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相互依赖为什么对现实主义作出了让步

如题所述

在西方国际关系研究中,国家间的“相互依赖”概念源远流长。该概念是“一个古老的国际概念,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卢梭和马基雅弗利”。后来的学者理查德·科布登、诺尔曼·安吉尔、卡尔·多伊奇、理查德·库珀、奥拉·扬等都对相互依赖进行过研究和论述。1977年,罗伯特·基欧汉与小约瑟夫·奈合作出版了《权力与相互依赖》,创建了复合相互依赖理论。该理论堪称西方相互依赖思想的集大成者,因而同时成为了其他各派理论批评的主要对象。如果从国际关系理论史的角度看,该理论对国际关系的研究有着重要贡献。

第一,该理论第一次全面否定了现实主义的基本假定,冲击了“国家中心”范式,实际上提出了“多元主义”范式,为国际关系研究建立了一个新的研究纲领。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现实主义在国际关系理论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基欧汉与奈称之为“国家中心”范式,并归纳了现实主义理论的3个特征。从20世纪60年代末,他们就认识到随着相互依赖的加深、各种非国家行为体在国际舞台上越来越活跃,现实主义的“国家中心”范式无法解释变化了的现实,并忽略了对跨国关系、经济相互依赖和国际组织的研究。他们通过关注跨国行为体的作用,提出了一个“世界政治”的松散范式,从国际政治经济领域对现实主义进行批评。通过创建复合相互依赖理论,他们建立了一种看待世界政治的新方法和理解政治与经济关系、制度化合作的模式。该理论提出了不同于现实主义的对世界政治的设想。现实主义的“国家中心”范式认为:国家是最重要的行为体,“国家之间存在着现实的或潜在的冲突,国家随时都有可能动用武力。”20该范式“对权力的全心关注,以及对各种各样的发展进程——国内的、跨国的以及超越政治军事范围的进程的熟视无睹。

复合相互依赖所设想的世界政治是另一幅图景:大量次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构成了一个远比通常仅由国家构成的世界更为复杂的世界,非国家行为体直接参与世界政治,各问题之间不存在明确的等级区分,武力并非有效的政策工具。在基欧汉和奈看来,复合相互依赖和现实主义的观点都是理想模式,而在更多的情况下,他们所提出的复合相互依赖更好地解释了世界政治的现实。正是因为如此,很多学者认为,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国际关系学界现实主义“国家中心”范式受到了“多元主义”范式(自由主义)的挑战。他们描述此时国际关系存在着三种范式或主导学派,即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多元主义)、马克思主义(激进主义)。有些作者认为这些范式是国际关系学的永恒模式。由此观之,基欧汉与奈通过引入非国家行为体研究国际关系,提出无等级之分的问题领域等,的确是国际关系研究的一次“范式”革命。

第二,复合相互依赖理论的问世发展了新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拓宽了国际关系研究的视角。自由主义是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主要流派之一。根据其关注的问题可分成四个类型:商业自由主义、社会自由主义、制度自由主义和共和自由主义(政治自由主义),它们从经济的或政治体制的角度研究国际关系,强调各种行为体及个人或制度的作用和国内政治对国际政治的影响。一次大战后自由主义体现在以理想主义为特征的乌托邦主义思潮,以威尔逊为典型代表。二战结束后,自由主义式微,现实主义更适合冷战的气氛。自由主义学者转向研究战后新的现象:一体化、跨国关系和经济相互依赖,但始终都未能从理论上动摇现实主义的主导地位。基欧汉与奈吸收了现实主义理论和经济自由主义相互依赖论中的合理成分,将权力与相互依赖结合,通过相互依赖的敏感性和脆弱性这两个概念来考察和分析权力在不同国家及行为体中的分配,建立了复合相互依赖理想模式,从而宣告了新自由主义的崛起。他们既保留了现实主义对世界政治和国家行动的根本性洞见——对权力、利益和理性的研究,又发展了自由主义理论,构建了国际体制变迁的结构模型,揭示了国际社会的另一个特征:相互依赖。有学者认为《权力与相互依赖》是20世纪“70年代的《国家间政治》”,“它试图改变现实主义在该领域的支配地位”,“基欧汉与奈的这本书是可以用来代替摩根索的巨著的‘新圣经’。霍夫曼评价道:“权力与相互依赖的结合,复合相互依赖的提出,是西方国际关系研究中最突出的新发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