,诗人、书画家,尤擅草书。

1972年中日书法交流选拔时一举成名,其书法作品《中日友谊诗》被誉为“林散之第一草书”。赵朴初、启功等称之诗、书、画“当代三绝”,与李志敏并称“南林北李”,被誉为“草圣”,林散之草书被称之为“林体”。

如果说在当代草书实践中,林散之为飘逸之美,那李志敏则为苍茫之美,两者风格迥异、刚柔互补,凸显“南林北李”的双峰对弈。 

林散之是“大器晚成”的典型,也正因为其出大名很晚,数十年寒灯苦学,滋养了其书之气、韵、意、趣,使之能上达超凡的极高境界,对现代中国书法艺术事业的贡献,真可谓“功莫大焉”。

林散之书法代表作有《许瑶诗论怀素草书》《自作诗论书一首》《李白草书歌行》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周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林散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郭秉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伯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栋梁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9
具有2400多年历史的南京,人杰地灵,人文荟萃。南京籍名人杰士层出不穷,灿若群星。他们在历史的长河中,用自己的血汗和智慧谱写了一曲曲不朽的篇章。南京的形象,南京人的形象,因他们而更加生动鲜明。南京人为之感到骄傲和自豪。 在古代,南京籍的状元有20余位,其名单如下: 南唐的卢郢; 北宋的叶祖洽、秦桧、秦熺、俞栗; 南宋的吴潜、张孝祥; 明朝的黄观、焦竑、朱之蕃。明清的武状元有周旋、袁士、文质、尹凤、董永遂、解元; 清朝的胡任舆、秦大士、黄思永、林本直(武状元)。(清朝的任长华,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回族探花); 太平天国的傅善祥,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状元。 从古到今,人物的活动反映了整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轨迹,尤其是杰出的人物,为推进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萧衍(464--549),即梁武帝,他建立了南朝梁。祖籍南兰陵(今常州),生于秣陵同夏里(今南京东南),在位48年。他"天性锐敏,下笔成章,长于文学,文武兼备"。和别人撰写成《通史》。又善于音乐与写诗填词,其作品大多散佚,明朝人收集残作,辑成《梁武帝御制集》流传于今。葬于修陵(今丹阳市东城村)。 清朝大臣、民族英雄邓廷桢(1775--1846),祖籍福建,清初入江宁(今南京),遂籍。出身宦绅之家,世居秦淮河畔万竹园。嘉庆六年(1801)中进士。鸦片战争时,升任两广总督,与钦差大臣林则徐通力协作,开展禁烟英勇斗争,为鸦片战争中坚决抗击英军侵略者的爱国将领之一。累官至闽浙和陕甘总督。道光二十六年,终因积劳成疾,卒于任上。死后葬于今南京东郊仙鹤门外灵山下的邓家山。邓廷桢墓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新中国成立之后,从南京走出数位正省级以上党政军领导干部,其中包括曾任农业部长、中共八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的廖鲁言;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国防科工委主任丁衡高;1938年参加八路军,建国后曾任国防工办副主任、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的李如洪等党政军领导同志,都是从小喝母亲河-- 秦淮河的乳汁长大的。 自六朝以来,南京不仅产生了众多有丰富文化知识的政治、军事人物,而且涌现了一大批文坛名流。据史料记载,中华伟大文学巨星、《红楼梦》作者曹雪芹于康熙50年(1771年)出生在江宁织造府(今南京市内);唐朝最负盛名的诗人之一王昌龄,生于南京,是写作七言绝句的圣手。和李白同为唐诗七绝之冠,被誉为"诗家天子王江宁";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和他儿子王献之誉满古今,祖籍临沂(今山东临沂),出生于南京乌衣巷王氏的高门大族;清朝的秦大士,江宁人,双料状元(文状元、武状元),著名书法家。