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赋作者是怎样写阿房宫的铺张与奢华

如题所述

  《阿房宫赋》文采焕然,使用了很多形象生动的修辞手段,作者是这样写阿房宫的铺张与奢华的:
  第一段以既简练又夸张的笔法写阿房宫的建筑风貌。
  如写阿房宫的占地之广、建筑之高就用了夸张的手法:“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描写楼阁之间的钩连环绕的形势用了比喻:“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困困焉,蜂房水涡。”描写桥和复道的形态用诘喻(以反诘句的形式来表现比喻内容的修辞方法):“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写到了楼阁的密集程度,走廊和屋檐的形状,楼阁之间互相钩连、互相环绕的气势,还写到了像蛟龙一样的长桥,像彩虹一样的复道。甚至写到人置身其中都会迷失方向,来突出这个庞大的建筑群的错综复杂。作者还展开了丰富的想像,写出阿房宫中的歌舞效果。这一段对阿房宫全局的描写笔法简练,对阿房宫局部的描写细腻周到,充分描绘出阿房宫这一宏伟建筑群的精致豪华、富丽堂皇。
  第二段用通感、排比、比喻等手法极力渲染阿房宫中奢侈铺张的生活。
  从两个方面来写阿房宫内的奢靡。一方面写宫人们的华贵生活,另一方面写秦人对珍宝毫不爱惜,到处丢弃。一方面写宫人们的奢靡生活,连用了五个夸张兼比喻句描写她们梳妆打扮以及出行的盛况,妆镜如星,乌发如云,香气如雾,车过如雷,以自然界的星云雷雾作为喻体,可见宫人数量之多,追求靡丽的风气之盛。然后写她们极力展示自己的娇媚,以等待皇帝的宠幸。写宫人就是写皇帝,秦始皇灭六国之后,把六国的美女都集中到阿房宫中,满足他一个人的声色欲求,可见秦皇的荒淫生活。另一方面写秦人对珍宝毫不爱惜,到处丢弃。仅仅用“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八个字,就描写出秦人奢侈浪费无度的状况。第一段写宫室建筑也好,第二段写美女珍宝也好,都是为了表现秦始皇的穷奢极欲,为下文论述天下兴亡的道理作铺垫。
  描写宫中歌舞的感受使用通感:“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描写宫人梳妆和出行盛况的句子既是排比,又是比喻:“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描述六国的宝藏使用互文,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描写秦人弃置珍宝用比喻: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第三段用大段排比句将秦始皇和老百姓之间天壤之别的生活状况进行对比,又自然写到暴秦的灭亡。
  本段作者再次渲染阿房宫的繁华奢侈。述说秦王奢靡的六个句子既是排比,又是对比:“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刁: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连续用了六个排比句,极力写阿房宫的柱子、椽子、钉子、瓦缝、栏槛、乐声之多,从细微之处突出阿房宫的豪华气派,这组排比句中的每一句都以老百姓的劳作吃穿作为比较对象。农夫、织女、谷粒、帛缕、城郭、市井言语,这些人和事物的数量竟然不如阿房宫中微不足道的部件的数量多。一方面是奢靡的生活,一方面是辛苦的劳作,这种巨大的反差已经预示了秦王朝的危机。

  原文:
  《阿房宫赋》
  唐 杜牧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作者简介: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