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情-共情

如题所述

昨天谈到关于问病史不小心触碰到病人内心的伤痛之处时,我们应该补上一句“对不起”。

昨晚睡前脑袋里面一直想着这个事,突然觉得这个事情值得继续思考。

病人的伤痛是本就存在的,你提或不提,它都在那里。你提了,他又想起来了,感觉难过,不是你的错,是伤痛本身导致。

我们作为大千世界善男子善女人的一员,为此感到愧疚说明心存慈悲,以“对不起”表达歉意,同时也暗含着我们理解对方内心的苦楚,暗含着希望用一句“对不起”能够帮助对方抚平一些小小的伤痛。

但,这是同情。

又想到高中一个同学说过,她最讨厌的就是别人的“同情”,当时完全不能理解。直到接触到“共情”这个概念。

(文摘如下)

同情和共情的区别是什么?

共情(empathy)和同情(sympathy),表面上看起来都是希望帮助他人的表现,他们在英文拼写里也只有一点点的不同,但是两者在心理学的含义上却非常的不一样。

同情和共情是两种概念:同情是一种自恋,而共情是一种能力。

其根本区别在于,对方能不能理解你的感受,允不允许你有情绪。

一个同情你的人,他会劝导你乐观,或者出谋划策给你建议方案;而一个共情你的人,他只会陪着你,接纳和抱持你的情绪。

因此在安慰别人的过程中,最常见的一个误区就是“努力尝试去让事情变得好些”。

当对方这样劝导你的时候,其实是因为他无法承载你的失落、难过、或者抱怨,他会感到非常焦虑,因此他其实很需要你赶紧好起来,以缓解他的焦虑。

为什么他会如此焦虑?因为在那一刻,你就是他内心小孩的投射。他无法面对自己内心的悲伤,所以他见不得你难过。

我们说同情,是自怜和自恋的结果。当一个人同情别人的时候,其实意味着他内心有一个受伤的小孩,而他把这个小孩投射到对方的身上了。因此如果他可怜你,其实他只是在可怜自己;即使他想帮助你,也是因为他想帮助内心的那个自己而已。

所以如果我们仔细想的话会发现,在同情里面并没有心与心之间的连接,这只是一个自恋的体验和过程。

而共情则刚好相反,是一个心与心之间建立连接的过程。

共情是与他人一起感受的能力。要做到共情,你需要代入对方的立场,从对方的角度去出发思考,辨别出对方的情绪并与之交流这种情绪,而且你对他的情绪不做任何评判。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