乾隆二十七年,充任福建乡试正考官;江南的花鸟画始于南唐画家徐熙,他是南京人,创立了"水墨淡彩"的风格;五代、宋初画家巨然,江宁人,善山水画,与董源"淡墨轻岚"为一体,画史并称"董巨";现代江苏书坛,影响最大的是被称为"四老"的林散之、胡小石、高二适、肖娴,其中林散之是南京江浦人,胡小石祖籍浙江嘉兴,生于南京。林散之的书法名重当代,尤以草书成就最著,有"草圣"之誉;南京师范大学唐圭璋,地道的南京人,毕生研究词学,成绩斐然,被称誉为"当代中国词坛宗匠"。 南京籍科学家数不胜数。六朝建都建康(今南京),以建康为中心的南朝文化昌盛一时,具有世界影响的科学巨匠祖冲之(生于南京)。他最长于数学和天文学。他对园周率的研究,远远超过了我国古人,比欧洲科学家的推算也早一千年,在数学史上放射着灿烂的光辉;在重男轻女的封建社会,"女子无才便是德",可是江宁(南京)人王贞仪刻苦努力,才华出众,成为清朝女天文学家。对某些地区,特别是对家乡天气预测,其准确率达到惊人的程度;丹阳秣陵(今南京)人陶弘景,南朝齐、梁间道教理论家、医药学家。齐高帝时为堵王侍读,拜左卫殿中将军,封为奉朝请。齐永明十年(492),辞职隐居句曲山(今句容茅山)修道。后来,梁武帝礼聘不出,但朝庭每有征讨大事,总是向他咨询,他总是耐心解答,献计献策,有"山中宰相"之称。 南京有史以来,名人辈出,群星璀璨。如在现代,有被称为"东南大学之父"的江浦人郭秉文;被称为"台湾现代催生者"的南京人李国鼎;生于南京的教育家陈裕光,建立新中国后,续任金陵大学校长至1951年;先后出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改革》杂志主编等要职的南京人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江宁人爱国报人史良才,在上海办《申报》20余年,跟邵飘萍、邹韬奋齐名。他与蒋介石针锋相对,提出"以百万读者对抗百万大军",终引来杀身之祸;在我国宗教史上,宝志的名声如雷贯耳。他生于约481年,卒于514年,本姓朱,句容北乡东阳(现划归南京栖霞区)人。在现代,随着"帽儿破,鞋儿破,身上的袈裟破……"的歌声,济公这位故作疯颠、济世救民的艺术形象飞进千家万户。济公的原型就是南朝高僧宝志。宝志葬于南京钟山南麓。在灵谷寺松风阁西侧丛林中,有志公墓塔、三绝碑、志公殿。 院士是我国最高学术头衔,南京籍两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不少,如中科院上海冶金研究所周仁、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高怡生、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吴良镛;北京大学物理系杨立铭、国防科工委赵仁恺、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蒋锡夔(回族)、复旦大学数学研究所胡和生(女)、北京农业大学俞大绂、北京大学张滂、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业治铮、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顾知微、南京大学技术科学院孙钟秀等。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南京的体育"明星"不断在体坛上发出耀眼的光辉。徐容,女,1997年获世界羽联第一届世界杯羽毛球赛女子团体冠军,这是南京市运动员夺得的第一位世界冠军;栾菊杰,曾8次获全国女子花剑个人冠军、6项团体冠军。在第二十三届奥运会上,夺得女子花剑个人冠军,成为1896年以来第一个载入奥运会击剑史册上的亚洲人;胡星刚1983年夺得第四届世界杯技巧比赛男子单人全能和第二套两项冠军;杨阳在1987--1989年,获世界羽毛球锦标赛、世界杯羽毛球赛、第二十四届奥运会羽毛球表演赛男子单打冠军和第十五届汤姆杯团体冠军,被誉为当时世界羽坛"四大天王"之一,国家体委曾两次授予他"体育运动荣誉奖章",并被评为全国十佳运动员之一;2003年11月,中国女排在日本大阪举行的第九届世界杯女排赛上夺得冠军。南京人赵蕊蕊作为主力副攻手参赛,她还荣获2003年世界杯最佳扣球手,她的名字可以与被称誉为"铁榔头"的郎平放在一起。 秦桧(1090--1155),字会之,江宁人。自幼聪颖异常,政和年间中状元。后来位及宰相,前后执政19年,极力推行投降路线。1141年,以"莫须有"的罪名陷害抗金英雄岳飞,他也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成为千古罪人。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