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0后的鞭炮

如题所述

1. 春节的脚步渐行渐近,城市变得空荡,网络上却洋溢着节日的气氛,而现实中街巷的喧嚣却逐渐减弱。随着年岁的增长,我们发现节日的味道似乎变得淡了,而那些关于过年的回忆却愈发浓郁。
2. 儿时的年味,是那一份份满足口腹之欲的美食,是穿上新衣的喜悦,是拜年时收到的红包,是零食和玩具的诱惑。成年后的春节,变成了春运的奔波,变成了旅途中的忙碌,变成了聚会中的畅饮和休憩。
3. 记忆中的年味,很大程度上与味道相关:那些香甜的、油腻的美食,那些鞭炮声后的硝烟味,以及那些令人难忘的年节食品。
4. 身为北方人,从小生活在农村,直至大学,我对过年的期盼充满了对新衣、红包和自由玩耍的期待,唯有杀猪这一环节让我感到不快。每年家中的猪在春节前夕会被宰杀,我们对这些家畜有了感情,难以忍受它们的离去。
5. 杀猪的日子,总是伴随着泪水与无奈。小孩子们眼睁睁看着猪被赶出圈,绑起来,放血,直至被处理干净,这个过程虽然必要,却让人心情沉重。而猪尿脬成了我们的玩具,充满了童年的欢声笑语。
6. 杀猪后的下午,家中的厨房弥漫着猪肉的香味,那是煮猪肉和炼猪油的味道。我们围坐在火炉旁,烤着红薯,享受着简单的快乐。夜幕降临,猪肉煮熟了,香气四溢,我们围坐在桌旁,大快朵颐,那份满足感至今难忘。
7. 炼猪油之后,家中的厨房会飘出炸麻花和麻叶子的香气。这些油炸食品可以存放许久,是那时难得的零食。
8. 在物质并不丰富的年代,家中很少购买食用油,大多时候我们食用的是自制的猪油。那金黄的半透明液体,冷却后会凝固成固态,是烹饪时的常用油品,格外香醇。
9. 过年前,家中会蒸制大量的馒头,我们负责烧火,母亲则和面制作。新鲜出锅的馒头白嫩柔软,香甜可口。冷却后存放起来,可以供整个春节和元宵节使用。
10. 除夕前或元宵节期间,家中会制作“布袋”和枣山。这些面食造型独特,口感香而不腻,是那时孩子们喜爱的食物。
11. 饺子是北方人过年的必备食品,尤其是除夕夜和大年初一,几乎餐餐必备。母亲会提前准备好饺子,以备不时之需。那些手工制作的饺子,个大味美,远胜过现成的速冻饺子。
12. 除夕中午吃饺子前,我们会贴上父亲亲手书写的对联。那时,能写一手好字的人备受尊敬。对联贴好后,我们会放鞭炮,随后在烟雾中寻找未响的鞭炮,这是我们的小游戏,却常常遭到大人的责备。
13. 尽管现在的鞭炮声和味道依然存在,但那些儿时的美食味道却难以寻觅。它们只存在于记忆中,在每年的春节时分,轻轻地萦绕在我们的心头,勾起无尽的回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