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演员为何要穿厚底靴?

如题所述

靴子主要是厚底的官靴。男性角色用的比较多。什么叫官靴呢?靴筒子比较长,用青缎子做成的,靴子底大约有二寸到四寸厚,并刷成了白色。在生活里没有这样厚底的鞋。在舞台上靴底加厚,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其作用是为了增加演员的身高,要和宽大的、夸张化了的服装谐调。尤其是穿蟒的,穿靠的,本来就很夸张,如果穿个薄底的靴子,就很不相称了。由此可见,厚底靴本身就是一种夸张化了的服装,或者说是专为表演和舞蹈服务的一种服装。
属于戏鞋的一种,就是传统戏曲演出中的各式靴、鞋。
▲厚底靴,生、净角色穿蟒、官衣、靠、氅时所穿,黑缎面、白底、高腰、方头。能为身矮者衬托气概。
▲朝方靴,一般是丑角扮演的官员、文人穿。与厚底靴相同,底稍薄。
▲虎间靴,各色缎面,靴尖有虎头纹。厚底的绿缎虎头靴如关羽所穿的,薄底多为武生穿改良靠时用。
▲快靴,半高腰、薄底、缎面,有花、有素。多为武打衣、快衣时用。另有打鞋,多为布面,为士兵、马僮等穿用。
▲猴薄底靴,与快靴同,黄缎面,绣虎皮底纹,扮孙悟空专用。孙悟空穿蟒时穿猴厚底靴。
▲登云履,矮腰,底稍厚,多为缎面,前端饰云头。员外、安人用,鞋面上有福字。
▲酒鞋,矮腰、薄底,用缎面、布面制成,面上有鱼鳞纹或其他花纹。为渔民等用。
▲彩鞋,剧中夫人、小姐、丫环等均可穿用,矮腰、薄底,杂色缎面绣花,鞋面上缀有一小团穗。
▲抹子,丑头穿的尖头便鞋,因形似泥瓦工用的抹子而得名。
▲旗鞋,鞋面和一般彩鞋同,只是鞋底呈倒置花盆形,又称“花盆底”,扮旗装妇女专用。
京剧舞台上的男角色大多要穿厚底靴,其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个是穿厚底靴的人物大多有身份,如文臣、武将、皇帝、士大夫等,起码也是个读书人。这类人物的形象要高大。特别是旧时舞台上没有女演员,女性角色也是由男演员来扮演的。穿厚底靴利于“提高”身份,利于与女角色形成反差。
二是厚底靴为演员的表演提供了可发挥的广阔天地。演员利用厚底靴,可以做出很多特技表演。厚底靴开拓了演员的表演区域,很多表演,如翻腾、跳跃等高难度技巧,穿厚底靴演来有惊险的艺术效果,穿平底靴就降低了难度,甚至是索然无味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